宋代 :何绛
白发门前送汝行,堪伤十载倚闾情。寒潭有月亲须悟,正好归来唤到明。
自电白至海安 其七
千峰日落客行稀,雾捲东风欲湿衣。树下老猿当涧饮,村边黄犊带禽归。
寄梁药亭太史 其四
供奉常开馆,频徵绝妙词。应刘才盖代,元白少逢时。
选伎吹匏管,清歌出柳丝。从容觞政下,惟爱漏声迟。
朝云墓十首次孙西庵先生韵 其六
纱窗日落渐黄昏,露滴幽丛见泪痕。鵩鸟赋成人已没,女娥飞去影终存。
门閒多有投文客,地回难招自古魂。回首旧游俱是梦,烟霞冬闭木绵温。
月夜独坐寄谦长侄
月上空阶雪色寒,病夫无力欲行难。何时得共幽园里,细把禅心坐夜阑。
广州元夜歌 其七
堂上鸣琴百务休,美人何处不风流。家家弦诵寻常事,最是花时月满楼。
送朱子成之西粤经纪张默庵后事
共是哀良友,惭君义独高。九泉期不负,万里莫辞劳。
无地招魂返,留棺待女号。遥知逆旅夜,双泪落青袍。
寿始一上人
重过花甲日,仙处下生乡。七步周行已,三镫不住光。
松花当午食,柏子供秋香。不是云门棒,宗风那阐扬。
宿华首台
山楼依竹半,静夜更相宜。客梦正甜处,溪流无已时。
此心何所似,兹意与谁知。钟磬忽然动,窗云片片移。
客中送王本直归广州 其二
桃花浪头似雪堆,艓工初从合水开。后夜月明翘首望,依稀渐见越王台。
自河头入山 其七
黄泥湾下几重滩,滩水如雷去不还。怪得道傍长太息,红尘飞处是人间。
感秋 其四
千载良谋何太劳,夕阳城下水滔滔。古来难得刘弘度,十六王头授佩刀。
纸刀
自是无长物,微躯日日新。敢云悲薄命,常得近文人。
用舍凭斯世,裁成赖此身。年年烽火报,喜不事风尘。
寄张超然 其三
相逢閒忆旅金阊,白发惭余老楚狂。得意雁书应莫惜,北田路不过衡阳。
汉上寄别毛子霞
黄鹄矶边水急流,轻舠又向秣陵浮。离心托尽晴川鸟,曾入城中君听不。
广州竹枝辞 其八
河南十五采菱女,相约踏歌踏早潮。木兰为楫沙棠桨,日出东方烟雾消。
寄陶握山 其一
百峰山下石塘清,草屋萧萧亦称情。只爱素心邻曲过,新将五柳种佗城。
留别林君卫 其四
九州行尽涉珠厓,白发毵毵事事乖。归去幸留吾舌在,一区田亩尚萦怀。
赠李少君 其一
香车曾记入门时,萼绿梅花始上枝。薄发千条初覆额,为郎搦管写乌丝。
赣州晤郑珠江简讨即送之入都 其二
青雀南来赴紫宸,管弦风细两河闻。虔州渐与吉州近,江上依然五色云。
寄会同广文吴惠远 其一
梅花谷里别鸣驺,君去琼州我惠州。双鬓白来君似我,盐梅还是属君侯。
何绛
何绛,顺庆(今四川南充市北)人。徽宗宣和间进士(清康熙《顺庆府志》卷四)。► 332篇诗文
琼南杂咏 其二
自河头入山 其二
寄陶握山 其三
广州元夜歌 其一
送李方水掌教临皋 其三
寄梁药亭 其二
古歌 其六
送岑圣眉北上 其二
送豫章梁质人入秦 其二
小浮山
过柴桑故城有怀陶靖节先生
朝云墓十首次孙西庵先生韵 其一
送白大师入山 其二
送吴虎泉计偕
寒树
寄白山上人 其一
送沈山隐将军出镇石龙 其二
送任山有归冈州
古歌 其一
赠赛娥校书 其三
杨颐斋罢官归冈州诗以送之
寿文昌林君卫 其一
越裳道中
题湘江秋霁图 其三
西湖后曲 其四
老榕
古歌 其五
朝云墓十首次孙西庵先生韵 其二
十六夜任肇楚邀同新沙寓楼看月
赠赛娥校书 其一
赠赛娥校书 其二
江上寄陶苦子 其二
寄懿士侄时馆罗浮之梅花村此余时在海南诗也
送胡云仲归豫章
珠崖杂咏 其五
石浪园 其二
送谭目衡游龙川 其二
出宿江门寄别任肇楚
自河头入山 其五
出都谣八章
云半阁
任肇楚下第归冈州诗以寄之时重阳后一日 其一
孤山吊胡烈妇墓 其二
送迹删上人入西宁 其一
寿崔母李太君 其三
寄梁药亭太史 其三
寿崔母李太君 其一
都门访程周量
送白大师入山 其一
送梁药亭北上 其二
四出梅关
朝云墓十首次孙西庵先生韵 其四
独坐柬罗颢甫胡大灵 其一
感秋 其八
横塘曲为泽远弟池园作 其四
虎丘中秋 其一
送岑霍山客游江南
送黎雨亭之惠阳时余将有琼州之行
自河头入山 其十
送叶文弟北上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