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何绛
三日东江是惠州,片帆随雁过罗浮。怜君今夜不得睡,独自高吟水驿头。
广州竹枝辞 其七
送郎莫过琵琶洲,琵琶本出韩凭愁。妾自有心防触着,那知郎意在东流。
送朱子成之西粤经纪张默庵后事
共是哀良友,惭君义独高。九泉期不负,万里莫辞劳。
无地招魂返,留棺待女号。遥知逆旅夜,双泪落青袍。
自电白至海安 其十
双溪直下水迢迢,又逐东风过小桥。见有雁飞犹未海,望无山处渐闻潮。
留别林君卫 其四
九州行尽涉珠厓,白发毵毵事事乖。归去幸留吾舌在,一区田亩尚萦怀。
西湖曲 其五
试上山头奠桂浆,朝云艳骨有馀香。宋朝陵墓皆零落,嫁得文人胜帝王。
寄陶握山 其三
白鹤峰头春月明,黄塘树里子规声。夜深独自开瑶瑟,山客谁知素女情。
宿冲虚观
古坛秋尽菊花新,落木千章绕四邻。葛令丹台犹未改,白家音乐已难陈。
天鸡夜半争啼日,仙犬年多不吠人。却忆昨宵闻颇异,空中一曲随梁尘。
琼南杂咏 其四
杏花桃萼领春风,一片朝霞照眼红。却忆小山丛桂长,年年空自笑山翁。
寿黄澹轩 其一
人日新莺树树回,觥船交错绮筵开。梅花正傍君头白,喜得清香岁岁来。
九江再访岑金纪不遇
江路桑麻尽,微灯见夜村。独从疏雨里,重叩小柴门。
何事先生去,空留童子言。滩声与归棹,只恐太伤魂。
合江楼前走笔送刘鳌石还广州即有太原之行
罗浮之高高插天,丰湖水阔与天连。东江倒流西入海,送君归去不用买一钱。
君归长揖谢浮丘,牵车直向太原游。吕梁虽塞君易凿,龙门未辟君安愁。
君才酷似黄河流,排山转峡非人侔。程婴已死高义在,不妨悲歌当泣藏山头。
管涔山好君莫隐,干将神物岂长韫。英雄胸中剑犀利,一朝跃冶人难近。
君乡本有卧龙山,草庐筑就可投闲。老夫亦渐耕罗浮,南越东瓯咫尺间。
广州元夜歌 其八
有情夜月上栏杆,穿入疏棂欲寐难。搔首起来窗外立,狂吟不觉又更残。
赠少年李道士
手持二尺黄金简,旧有传家道德经。吉日天坛朝北斗,少年原是老人星。
十八夜多异精舍与超有上人坐月
松堂钟磬罢,疏露滴秋林。好月还终夜,明灯共此心。
方穷选胜力,不觉入山深。自笑红尘里,茫茫何处寻。
珠崖杂咏 其二
箬笠青裙一八姩,丹唇墨齿尽堪怜。外人不谙蛮言语,祇见槟榔满口边。
孤山吊胡烈妇墓 其三
于归不负许身时,一语随君未敢欺。地下若逢前代主,休将底事与他知。
癸未始秋得丹霞愿来大师书并惠木樨饯作此答之 其二
河干从别后,两度隔秋霜。不是怜聋俗,音书谁寄将。
如何琼玖赠,忽觉木樨香。自匪承当者,空惭负晦堂。
送江南杭简夫之肇庆 其二
羚羊峡口烂柯山,仙子棋枰尚未残。近日岁时容易厌,倘逢弹局不妨看。
赠美中侍者
袈裟着破尚童年,文雅风流是皎然。浮念尽销金磬外,沉香自爇寺兰边。
山云遮寺宜裁服,溪水当门好悟禅。大笑一身六千里,久同师谢世间缘。
子夜曲 其二
君如天上月,余似井底鱼。愿不惜馀光,中心一照余。
何绛
何绛,顺庆(今四川南充市北)人。徽宗宣和间进士(清康熙《顺庆府志》卷四)。► 332篇诗文
同家天木黎雨亭访六圆上人
广州元夜歌 其六
出宿江门寄别任肇楚
寄容廷恂 其一
癸未始秋得丹霞愿来大师书并惠木樨饯作此答之 其一
任肇楚下第归冈州诗以寄之时重阳后一日 其一
送梁药亭春州修志 其二
寿广慧上人
数载不晤黄温如相见羊城因作是诗
登叔浑侄祝山园林
入罗浮住石洞作 其二
横塘曲为泽远弟池园作 其二
自河头入山 其四
赣州晤郑珠江简讨即送之入都 其四
花朝日社集西禅寺
寄电白广文家绘阁
集古诗附无题
君马黄为载生二叔祖生日
家二兄入罗浮余之循州承陈独漉珠江送别后却寄 其一
寿文昌林君卫 其一
广州元夜歌 其四
寄白山上人 其二
冬草
过柴桑故城有怀陶靖节先生
自电白至海安 其二
感秋 其七
赠洞玄上人 其二
惠阳竹枝辞 其三
送豫章梁质人入秦 其二
送孟行弟北上 其一
自河头入山 其三
赠濮澹轩
鼎湖客夜呈湛慈和尚
潘子登以诗扇见赠赋此答之
送岑圣眉北上 其一
赠赛娥校书 其二
送魏之秦 其二
郊居 其二
送詹仙舟计偕 其一
张超然蓝公漪将归八闽维舟合江同余访卫立组广文阻雨留饮斋中霁后 ...
珠崖杂咏 其六
朝云墓十首次孙西庵先生韵 其十
琼南杂咏 其三
赠箕公新筑草阁
送叶文弟北上 其二
赠李少君 其一
子夜曲 其一
赠赛娥校书 其三
江上寄陶苦子 其一
送颖斯侄孙作幕新宁
绘空轩
自河头入山 其二
哭朱三质
寄张超然 其三
竹榻
寄洪庾山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