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何绛
疏钟急雪暗相和,漏尽其如不寐何。老至渐知贫境乐,病来方惜壮年过。
空斋入夜镫光减,寒梦还家岁晏多。寂寞床头唯药草,半冬憔悴帝城阿。
寄寿李慧庵
黄冠高隐粤江湄,中岁功名付奕棋。筑就一楼供佛母,教成二子客儒师。
堂中宾客何曾识,箧里钱刀尽欲施。降日孟陬先正则,年年椒酒寿千卮。
西湖曲 其五
试上山头奠桂浆,朝云艳骨有馀香。宋朝陵墓皆零落,嫁得文人胜帝王。
寄李素公
一首新诗寄所思,通衢无水鲤鱼迟。诗成自愧非奇丽,未敢劳君付雪儿。
留别林君卫 其二
连宵风雨尚联床,乍听荒鸡便束装。他夜梦魂还到此,故人门巷最难忘。
寄梁药亭 其二
村居闻复住芙蓉,终日吟诗对岸松。欲访草堂诵新句,水云遥隔一重重。
送梁药亭北上 其二
京雒春寒重,狐裘着几层。想君骑赐马,还蹋柳边冰。
裁札存山友,笼诗费寺僧。恐相吟咏者,难得旧时朋。
太常祖
一第中朝大义彰,数将封事悟明庄。河阳邸第三千里,祇为君亲去故乡。
西湖后曲 其四
忘机亭接集鸥涯,秋月秋风事事佳。世上机心忘已尽,不知何事复伤怀。
过知淡叔茅亭
结茅溪上竹林多,小径重关挂薜萝。席处野花千点落,枕边潮水二时过。
鸦雏傍母飞低草,鼷鼠当人折短荷。知汝经年犹未出,夜来清梦近如何。
寄陶握山 其二
流莺千啭柳丝长,日及芳菲满路傍。料得此时陶处士,行行且嗅野花香。
远公自石桥精舍罢讲初归作
松花久向云中食,黄叶无端逐水流。尘世是非何处尽,归来犹及小山秋。
广州竹枝辞 其五
坡山渡口春草齐,番山谢豹山中啼。可怜一夜潇潇雨,犹向东风忆蜀西。
送陈太守还燕 其一
五载清风遍草莱,何堪今日送君回。最怜夹毂双双鹿,犹为行春特地来。
珠崖杂咏 其五
南风轻软浪头疏,艓子开时日出初。白发老翁双桨急,蜃楼边去捕飞鱼。
西湖后曲 其二
栖禅寺口月明时,欲系扁舟限柳丝。岂是薄情离别易,亏人折尽路头枝。
三城留别野望雨望两侄与任山有同赋
饮酒莫辞醉,别离方在兹。晓风吹岸叶,散落珠江湄。
我客未旬日,子留尚几时。相迟谢矰缴,颉顽淩天翨。
送白大师入山 其一
但识安心法,皇城亦厌居。青山发幽兴,白社得真如。
勿使一尘染,能令万虑虚。春来须策杖,还访尔精庐。
访光公兰若
路尽询樵客,名山不觉深。松声幽鹤梦,竹色淡人心。
秀顶蒙霜雪,清言亘古今。问君年几许,桐子种成琴。
数载不晤黄温如相见羊城因作是诗
故国山头水拍天,孤舟同梦过滩边。远书阻绝成三载,往事追维曾几年。
落魄自应甘裤下,危言安敢向人前。旧游一一东西隔,此日相逢倍黯然。
古歌 其六
投藕绿池下,花开值晚烟。捲帘当户坐,望莲不见莲。
何绛
何绛,顺庆(今四川南充市北)人。徽宗宣和间进士(清康熙《顺庆府志》卷四)。► 332篇诗文
送江南杭简夫之肇庆 其二
江上酒楼口占送肇楚归冈州
寿始一上人
白山上人新筑退居落成 其一
华山访徐昭法
寄岑金纪时客琼南 其二
寿黄母郭太君
赠赛娥校书 其三
广州竹枝辞 其七
送白大师入山 其二
赠杨敏叔
古歌 其二
大通访迹删和尚 其一
自电白至海安 其一
横塘曲为泽远弟池园作 其二
小浮山
送郑珠江太史还朝
赣州晤郑珠江简讨即送之入都 其四
西畴春望 其二
元日黄鹤楼留别毛子霞
广州元夜歌 其九
广州竹枝辞 其一
同家天木黎雨亭访六圆上人
送离大师入石洞
自电白至海安 其二
题湘江秋霁图 其四
送汪十三南湘之惠州 其一
赠赛娥校书 其一
涧上访徐昭法
留别林君卫 其三
饶平留别陈巩宁
横塘曲为泽远弟池园作 其四
哭朱三质
纸刀
珠崖杂咏 其三
横塘曲为泽远弟池园作 其七
寄丹霞圆音和尚 其二
四出梅关
送魏之秦 其三
惠阳竹枝辞 其三
留别超上人
琼南杂咏 其四
朝云墓十首次孙西庵先生韵 其四
登鼎湖山
赠海幢慧轮大师
自电白至海安 其五
寄张超然 其一
十四夜西湖歌
自电白至海安 其十
宿诃林写蕉轩呈白大师
送迹删上人入西宁 其二
葛帐
子夜曲 其一
集南园五先生祠 其一
三城客舍喜任山有偕雨望侄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