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何绛
路尽询樵客,名山不觉深。松声幽鹤梦,竹色淡人心。
秀顶蒙霜雪,清言亘古今。问君年几许,桐子种成琴。
寄陶握山 其二
流莺千啭柳丝长,日及芳菲满路傍。料得此时陶处士,行行且嗅野花香。
感秋 其四
千载良谋何太劳,夕阳城下水滔滔。古来难得刘弘度,十六王头授佩刀。
续奁 其一
深宵拚胆自家行,豆蔻梢头月渐生。常恐小奴竹外过,瞰人踪迹最分明。
淀心亭
小亭斜向水,石路绕回廊。鹤过溪桥静,门空菡萏香。
钟声清滞虑,草色引微凉。自到林中住,诸缘欲渐忘。
汉上寄别毛子霞
黄鹄矶边水急流,轻舠又向秣陵浮。离心托尽晴川鸟,曾入城中君听不。
拖板桥访胡星卿
板桥东去入孤村,夹岸春云带小轩。疏竹叶边斜有路,碧桃花下正开门。
心閒久薄公卿贵,身隐仍愁姓字尊。鸡黍款留长日语,野田相送出黄昏。
赠濮澹轩
生长梧桐乡,结宇来三吴。爱此多良友,朝夕以相资。
相资岂有他,饮酒与著书。芳辰及良夜,空庭陈瓜蔬。
邻好三五辈,老稚与之俱。既觞亦既咏,觞尽辄倾壶。
俯仰顾襟影,此生量非虚。
宿离患大师禅房
不到华林久,茅堂沼上开。风荷翻户牖,止水定楼台。
语尽西轩月,香添后夜灰。庭前新柏子,知尔为谁栽。
琼南杂咏 其四
杏花桃萼领春风,一片朝霞照眼红。却忆小山丛桂长,年年空自笑山翁。
送叶文弟北上 其二
黄金嫩柳玉河飞,姓字初传满帝畿。十二街中春雪霁,马蹄徐出杏花归。
琼南杂咏 其二
穷溟无复雁南翔,腊月家家插稻秧。椰斝静倾粘实酒,梅花白映菊花黄。
癸未始秋得丹霞愿来大师书并惠木樨饯作此答之 其二
河干从别后,两度隔秋霜。不是怜聋俗,音书谁寄将。
如何琼玖赠,忽觉木樨香。自匪承当者,空惭负晦堂。
入罗浮住石洞作
清晨策高足,游我罗与浮。投身入石洞,暂息石上楼。
流览先贤迹,道德良难俦。日夕凉风至,深谷有馀秋。
自吟还自咏,兹事复何求。
子夜曲 其一
仰首望郎至,低头苦相思。安得为桐叶,与子生不离。
宿滋广上人石湖精舍 其一
数间茅屋小桥东,野衲无言鸟语风。清磬一声禅定后,柴门深闭藕花中。
宿华首台
山楼依竹半,静夜更相宜。客梦正甜处,溪流无已时。
此心何所似,兹意与谁知。钟磬忽然动,窗云片片移。
寿月涛上人 其一
千针一衲白头僧,久坐山中少送迎。六十年前师记否,明星灿烂独周行。
云半阁
老僧开竹阁,缥缈倚城西。松际日初上,窗间云渐低。
经教童子读,法说众生迷。不是高贤至,寻常懒下梯。
自河头入山 其二
野花黄白涧桃红,行尽千山路未穷。莺语不离春树里,马蹄多入瀑声中。
送颖斯侄孙作幕新宁
永日衙斋客况闲,题诗为我解离颜。莫嫌尺一书难达,青鸟犹能认故山。
何绛
何绛,顺庆(今四川南充市北)人。徽宗宣和间进士(清康熙《顺庆府志》卷四)。► 332篇诗文
入粤始祖
小浮山
赠杨敏叔
广州竹枝辞 其五
朝云墓十首次孙西庵先生韵 其十
留别超上人
郊居 其二
古歌 其四
三城客舍喜任山有偕雨望侄至
重游雷峰寺
绘空轩
赣州晤郑珠江简讨即送之入都 其四
送孟行弟北上 其二
江上寄陶苦子 其三
送白大师入山 其一
自河头入山 其九
送叶文弟北上 其一
广州竹枝辞 其一
自电白至海安 其三
点头石
宿胡大灵水斋
寄陶握山 其一
任肇楚下第归冈州诗以寄之时重阳后一日 其二
西湖曲 其五
虎丘中秋 其四
横塘曲为泽远弟池园作 其五
华山访徐昭法
送陈太守还燕 其一
寄张超然 其二
江门会葬家节生职方
越裳道中
元日黄鹤楼留别毛子霞
人日作客那邕与主人王问溪赋共用东坡人日韵
送远斋和尚还翠微 其一
送谭目衡游龙川 其二
广州元夜歌 其九
访光公兰若
广州元夜歌 其十
远公自石桥精舍罢讲初归作
赠赛娥校书 其二
送岑圣眉北上 其二
宿滋广上人五山精舍
象山怀古 其二
广州竹枝辞 其七
自电白至海安 其十
广州元夜歌 其八
都门病中除夕有感
送沈山隐将军出镇石龙 其二
自电白至海安 其四
赣州晤郑珠江简讨即送之入都 其二
粤台新柳 其四
自河头入山 其八
西湖后曲 其十
集古诗附无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