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李攀龙
春容故易老,红粉岂常鲜。郎归定何日,憔悴复谁怜。
怜亦异当年。
寄赠元美四首 其四 螺杯
鹦䳇双飞白玉盘,金浆一泻万珠寒。故人自有相如渴,明月烦君掌上看。
汝思见过林亭 其二
自买南山种秫田,几回留客瓮头眠。与君今日拚沈醉,莫笑陶家乏酒钱。
夏日张茂才见枉林园 其一
残书开积雨,高枕对重林。非尔乘幽兴,无人惠好音。
分宁鸡黍薄,交自布衣深。不改青松色,堪知白雪心。
诸生贫嗜酒,多病老抽簪。何必论丘壑,金门总陆沈。
发长安
此处看春色,萧条客自禁。风尘为郡过,踪迹抱关深。
不尽传经意,难言作赋心。故人多道路,薄宦有登临。
汝宁徐使君 其七
高盖崚嶒驾楚云,骖驔五马五花文。汉庭此日推经术,可是寻常作使君。
乌夜啼 其一
石城诸少年,歌舞日相新。刘生安东平,是郎得意人。
代建安从军公燕诗并引 其八 代应德琏
郁郁西北云,千里驱重阴。临江大耀士,方舟载浮沈。
连波响风雨,长緤纷悲吟。分曹命超距,逸气不可禁。
君子在行伍,常怀饥渴心。非不愧细微,良遇日以深。
故山何时旋,徘徊中自任。
古诗后十九首 其十
眄眄织女星,当机理纨素。牵牛能几许,常为投杼误。
纨素欲遗谁,终日西北顾。负轭复何时,轩车岁云暮。
揽衣即河汉,踯躅不得度。
铙歌 其九 将进酒
将进酒,称我觞。纷佳哉,以浩倡。心所作,未尝闻,徘徊三叹一为君。
君之臣明四时和,国有良工悉索歌。观者不苦奈子何。
秋日村居 其一
隐几怜清晓,开轩命浊醪。西风行薜荔,白露缀蒲桃。
气逼蝉声苦,天含雁影高。壮心堪自见,秋色正滔滔。
紫骝马歌 其四
对客读短书,慷慨不能止。拔剑出门去,报雠燕市里。
集元美宅送汝思吴峻伯袁履善三比部
别赋吾能作,还销客子魂。上林销黄鸟,何处此青樽。
帝念徵兵日,人衔祝网恩。星榆散使者,春草待王孙。
于役分江徼,相思共蓟门。风尘异南北,莫向雁书论。
送李明府入奏
西北夏云列,飞盖亦相望。供帐盖城隅,父老皆扶将。
天子秉百度,作新大明堂。榱桷曼且硕,抡才自南乡。
山河俯壮丽,肃穆垂衣裳。是时薰风至,五月开未央。
既奏解愠曲,或和斯干章。圣颜慰饥渴,帝心简四方。
冢宰上绩书,召见伏明光。用等课高第,视事称维良。
小臣奉威灵,不得施其长。谁谓一邑轻,治行乃无疆。
愿言备侍从,珥笔述陶唐。策勋谅有期,遗爱匪可忘。
公燕诗九首 其四 仲宣
浮云撤重阴,流猋四座来。西临柏阳山,南望铜雀台。
回首出中原,旷然千里开。公子大置酒,弦管间行杯。
华镫吐清光,飞盖自徘徊。古人一含情,于今安在哉。
乱离常苦多,欢极令我哀。
挽王中丞 其四
铁马萧萧日色黄,边声杀气满渔阳。谁知一夜旌竿折,摇落中丞柏上霜。
杨山人 其二
吴门市卒能逃名,长安贵人非其情。南山薄田春自耕,盛世为农亦足老,少年何用随诸生。
莫愁乐 其一
何来诸少年,石城迎莫愁。莫愁石城西,门前江水流。
东陂同许殿卿陆南道函灌甫兄弟赋
散发东陂月满庭,王孙春草雁池青。平台吹合风先起,竹苑樽开酒旋醒。
自愧长卿工作赋,谁怜子政老传经。明朝莫报高阳会,不定江湖是客星。
岁杪得元美兄弟书却寄 其一
北风吹雪雪毵毵,雪里开缄酒半酣。但说王家兄弟好,自应春色满江南。
荅报顾中翰
政本趋陪地,身随宰相行。两房深侍从,三殿雅知名。
染翰宫云湿,兼衔掌露清。与闻钟五字,同病沈双声。
何意乘槎客,能怜伏枕生。投诗回俗态,把酒说交情。
敢谓龙门峻,难沾凤沼荣。华阳今夜月,醉眼为君明。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589篇诗文
石城曲 其三
夏日袭生过白泉精舍索赠
闻子与欲诣问诗以代柬 其一
元美起家按察河南寄促之官
公燕诗九首 其六 伟长
秋夜白雪楼赠周公瑕
和右史悼儿篇 其一
琅琊王歌 其六
寄吴明卿 其四
过殿卿山房咏牡丹 其二
古诗后十九首 其十三
咏古 其十六
录别 其十一
为周真阳题芭蕉仕女图戏呈吴明卿使君
大阅兵海上 其三
答寄殿卿
答寄殿卿见梦之作
跳梁行寄慰明卿
东村同殿卿送子坤赴选 其三
古诗后十九首 其十四
早春寄吴使君 其二
汝宁徐使君 其一
九月八日东村送元美
赠郑将军之铜江 其三
酬许右史九日小山见赠 其三
送右史之京 其三
秋夜白雪楼同许右史袭茂才分韵 其一
谢中丞枉驾见过兼惠营草堂赀 其四
作蚕丝 其二
幽州马客吟歌 其三
碣石篇 其二
郡斋送张肖甫 其一
初春 其三
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 其一
和马丈见送巡海之作
铙歌 其十三 雉子
送元美
白石郎曲 其一
杂兴 其七
醉示元美
寄怀子与
初度日子与过署中同赋
送殷正甫内翰之京 其八
铙歌 其十二 有所思
铙歌 其十六 临高台
录别 其六
赋得边马有归心
估客乐 其二
录别 其九
古诗后十九首 其十二
咏古 其十二
同元美赋得寒字
赠殿卿
送子相归广陵 其七
李柱史蜀扇
寄元美 其一
送殷正甫内翰之京 其十
岁杪再得殿卿书却寄
重别魏使君 其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