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何绛
晓日犹未上,笋舆行渐光。山从百丈岭,路绕九回肠。
出谷鸟争道,入溪云触裳。才闻钟磬动,吾已觉花香。
广州竹枝辞 其二
月泉寺口月明时,一叠秋风一叠词。今夜思君不得见,坐看孤月上高枝。
朝云墓十首次孙西庵先生韵 其六
纱窗日落渐黄昏,露滴幽丛见泪痕。鵩鸟赋成人已没,女娥飞去影终存。
门閒多有投文客,地回难招自古魂。回首旧游俱是梦,烟霞冬闭木绵温。
云半阁
老僧开竹阁,缥缈倚城西。松际日初上,窗间云渐低。
经教童子读,法说众生迷。不是高贤至,寻常懒下梯。
赠赛娥校书 其三
风流子美不寻常,老大犹怜黄四娘。江橘垂垂如赤日,味浓偏在饱风霜。
寄敏上人
一从飞锡入青山,日日行吟水石间。昨向樵夫曾问信,隔溪遥见掩松关。
送詹仙舟计偕 其一
千腋狐裘赭白骄,关门风雪正萧萧。鴐鹅天上先传信,万乘应逢廿四桥。
送颖斯侄孙作幕新宁
永日衙斋客况闲,题诗为我解离颜。莫嫌尺一书难达,青鸟犹能认故山。
西湖后曲 其四
忘机亭接集鸥涯,秋月秋风事事佳。世上机心忘已尽,不知何事复伤怀。
广州元夜歌 其九
少妇闺中学画眉,春山楼外淡相窥。不知底事关眉角,恰似山回叠浪时。
珠崖杂咏 其一
一春黄菊满东篱,岂是高天别有私。错被鹧鸪频懊恼,原来佳物不逢时。
赠美中侍者
袈裟着破尚童年,文雅风流是皎然。浮念尽销金磬外,沉香自爇寺兰边。
山云遮寺宜裁服,溪水当门好悟禅。大笑一身六千里,久同师谢世间缘。
广州元夜歌 其二
永夜花丛百戏张,家家儿女为春忙。相过更约相携去,城里新开内教场。
寿雷峰家应物大师
衲衣千片把苍藤,苦行中脩最上乘。血汗任劳三十载,朝昏常饭半千僧。
心非水月同清静,境到仇雠绝爱憎。閒日每于松下坐,笑看山色一层层。
送查德尹还浙江
凉风吹海国,秋思壮离杯。此别知难已,兹怀何得开。
含情江上柳,叹息岭头梅。欲折未堪折,题诗愧不才。
寄张超然 其三
相逢閒忆旅金阊,白发惭余老楚狂。得意雁书应莫惜,北田路不过衡阳。
石浪园 其二
路尽双桥接,楼台倚岸偏。千头梅子树,几片素馨田。
石涧归潮涨,林花带露鲜。板舆时奉母,泛览薄凉天。
广州竹枝辞 其一
蟛子春肥百舌啼,老渔歌唱白鹅西。莫倚近年波浪稳,蚩尤风起石门低。
寄容廷恂 其一
永夜怀人独不眠,秋风吹上小窗前。银河岁岁无清浅,书札须将寄客船。
过知淡叔茅亭
结茅溪上竹林多,小径重关挂薜萝。席处野花千点落,枕边潮水二时过。
鸦雏傍母飞低草,鼷鼠当人折短荷。知汝经年犹未出,夜来清梦近如何。
寄白山上人 其一
昔别江城何太匆,忆师常在五更钟。缄书欲寄樵西寺,寺隔春云千万重。
何绛
何绛,顺庆(今四川南充市北)人。徽宗宣和间进士(清康熙《顺庆府志》卷四)。► 332篇诗文
自河头入山 其十
送胡大灵携其门人与幼子作客青齐 其二
寿黄母郭太君
赠李少君 其一
圭峰白云词 其二
任肇楚下第归冈州诗以寄之时重阳后一日 其二
古歌 其三
粤台新柳 其四
宿滋广上人五山精舍
惠阳竹枝辞 其五
横塘曲为泽远弟池园作 其五
泰山无字碑
西湖后曲 其七
送吴虎泉计偕
鼎湖客夜呈湛慈和尚
寄黄海汤玄翼
任肇楚下第归冈州诗以寄之时重阳后一日 其三
宿华首台
寿文昌林君卫 其一
自河头入山 其三
琼南杂咏 其四
小浮山
子夜曲 其二
华山访徐昭法
琼南杂咏 其三
广州竹枝辞 其八
寿始一上人
寄小金山敏言上人
朝云墓十首次孙西庵先生韵 其一
续奁 其二
数载不晤黄温如相见羊城因作是诗
送林芳之敬臣叔侄归冠石山
感秋 其四
中散大夫祖
入罗浮住石洞作 其二
丹霞圆音和尚惠顾香草庄三日连宵同谦长侄作诗志喜 其三
寄洪庾山
琼南杂咏 其二
寄懿士侄时馆罗浮之梅花村此余时在海南诗也
自河头入山 其八
寄梁药亭太史 其三
送沈山隐将军出镇石龙 其二
寄张超然 其二
入粤始祖
自河头入山 其六
送远斋和尚还翠微 其一
题湘江秋霁图 其一
粤台新柳 其一
寿广慧上人
广州元夜歌 其八
寄陶握山 其三
引镜轩黄菊盛开赋呈主人
自电白至海安 其九
赠洞玄上人 其一
自电白至海安 其二
感秋 其五
三城客舍喜任山有偕雨望侄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