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何绛
谁家年少泛湖船,永夜清歌对月圆。红日渐高犹未觉,玉杯狼藉尚缠绵。
入罗浮住石洞作 其二
微风动林木,细雨飘然至。秋尽气还佳,萧萧入我寐。
揽衣念前哲,明时上封事。骸骨归山阿,学术承洙泗。
悠悠百年内,俎豆存真意。圣贤久不作,斯文恐将坠。
嗟予老未闻,徒然负此志。
出都谣八章
鞭马射狐,狐入地呼。天高不闻,老狐别雏。
走兔不死,得见天子。飞鸟一群,壮士如云。
熟黍熟黍,缘无雀鼠。雀鼠之无,实赖天子。
离京十里,车声未已。一耳十环,官人之婢。
斩竹断木,不避民屋。青纹刺面,云是官仆。
易水漫漫,冰犹未泮。拙矣荆卿,一去不返。
下上高原,昭君之村。九原可作,庶释涕痕。
地动殃民,除税七分。身死为砾,无由报君。
重游雷峰寺
曾礼名山兴未谖,漫摇双桨入深村。梅花带雪笼轩槛,鸥鸟随流知院门。
皓月亦知亲丈室,黄金重见布祇园。幽窗又得谈三夕,耳听应难会一言。
送查德尹还浙江
凉风吹海国,秋思壮离杯。此别知难已,兹怀何得开。
含情江上柳,叹息岭头梅。欲折未堪折,题诗愧不才。
题湘江秋霁图 其一
湘山重叠倚天开,湘水悠悠去不回。一自屈平吟泽畔,千年无复有人来。
虎丘中秋 其七
千人石上可怜秋,曾得君王永夜游。最喜碧桐三五树,不栽宫里省生愁。
广州竹枝辞 其六
一亩花田倚郭边,鸟啼花发自年年。昌华冷落诸陵坏,空有香魂尚俨然。
广州元夜歌 其二
永夜花丛百戏张,家家儿女为春忙。相过更约相携去,城里新开内教场。
孤山吊胡烈妇墓 其三
于归不负许身时,一语随君未敢欺。地下若逢前代主,休将底事与他知。
赠洞玄上人 其一
青鞋布衲法僧装,却忆当年忝雁行。今日相逢重相笑,直须指点过当阳。
朝云墓十首次孙西庵先生韵 其十
重到云居独悄然,中宵多梦昼多眠。千丛野竹连湘浦,半夜江风知杜鹃。
独鹤不知何处舞,明珠无数亦羞圆。当时惊觉高唐梦,红袖香消一十年。
潘子登以诗扇见赠赋此答之
每开纨扇诵佳章,暑月风寒夜有光。不是昔年浮海客,珠玑安得满奚囊。
西湖后曲 其七
孤山山上吊孤忠,难听高秋半夜风。叔父山河今已改,留都虽捷亦成空。
闻泽春弟于桃溪西偏新开绿墅先拟绝句一首寄之
石路斜通薜荔墙,碧桃深闭读书堂。落花满地何曾扫,尽得游人屐齿香。
古歌 其六
投藕绿池下,花开值晚烟。捲帘当户坐,望莲不见莲。
登海潮岩
岧峣石室倚沧溟,渐上秋山兴渐增。峭壁倒悬梯两道,小窗斜见浪千层。
人踪绝处逢猴酒,鸟道通时接禹藤。最喜徵徭犹未到,杖藜閒日不妨登。
寿王克广
英雄豪杰自天生,座上兵书拥百城。家本琅琊为旧族,筵开玳瑁按新声。
全才文武推冰玉,盛世科名属弟兄。欲伴赤松犹有待,留侯当日已功成。
赠赛娥校书 其一
湖头别汝四年前,湖柳依依送客船。今日相逢余老大,红颜争似柳含烟。
十六夜任肇楚邀同新沙寓楼看月
皎洁珠江月,照君江上楼。閒看沙际鹤,皓皓自为俦。
远水接青汉,凉风吹素秋。当杯须尽醉,户下即东流。
寿月涛上人 其二
蒲团定后夜风清,钟磬不鸣江月鸣。百八念珠齐放下,本来无灭亦无生。
何绛
何绛,顺庆(今四川南充市北)人。徽宗宣和间进士(清康熙《顺庆府志》卷四)。► 332篇诗文
任肇楚下第归冈州诗以寄之时重阳后一日 其三
癸未始秋得丹霞愿来大师书并惠木樨饯作此答之 其二
广州元夜歌 其四
赠濮澹轩
越裳道中
自电白至海安 其五
中散大夫祖
送魏之秦 其二
古歌 其四
送梁药亭春州修志 其二
送迹删上人入西宁 其二
送李方水掌教临皋 其三
自电白至海安 其八
江上寄陶苦子 其二
寄李素公
云半阁
赠洞玄上人 其二
自电白至海安 其三
自电白至海安 其九
送人归里为其先人营葬
三城客舍喜任山有偕雨望侄至
寄白山上人 其二
子夜曲 其二
寄陶握山 其二
同家天木黎雨亭访六圆上人
送魏之秦 其三
古歌 其二
广州元夜歌 其五
江上寄陶苦子 其一
广州竹枝辞 其二
哭黄同五
送离大师入天湖
赠李少君 其一
寄白山上人 其一
远公自石桥精舍罢讲初归作
寄小金山敏言上人
宿诃林写蕉轩呈白大师
独坐柬罗颢甫胡大灵 其一
赠赛娥校书 其三
送离大师入石洞
琼南杂咏 其四
九江再访岑金纪不遇
送孟行弟北上 其二
子夜曲 其一
自电白至海安 其六
太常祖
海幢访角子和尚
寄梁药亭 其二
集南园五先生祠 其一
感秋 其八
赠赛娥校书 其二
寿雷峰家应物大师
感秋 其七
自河头入山 其二
自河头入山 其八
题湘江秋霁图 其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