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李攀龙
秋风清,秋月明。叶叶梧桐槛外声。难教归梦成。砌蛩鸣,树鸟惊。塞雁行行天际横。偏伤旅客情。
秋风清,秋月明。叶叶梧桐槛外声。难教归梦成。月明风清,秋色宜人,栏杆外梧桐叶被秋风吹动,发出阵阵轻响。睹景伤情,不禁悲从中来,辗转反侧,归梦难成。砌蛩鸣,树鸟惊。塞雁行行天际横。偏伤旅客情。
灵隐寺同吴马二公作
武林台殿敞诸天,建自咸和第几年。才到上方双涧合,飞来何处一峰悬。
梵音动杂江潮转,灯影长含海日传。所以龙宫称绝胜,骊珠交映使君前。
录别 其五
乖疑起恩爱,离别生欢娱。念子非一身,中怀难久俱。
握手一相失,奄忽秦与胡。新知自言乐,山海日以殊。
行路方未央,出门思故庐。浮云没景光,北风悲有馀。
褰裳复四顾,徘徊当路衢。结发在战场,皓首为征夫。
荅谢生盘山诗
爱尔跻攀处,奇踪满报章。山盘元气出,寺抱翠微藏。
拂石摇天影,披花带雨香。千峰回白首,万壑步清霜。
鼓角关榆堕,旌旗塞草长。阴风来大漠,秋日下渔阳。
海色秦城外,边声汉苑旁。欲因临望代,遂得纪金汤。
醉示元美
拂衣不免违俗,纵酒还堪达生。偶尔故人握手,看他竖子成名。
碣石篇 其四
羽翼未就,鸿鹄徘徊。神龙失水,徘蚁所裁。珠不暗投,剑不倒持。
能弗用利,勿处于疑。高才者妒,匪但在人。逃名避世,以保其身。
石城曲 其一
可怜冶游郎,大马高缠騣。冶游石城下,闻名少年中。
席上鼓饮歌送元美 其二
落日衔杯蓟北秋,片心堪赠有吴钩。青山明月长相忆,白草寒云迥自愁。
东陂同许殿卿陆南道函灌甫兄弟赋
散发东陂月满庭,王孙春草雁池青。平台吹合风先起,竹苑樽开酒旋醒。
自愧长卿工作赋,谁怜子政老传经。明朝莫报高阳会,不定江湖是客星。
送殷正甫内翰之京 其六
十载风流侍从臣,归来依旧帝城春。金华殿里谈经客,半是同时献赋人。
襄阳乐 其五
杨州大估客,千金作一装。谁敢攀贵德,牵坏侬衣裳。
莫愁乐 其二
莫愁善西曲,曲曲变新声。含意娇不发,春风感人情。
送殷正甫内翰之京 其九
依旧春风满建章,重来搦管对君王。即看应制偏承宠,何处新诗不擅场。
送潘令之邯郸 其二
为政风流不下堂,漳河春色动宫墙。遥知茂宰鸣琴曲,弹作罗敷陌上桑。
送刘户部督饷湖广 其五
锦帆南入楚云重,江上遥看衡岳峰。落日苍茫秋不断,青天七十二芙蓉。
荅寄余德甫
当年草奏柏梁台,此日漂零浊台杯。伏枕春阴三楚合,拂衣秋色大江回。
含冤夜识双龙气,作赋时推二马才。极目中原诸子尽,豫章城里一书来。
得徐使君所贻王敬美见赠答寄 其二
博物张华不易逢,十年京洛少从容。当时未得丰城剑,已识云间陆士龙。
秋日 其二
此物还堪惜,何官不可休。驱驰如昨日,药饵更清秋。
名已千人废,家徒四壁愁。南山归自好,沮溺本同流。
寄元美 其六
落魄初看逐客情,风流又似弃繻生。路傍年少从他问,不必停车说姓名。
周象贤明府明卿门人属感明卿放逐因赠明府
金马风流汉主恩,一时冠盖尽王孙。不知泽畔行吟日,那得周郎却在门。
二子诗 其一 卢次楩
卢楠起河朔,本自千金子。荡涤诸生间,销骨于积毁。
世无临邛令,焉得心尚尔。深文类缪恭,罪罟中狙喜。
乃系黎阳狱,十年攻一技。既出浮丘赋,始知有株累。
三叹不同时,帝曰付诸理。寥寥相如后,谁能识察此。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589篇诗文
录别 其十一
汝宁徐使君 其十
酬许右史九日小山见赠 其四
再别子与 其一
送殷正甫内翰之京 其一
初度日子与过署中同赋
和聂仪部明妃曲 其二
琅琊王歌 其二
塞上曲送元美
仲鸣蒲桃
寄吴明卿 其一
咏古 其十二
紫骝马歌 其一
见火齐镫问是右史持入梁
刁斗篇
荅寄用晦王孙 其一
送历城李明府入计
早夏示殿卿 其一
三洲歌 其一
琅琊王歌 其六
公燕诗九首 其六 伟长
寄吴明卿 其七
殿卿示乐府序小诗报
酬右史题扇见赠
燕歌行 其一
神弦歌三首 其三 圣郎曲
公燕诗九首 其三 子建
杂兴 其十一
赋得狼居胥山送李侍御
答寄殿卿
怀子相
感逝示克懋
殿卿乞酒作此寄报 其一
瑶池谣
拂衣行答元美
得徐使君所贻王敬美见赠答寄 其四
跳梁行寄慰明卿
燕歌行 其二
寄殿卿 其一
酬许右史九日小山见赠 其三
郡斋同元美赋得明字
寄余仲蔚
冬日 其一
寄茂秦
袭克懋托疾不肯入试赋赠
送都转运刘使君还万安有序 其一
五子诗 其一 王元美
明下童曲 其二
长歌行 其三
早春寄吴使君 其四
子夜歌 其七
郡斋送张肖甫 其一
谢中丞枉驾见过兼惠营草堂赀 其一
铙歌 其十二 有所思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