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何绛
羚羊峡口烂柯山,仙子棋枰尚未残。近日岁时容易厌,倘逢弹局不妨看。
送汪十三南湘之惠州 其一
三日东江是惠州,片帆随雁过罗浮。怜君今夜不得睡,独自高吟水驿头。
广州元夜歌 其八
有情夜月上栏杆,穿入疏棂欲寐难。搔首起来窗外立,狂吟不觉又更残。
赣州晤郑珠江简讨即送之入都 其三
碧柳青槐拂短篷,都门到日又秋风。君王内殿心应喜,革履听来迥不同。
送远斋和尚还翠微 其一
陆贾城边旧识君,重逢已是法王身。名山我亦行将遍,国土归来得几人。
宿滋广上人石湖精舍 其一
数间茅屋小桥东,野衲无言鸟语风。清磬一声禅定后,柴门深闭藕花中。
送梁药亭春州修志 其二
举世谁能学,斯人怀史才。董狐不可作,知罪尚逃哉。
文献徵殷夏,微词多定哀。谁云一邑地,知费几徘徊。
送郑珠江太史还朝
榆树今朝见,秋风满海涯。故人贤太史,倚棹入京华。
江上一杯酒,盘中七月瓜。离筵殊朴略,谅我是田家。
广州竹枝辞 其五
坡山渡口春草齐,番山谢豹山中啼。可怜一夜潇潇雨,犹向东风忆蜀西。
将归北田家蒲涧携酒同诸子云峰饯别
万树苍松下,一筵萧寺边。晚风吹不断,离思满青天。
鲁酒勿云薄,醇醪有众贤。明朝挂帆去,独诵宠行篇。
冬草
行尽天涯路,年年见汝衰。谁能摇落后,犹有雪霜姿。
寂寞何人顾,芳荣暗自期。平原一睇望,殊作塞垣思。
朝云墓十首次孙西庵先生韵 其八
北邙松柏锁愁烟,望尽黄茅是海边。孤垄阴风吹宿草,出云清梵欲歌筵。
微波有恨终归海,明月无情却上天。日暮乡关何处是,亦应怀抱暗凄然。
感秋 其四
千载良谋何太劳,夕阳城下水滔滔。古来难得刘弘度,十六王头授佩刀。
老榕
肿壅盘空上,滋培天地恩。不知巢凤翥,自觉像龙蟠。
盛暑炎成戢,高天白日昏。栋梁非我任,留荫在平原。
送孟行弟北上 其一
冬月梅花斗雪新,一枝折赠计偕人。北梅不似南梅好,灼灼先开万国春。
粤台新柳 其一
雨雪纷纷冰满潭,越台新柳已毵毵。非因杜宇天津唤,天气如何亦自南。
癸未始秋得丹霞愿来大师书并惠木樨饯作此答之 其一
云月未常殊,溪山各自居。怀师不可见,独坐对窗虚。
杖履别来久,道心日以疏。不缘新雁至,安得入秋书。
寄敏上人
一从飞锡入青山,日日行吟水石间。昨向樵夫曾问信,隔溪遥见掩松关。
诃林客夜柬任肇楚时寓珠江江上
故人江上住,相望隔城东。开阁读书夜,方予小梦通。
泽兰当水槛,秋桂起天风。何以赠君子,芬芳无乃同。
留别林君卫 其四
九州行尽涉珠厓,白发毵毵事事乖。归去幸留吾舌在,一区田亩尚萦怀。
哭林益金
可怜白发泪如冰,生死交情却少能。载酒习家前夜友,舆尸萧寺远山僧。
阴风一路飘行穗,萤火三更杂殓灯。闻说管弦犹未散,高台独汝不重登。
何绛
何绛,顺庆(今四川南充市北)人。徽宗宣和间进士(清康熙《顺庆府志》卷四)。► 332篇诗文
送岑霍山客游江南
题湘江秋霁图 其三
珠崖杂咏 其二
送沈山隐将军出镇石龙 其二
江上寄陶苦子 其三
淀心亭
广州元夜歌 其一
送离大师入天湖
寄梁药亭 其二
挽杨烈妇二章
人日作客那邕与主人王问溪赋共用东坡人日韵
自电白至海安 其七
送白大师入山 其一
送李方水掌教临皋 其四
寄梁药亭太史 其三
自河头入山 其八
西湖曲 其五
西湖后曲 其七
古歌 其一
寄会同广文吴惠远 其一
寄丹霞圆音和尚 其一
送陈六一广文赍志入都
西湖曲 其一
寿广慧上人
古歌 其四
广州竹枝辞 其二
西湖后曲 其二
题湘江秋霁图 其四
送岑圣眉北上 其二
送胡云仲归豫章
送查德尹还浙江
云半阁
自河头入山 其十
宿离患大师禅房
过柴桑故城有怀陶靖节先生
送颖斯侄孙作幕新宁
寿文昌林君卫 其二
仙湖客舍同野望雨望两侄赋
送孟行弟北上 其二
越裳道中
送白大师入山 其二
江上寄陶苦子 其一
赣州晤郑珠江简讨即送之入都 其四
广州元夜歌 其九
送朱子成之西粤经纪张默庵后事
留别林君卫 其二
广州竹枝辞 其一
自河头入山 其一
孤山吊胡烈妇墓 其三
寄岑金纪时客琼南 其二
寄张超然 其三
寄梁药亭太史 其四
子夜曲 其二
三城留别野望雨望两侄与任山有同赋
送豫章梁质人入秦 其二
海幢访角子和尚
绘空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