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李攀龙
委蛇者河,千里一曲。方之舟之,匪刍伊粟。太行诘屈,西北是经。
车辙马迹,日不遑宁。于铄圣人,依其在京。差次吏功,郡国以成。
四时子夜歌 其五
庭含明月光,蟋蟀入床语。独自理寒衣,秋风动砧杵。
答右史秋怀见寄 其二
老去王门混酒徒,陈留宾客避呼卢。不知今日狂何似,曾入高阳会里无。
古诗后十九首 其三
白石何历历,松柏何离离。人生天地间,一日不可知。
斗酒无常置,良会无常期。沈吟厚与薄,为乐无乃迟。
宛洛美游戏,冠带自相随。宫阙起云中,第宅罗四垂。
王侯负贵气,佳客以盛衰。君但视车马,揽策振其绥。
赋得何仲默
仲默自天秀,弱龄负遐瞩。十六游京邑,艺苑策高足。
挥毫坐华观,怀人理清曲。归来放情志,日晏从所欲。
结好玩遗芳,明德以相勖。古道谅寡谐,遂令伤局促。
初度日子与过署中同赋
东海钟灵此日,西方诞圣弥旬。西清老子同姓,金粟如来后身。
佳客称觞上寿,薪诗落笔生神。度江我自知己,下榻谁为故人。
春日闻明卿之京为寄
十载浮云傍逐臣,归来不改汉宫春。摩挲金马宫门外,谁识当时谏猎人。
答殿卿九日见怀 其一
黄花独傍酒边开,过雁秋风绕吹台。直置沾裳听不得,何须更自故乡来。
答张秀才简病中见寄 其二
裘马翩翩自昔时,谁怜华发卧茅茨。世情一薄如春雪,不是穷交那得知。
答殿卿过饮南楼见赠 其二
南楼雪后忆离群,湖上衔杯弄白云。也道酒如春水薄,尊前无日好无君。
拂衣行答元美
五原驱车兴殊浅,三秦卧病秋云高。束带那能见长吏,谈经何以随儿曹。
上书一日报明主,愿乞骸骨归蓬蒿。小臣采薪业不佞,闻道巢由亦已逃。
拂衣中原风雨来,群公祖帐青门开。二疏一去三千载,大夫未老宁贤哉。
新乡城西重回首,当时叱驭其人走。路傍伏谒莫敢动,囊里俸钱君但取。
此辈交情虽可见,吾徒大名终在口。于今偃息南山陲,闭户不令二仲知。
负海少年大跋扈,遣使问我抽簪期。百尔不分一狂客,余发种种何能为。
玄经半卷常自诵,浊酒千钟醉不疑。五子江湖正漂泊,黄鹄摩天慕者谁。
琅琊王歌 其二
炎天五六月,挈枕逐阴凉。絺服不掩体,唤女汲寒浆。
送子相归广陵 其五
白云无尽楚天寒,鸿雁萧萧枫树丹。杨子月明愁里度,芜城雨色梦中看。
代建安从军公燕诗并引 其二 代明帝
太常摩回飙,旗帜何翩翩。屯吹弥故垒,列舟竟长川。
登樯望四野,萧条无人烟。高墉走狐兔,荆棘动参天。
抚剑下中流,甲士罗东西。赋诗写其怀,随波以潺湲。
从军在万里,惆怅私其怜。
四时子夜歌 其四
婉伸华簟上,不下葳蕤钥。郎君已自前,罗衣那及著。
襄阳乐 其五
杨州大估客,千金作一装。谁敢攀贵德,牵坏侬衣裳。
录别 其七
明月促曙光,众星西北移。游子星早行,起问夜何其。
揽衣出门去,长当渴与饥。蒺藜穿我履,严霜薄我肌。
别离矜盛年,老至不自知。努力事战场,泪下复无时。
送金台郑参戎 其一
征南幕府百蛮遥,拟勒功名宠圣朝。此日汉家铜柱在,何如海上赤城标。
送子相归广陵 其七
广陵城上秋潇潇,涛声欲来风色骄。闻道蹴天三百里,不知何似浙江潮。
寄吴明卿 其七
睢阳小吏困逢迎,醉后参差故态生。莫倚甘泉曾献赋,君今久已罢承明。
春日自戏
自从移疾后,谁谓主恩疏。每及山林士,天颜满荐书。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589篇诗文
谢中丞枉驾见过兼惠营草堂赀 其四
殿卿别业 其二
东门行 其二
五日与殿卿游北渚 其二
荅赠王给事
碣石篇 其二
哭陶侍御
赠子与
郡斋同元美赋得明字
长相思·秋风清
山斋牡丹 其一
谢中丞枉驾见过兼惠营草堂赀 其二
咏古 其七
和梁宪使过密咏天仙宫白松
公燕诗九首 其五 孔璋
萧萧篇哭孙 其二
团扇郎
集张使君别业
子夜歌 其八
前溪歌 其五
谢魏使君题白雪楼
明下童曲 其一
送刘户部督饷湖广 其二
哭公实 其五
长歌行 其二
遣侍儿
捉搦歌 其四
艳歌行 其一
重寄伯承
寄顺甫
东村同殿卿送子坤赴选 其一
岁杪得元美兄弟书却寄 其一
咏古 其十二
五日和许傅湖亭宴集 其一
五凤曲
送历城李明府入计
铙歌 其十六 临高台
酬郭子坤感怀 其四
四时子夜歌 其二
代建安从军公燕诗并引 其九 代阮元瑜
和聂仪部明妃曲 其四
怀元美
夏日张茂才见枉林园 其一
答殿卿代寄正甫
答潘润夫病中见赠 其一
五子诗 其二 吴明卿
乌栖曲 其四
答右史秋怀见寄 其一
送右史之京 其一
送殷正甫内翰之京 其十
古诗后十九首 其九
重寄元美 其一
秋前夜过昆山寄仲蔚时元美兄弟俱就徵车
寄谢茂秦 其一
和周公瑕猗兰篇兼呈元美
跳梁行寄慰明卿
莫愁乐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