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李攀龙
何来诸少年,石城迎莫愁。莫愁石城西,门前江水流。
秋夜白雪楼赠周公瑕
日落风清竹树林,一樽飞阁敞秋阴。才逢狗监人先老,能到龙门客自深。
海上共悬明月梦,山中堪赠白云心。阳春寡和休言误,此夕因君作楚吟。
幽州马客吟歌 其三
自怜十指镮,玉壶不离手。女儿行无赖,故劝郎君酒。
席上鼓饮歌送元美 其二
落日衔杯蓟北秋,片心堪赠有吴钩。青山明月长相忆,白草寒云迥自愁。
捉搦歌 其三
邯郸城南夜逆旅,楼头十五谁家女。可怜白马空儃伫,不见其人但闻语。
莫愁乐 其一
遣侍儿
孔雀双飞织素年,蛾眉宛转使君前。桃花流水人间去,何处春光不可怜。
四时子夜歌 其二
绮窗媚初月,罗帐褰春风。欢复自顾虑,崎岖当奈侬。
同元美赋得寒字
秋风华发相得,落日青山自寒。薄宦何如浊酒,故人谁在长安。
酬郭子坤感怀 其四
不须婚嫁毕,始作尚平游。五岳年年在,浮云处处愁。
寄赠梁伯龙
彩笔含花赋别离,玉壶春酒调吴姬。金陵子弟知名姓,乐府争传绝妙辞。
答寄殿卿
平台春兴日堪乘,公子相邀赛信陵。那得更逢寒食下,高斋独供伏牛僧。
罗敷曲
春日照城隅,罗敷陌上趋。自能停五马,不是使君愚。
送殷正甫内翰之京 其四
汉家词客满金门,谁解凌云感至尊。一出子虚名便起,长卿无日不承恩。
和周公瑕猗兰篇兼呈元美
玉指红颜拥上春,劳君一顾落梁尘。当时解赠同心句,汉省风流在几人。
四时子夜歌 其五
庭含明月光,蟋蟀入床语。独自理寒衣,秋风动砧杵。
别元美 其一
北风吹雁雁群呼,泗水西流白日徂。不见浮云千里色,知它何处是姑苏。
酬许右史九日小山见赠 其三
十载衔杯望白云,天涯此日叹离群。重来秋色生双鬓,更折茱萸插向君。
铙歌 其十五 上邪
上邪。我欲与君同心,乐以不可禁。相思绍缭,谗言罔极,大驾六龙处天侧。
日月出入沧海中,妒人之子难为工。
和聂仪部明妃曲 其二
玉门关外起秋风,双鬓萧条傍转蓬。怪得红颜零落尽,春光只在合欢宫。
初春 其三
使者归朝疏,将军捕虏才。乾坤军越震,烽燧九边来。
国步艰难过,天颜骀荡开。紫宫春窈窕,华省日徘徊。
白石饭牛客,黄金图骏台。终看成遇合,未可怨无媒。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589篇诗文
长相思·秋风清
古诗后十九首 其十九
秋夜白雪楼同许右史袭茂才分韵 其二
寄宗考功 其一
送张阃使黔中
和聂仪部明妃曲 其四
乌生
赋得金谷园障子
哭公实 其六
送李太守之东昌
寄吴明卿 其一
答赠沈孟学 其二
录别 其四
送陆从事赴辽阳
郡斋同元美赋得明字
送子与 其五
汝宁徐使君 其四
赠元美兄弟
三洲歌 其二
寄元美 其一
此儿行重寄明卿
高阳乐人歌 其一
乌夜啼 其二
早春寄吴使君 其四
烟霞岭
寄题离薋园 其二
雪后忆元美
春日闻明卿之京为寄
广阳山道中
招张少坤
子与以服散卧病因赋姬人怨服散三章戏赠 其三
汝宁徐使君 其一
重别魏使君 其二
卢城送子与
酬许右史九日小山见赠 其四
五日与殿卿游北渚 其二
平凉
杨山人 其四
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
宿华顶玉井楼 其二
见火齐镫问是右史持入梁
酬郭子坤感怀 其三
公燕诗九首 其三 子建
许殿卿郭子坤见枉林园 其一
送右史之京 其二
石城曲 其一
建安体 其一
皇太子册立入贺
二子诗 其二 谢茂秦
公燕诗九首 其五 孔璋
咏古 其九
石城曲 其二
黄督
萧萧篇哭孙 其一
人日同元美子与公实集子相宅得寒字
送徐子与之武昌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