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何绛
双溪直下水迢迢,又逐东风过小桥。见有雁飞犹未海,望无山处渐闻潮。
华山访徐昭法
木兰舟楫系垂杨,十里溪桥到草堂。松子落山村路静,稻花流水异田香。
身因时异思深隐,发为愁多带浅霜。归路向城回首数,柴门客去掩斜阳。
琼南杂咏 其一
海阔天空鸟不飞,远书难得到柴扉。可怜一梦忘艰阻,如此波涛夜夜归。
广州元夜歌 其九
少妇闺中学画眉,春山楼外淡相窥。不知底事关眉角,恰似山回叠浪时。
广州元夜歌 其三
粤秀春山锦绣文,烧香士女日纷纷。游人背指呼鸾道,千尺飞楼插白云。
寄陶握山 其二
流莺千啭柳丝长,日及芳菲满路傍。料得此时陶处士,行行且嗅野花香。
宿冲虚观
古坛秋尽菊花新,落木千章绕四邻。葛令丹台犹未改,白家音乐已难陈。
天鸡夜半争啼日,仙犬年多不吠人。却忆昨宵闻颇异,空中一曲随梁尘。
九江再访岑金纪不遇
江路桑麻尽,微灯见夜村。独从疏雨里,重叩小柴门。
何事先生去,空留童子言。滩声与归棹,只恐太伤魂。
赠杨敏叔
白发千条倚道旁,频将肝胆与人尝。田园散尽寻常事,一剑当门夜夜光。
秋夜独坐有怀冈州诸子
独坐幽窗里,虫声响不休。草光清露下,月淡素云流。
心绪摇长夜,灯花对小楼。朋侪隔秋水,书札若为投。
虎丘中秋 其一
酒楼处处近花丛,碧玉阑干转转通。试剑石边箫管歇,歌声齐上月明中。
自河头入山 其八
春草斜侵石路微,春花如锦木芽肥。鹧鸪本是南翔鸟,每向车前傍我飞。
琼南 其二
奇甸周千里,山川自一方。金沙如日赤,铁树与人长。
石有麋潜影,楠多鸟寄香。不因诸物产,长吏更循良。
自电白至海安 其六
渐入深林瘴渐多,闻声始觉有人过。高天久矣人难问,蓁莽何劳更作罗。
子夜曲 其二
君如天上月,余似井底鱼。愿不惜馀光,中心一照余。
寄会同广文吴惠远 其一
梅花谷里别鸣驺,君去琼州我惠州。双鬓白来君似我,盐梅还是属君侯。
感秋 其八
十千美酒泛蒲桃,一饮那知白日高。中使夜来开凤诏,依然沉醉鹔鹴袍。
寄小金山敏言上人
百里灵洲水拍天,小金一点望如船。纸窗竹屋清阴下,中有高僧最少年。
古歌 其三
手软窗关缓,窗门偶自开。风入明灯熄,心存尚未灰。
寿文昌林君卫 其二
奇甸西看是十洲,仙人来往几时休。閒从石上观鱼井,鱼我相忘对白头。
赠李少君 其一
香车曾记入门时,萼绿梅花始上枝。薄发千条初覆额,为郎搦管写乌丝。
何绛
何绛,顺庆(今四川南充市北)人。徽宗宣和间进士(清康熙《顺庆府志》卷四)。► 332篇诗文
古歌 其一
题湘江秋霁图 其一
送汪十三南湘之惠州 其一
赠赛娥校书 其二
独坐柬罗颢甫胡大灵 其一
云半阁
十八夜多异精舍与超有上人坐月
宿离患大师禅房
人日作客那邕与主人王问溪赋共用东坡人日韵
寒树
圭峰白云词 其二
广州竹枝辞 其四
尺木桥
送江南杭简夫之肇庆 其一
自电白至海安 其三
汉上寄别毛子霞
送陈太守还燕 其一
任肇楚下第归冈州诗以寄之时重阳后一日 其二
虎丘中秋 其七
访光公兰若
送胡大灵携其门人与幼子作客青齐 其二
珠崖杂咏 其三
寄张超然 其二
寿月涛上人 其二
潘子登以诗扇见赠赋此答之
续奁 其一
宿诃林写蕉轩呈白大师
送离大师入天湖
自电白至海安 其七
珠崖杂咏 其二
广州元夜歌 其七
过柴桑故城有怀陶靖节先生
哭朱三质
朝云墓十首次孙西庵先生韵 其七
珠崖杂咏 其四
古歌 其五
登叔浑侄祝山园林
自电白至海安 其四
朝云墓十首次孙西庵先生韵 其一
寿崔母李太君 其一
宿锦岩东庵呈昱微上人
寄张超然 其一
朝云墓十首次孙西庵先生韵 其二
珠崖杂咏 其一
粤台新柳 其五
赠少年李道士
登鼎湖山
送詹仙舟计偕 其一
送离大师入石洞
犹子中木同余旅食吴门以事先归作诗示之
张超然蓝公漪将归八闽维舟合江同余访卫立组广文阻雨留饮斋中霁后 ...
惠阳竹枝辞 其五
惠阳竹枝辞 其一
斗洞避暑伍道翼园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