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李攀龙
江南女儿蹋蹀歌,阳春窈窕出绮罗。黄金辔头紫骝马,长安少年事游冶。
懊侬歌 其一
五丝合欢被,还得五丝缝。侬为懊恼曲,还持懊恼侬。
闻子与欲诣问诗以代柬 其一
谢客江湖已十秋,浮云华发共悠悠。闻君忽忆阳春调,浊酒还开白雪楼。
送吴郎中谳狱江西 其三
三十三峰淦水阴,中藏玉笥白云深。自从归去神仙尉,秋草茫茫不可寻。
送元美 其一
吾曹天地在,不惜滞风尘。意气能无合,文章自有真。
齐名他日事,侧目此时人。为别还秋色,樽前白发新。
咏古 其二
绥绥涂山狐,九尾不自多。我往尾平定,念子无室家。
明发兴岳庭,乃身参洪波。宗疏事则裒,祝融扬英华。
玉牒沐日月,素书出江河。
长歌行 其二
仙人揽紫芝,芳灿如芙蓉。两耳委其肩,短发以蒙茸。
侍从几玉女,导我入云中。奉我一丸药,期我于空同。
服之生羽翼,婥约变形容。顾见云中鹿,婉蜿成白龙。
和聂仪部明妃曲
天山雪后北风寒,抱得琵琶马上弹。曲罢不知青海月,徘徊犹作汉宫看。
别元美 其二
白云愁色满吴门,疋马孤舟不可论。一自河梁携手后,至今犹有未销魂。
和聂仪部明妃曲 其二
玉门关外起秋风,双鬓萧条傍转蓬。怪得红颜零落尽,春光只在合欢宫。
寄登宗秀才茂登池亭 其二
窗中采莲舟,落日菱歌起。坐见浣沙人,红颜照秋水。
送徐汝思 其一
天涯明日故人疏,莫向樽前叹谪居。最是孤臣偏雨露,君王不问箧中书。
挽王中丞 其六
莫道江南梦里遥,白杨明日便萧萧。门人尽爱伤春句,不拟招魂与大招。
挽王中丞 其四
铁马萧萧日色黄,边声杀气满渔阳。谁知一夜旌竿折,摇落中丞柏上霜。
郡斋同元美赋
游子苦行役,驱车自溟渤。依依车生亲,斗酒日云没。
秋风亦已厉,萧条众芳歇。何以赠君子,徙倚揽明月。
燕婉当及时,霜雪变华发。高足蔽天衢,浮云望双阙。
令德一见疑,积毁能销骨。中怀不复喻,邈若胡与越。
绸缪有故人,知音无仓卒。常恐远别离,含意向明发。
和题郭山人五岳游囊杂录 其五 锄
百草各争芳,兰生讵能那。朅来深谷中,我锄还自荷。
酬郭子坤感怀 其二
若问浮生事,风尘病里过。开樽看渐少,伏枕似还多。
公燕诗九首 其四 仲宣
浮云撤重阴,流猋四座来。西临柏阳山,南望铜雀台。
回首出中原,旷然千里开。公子大置酒,弦管间行杯。
华镫吐清光,飞盖自徘徊。古人一含情,于今安在哉。
乱离常苦多,欢极令我哀。
席上鼓饮歌送元美 其五
碧天无尽白云孤,到日扁舟落五湖。不见蓟门秋草色,愁心明月满姑苏。
送罗大参之任山西 其二
吏部风流入奏年,诸郎谁不让朝天。五云忽映襜帷动,双辖重临水镜悬。
色借绨袍堪病起,诗更藻笔已名传。故人剩有河山在,二子相逢海岱前。
哭公实 其六
岭南秋惨淡,海上日萧森。不王衣冠气,云亡雅颂音。
操斤臣质少,题柱主恩深。此物何陵替,斯人乃陆沈。
众方疲道路,尔欲久山林。所以生刍赠,终难托素心。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589篇诗文
阁夜示茂秦 其三
送殷正甫内翰之京 其五
九月同殿卿登南山 其四
戏赠张茂才 其二
南溪老树行
二子诗 其一 卢次楩
碣石篇 其三
哭公实 其五
虎跑寺泉
子夜歌 其十
四时子夜歌 其三
早夏示殿卿 其一
为周真阳题芭蕉仕女图戏呈吴明卿使君
乌夜啼 其四
别元美 其一
初春 其四
效阮公 其一
慕容家自鲁企由谷歌
郡斋同元美赋得桥字
酬皇甫虞部
铙歌 其十一 芳树
锦阳川途中醉归答刘山人
杨山人 其二
地驱乐歌
送刘户部督饷湖广 其二
汝宁徐使君 其十
寄谢茂秦 其一
郡斋送张肖甫 其一
送子相归广陵 其五
寄伯承
幽州马客吟歌 其五
闻子与欲诣问诗以代柬 其二
汝宁徐使君 其九
许殿卿郭子坤见枉林园 其一
古意寄德甫 其三
观猎 其二
秋夜白雪楼同许右史袭茂才分韵 其二
寄殿卿 其二
铙歌 其二 思悲翁
公燕诗九首 其五 孔璋
二山人孤山吟社得菲字
送都转运刘使君还万安有序 其一
哭陶侍御
殿卿示乐府序小诗报
寄吴明卿 其八
与茂秦金山寺亭上望西湖
秋日寄怀元美兼呈吴徐二使君
送殷正甫内翰之京 其六
九日示殿卿
寄顺甫
咏古 其十五
公燕诗九首 其三 子建
张明府见惠榴柿 其一
山房书壁 其二
襄阳蹋铜蹄 其一
发长安
神弦歌三首 其一 宿阿曲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