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李攀龙
菀彼中林乌,拚飞不集枯。齿牙一为猾,公子良见图。
矫矫上天龙,雾雨既已敷。子推独耆乾,草莽空号呼。
悬书下宫门,绵山聊与娱。
答殿卿代寄正甫
凌云赋出罢朝天,今日恩深汉帝年。寄语故人杨得意,白头堪作病相怜。
录别 其十
黄鹄难为群,游子常苦辛。念当从此别,中怀日以新。
清光皎明月,远望不可亲。高楼正萧条,徘徊四无人。
上有千里云,其下起飙尘。各言还故乡,握手道何因。
四时子夜歌 其四
婉伸华簟上,不下葳蕤钥。郎君已自前,罗衣那及著。
和子与过访平原道中值雪二首时按察楚中 其二
平原日映北风斜,飞雪偏随刺史车。明月更投公子邑,金门何处侍臣家。
绨袍忽自生春色,彩翰纷然拥落花。为报袁安高卧起,齐宫上客有田巴。
题潘廷尉留馀堂
前朝知政四留馀,廷尉为堂取自书。潘令官衔犹散骑,于公门第早容车。
法星傍斗悬高座,佳气如云护直庐。海内称平逢此日,主恩先已未应虚。
重送许永宁 其二
世情今可见,此谪竟堪陈。偃蹇难容汝,文章不利人。
清秋炎海外,落日大荒滨。莫更埋铜柱,功名老汉臣。
三洲歌 其一
何处估客豪,杨州估客豪。象牙持作樯,鍮石持作篙。
赠殿卿
前年赐环承主恩,去年解裾辞恩门。身经畏途色不动,心知世事口不论。
自顾平生为人浅,羡君逃名我不免。自怜垂老尚凭陵,羡君混俗我不能。
有酒便呼桃叶妓,得钱即饭莲花僧。
古诗后十九首 其十
眄眄织女星,当机理纨素。牵牛能几许,常为投杼误。
纨素欲遗谁,终日西北顾。负轭复何时,轩车岁云暮。
揽衣即河汉,踯躅不得度。
冬日 其三
客来堪自见,酒尽且须酤。不是南山色,贫家一事无。
赠元美兄弟
唯帝飨金石,拊髀封疆臣。二子越枕戈,避雠栖海滨。
及时列冤状,含意遂俱申。乃望渔阳戍,北风飘沙尘。
若见姑蔑旗,阴雨施威神。吴门有丘陇,旧与要离邻。
陈尸赫中寝,国命委荆榛。楚王黜费氏,棠君纪人伦。
何如上公服,宠光襚所亲。愿无废前劳,报恩致其身。
荅王敬美广川道中见怀
蓟门秋色梦中偏,二子乘舟下广川。食客未应常在赵,酒人谁复并游燕。
心知老骥元千里,目送归鸿自一天。已分蓬高能兴尽,垆头春酒却堪怜。
刁斗篇
阴山战合胡天黑,汉兵大呼单于北。边秋日落五原屯,碛火夜连千灶食。
骠骑横戈拂铁衣,悲风黄草白榆飞。渡河鸟阵旌旗伏,卧壁龙沙鼓角希。
征人马上援枯骨,满地清霜刁斗发。朔气遥传瀚海云,寒声乱动轮台月。
掩笳骄雏听垂泣,按剑材官怒指发。宫女琵琶咽逝波,使臣旄节凋幽窟。
谁能绝漠靖边氛,哀响如今不可闻。六郡少年思转斗,摐金犹忆李将军。
戏赠张茂才 其二
张郎新制合欢衾,醉拥红颜烛影深。别有洞房双玉妾,吹箫自和白头吟。
团扇郎
白团扇。明月入君怀,清光满流盼。霜雪散炎天,是侬歌始变。
合欢自一时,秋风欢不见。
和聂仪部明妃曲 其四
燕支山下几回春,坐使蛾眉误此身。二八汉宫含笑入,一时红粉更无人。
送子相归广陵 其五
白云无尽楚天寒,鸿雁萧萧枫树丹。杨子月明愁里度,芜城雨色梦中看。
送殷正甫内翰之京 其七
帝宠词臣弄彩毫,蓬蒿宫阙五云高。自怜一日成三赋,不分傍人赐锦袍。
平凉
春色萧条白日斜,平凉西北见天涯。惟余青草王孙路,不入朱门弟子家。宛马如云开汉苑,秦兵二月走胡沙。欲投万里封侯笔,愧我谈经鬓有华。
咏古 其二
绥绥涂山狐,九尾不自多。我往尾平定,念子无室家。
明发兴岳庭,乃身参洪波。宗疏事则裒,祝融扬英华。
玉牒沐日月,素书出江河。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589篇诗文
幽州马客吟歌 其五
寄吴明卿 其七
襄阳蹋铜蹄 其四
建安体 其三
山斋牡丹 其二
送李明府入奏
赠德甫
琅琊王歌 其四
寄元美 其六
建安体 其二
古诗后十九首 其十九
初春 其三
跳梁行寄慰明卿
录别 其三
送元美
燕歌行 其一
捉搦歌 其四
王明君吟
挽王中丞 其六
山中简许郭 其二
青州志成薛生重枉报别将诣元美作此为赠
送罗大参之任山西 其二
录别 其五
殿卿示乐府序小诗报
答右史秋怀见寄 其一
九月八日东村送元美
寄吴明卿 其六
烟霞岭
哭公实 其五
顾中翰祭告德衡二藩兼有事沂山东海
送吴郎中谳狱江西 其三
塞上曲送元美
铙歌 其八 上陵
杂兴 其十一
寄赠元美四首 其四 螺杯
寄伯承
荅右史问山中与谁把苦
秋夜白雪楼赠周公瑕
公燕诗九首 其四 仲宣
和聂仪部明妃曲
五子诗 其五 梁公实
赋得何仲默
五日和许傅湖亭宴集 其二
五日与殿卿游北渚 其二
五日和许傅湖亭宴集 其一
赠张子含茂才
古诗后十九首 其十五
泾州
古诗后十九首 其四
郡斋送张肖甫 其一
岁杪再得殿卿书却寄
咏古 其十三
酬郭子坤感怀 其三
酬殿卿长史夏日过饮 其四
王中丞破敌辽阳凯歌四章 其二
荅谢生盘山诗
和题郭山人五岳游囊杂录 其四 瓢
送殷正甫内翰之京 其四
公燕诗九首 其三 子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