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李攀龙
解道文章老自知,中原病客重相思。故人寥落看如此,再领专城岂后时。
杨山人 其二
吴门市卒能逃名,长安贵人非其情。南山薄田春自耕,盛世为农亦足老,少年何用随诸生。
效阮公 其一
太清孔阳,元气絪缊。灵曜悬鉴,列宿垂文。威凤振羽,神龙作鳞。
蕙兰幽郁,松桂轮囷。
录别 其一
悠悠念往路,离别从此长。何以酬明德,携手归故乡。
良时不须臾,且复各盈觞。仰视日月驰,千载互相望。
浮云难独留,游子暮彷徨。绸缪踰皓首,风波忽一方。
送殷正甫内翰之京 其一
咸池一奏合宫成,帝自垂裳拱玉京。多少侍臣调六琯,须知共作凤凰鸣。
初春 其四
蓟北看春色,羁情坐郁然。官犹胶柱在,名岂滥竽传。
汩没终何事,文章自有权。薄游多难后,知己众人前。
疏拙容高枕,风云让着鞭。客嘲安用解,执戟至今怜。
青溪小姑曲
青溪汤汤,白石为梁。小姑不嫁,谁谓无郎。
神弦歌三首 其二 道君曲
中庭有树,其实诩诩。道君出入,先以风雨。
齐侠行
简书八道发明光,诏徙群豪赴光方。神武临轩耽虎视,将军秉钺郁鹰扬。
山东十二诸侯国,海滨五百义士乡。厌乱齐臣思定伯,殷忧汉使出勤王。
敌骄拟纵田单火,客愤能飞驺衍霜。彀骑人人白羽箭,民兵处处绿沈枪。
九河寒色旌旗动,岱岳秋阴鼓角长。各倚少年轻燕颔,曾经遣戍守渔阳。
一匡九合岂受赐,排难解纷不可当。往岁潢池先陷阵,三时大战银冶场。
功名未致有庄贾,肝胆欲倾无孟尝。天子只今顾西北,男儿侠骨埋边疆。
寄吴明卿 其三
高斋只尺小蒙城,三载逍遥傲吏情。不是春风常入梦,谁知蝴蝶等功名。
大阅兵海上 其三
列舰如城积水前,援枹拥棹出前边。桔槔气迸流乌火,组练光摇太白天。
鹅鹳一呼风雨集,鼋鼍双驾斗牛悬。即今万国梯航日,并识君恩浩荡年。
送都转运刘使君还万安有序 其一
使君漕挽山东回,天子全齐外回开。海王至今馀伯气,大风千古见雄才。
鱼梁忽落双江水,白石遥分万里台。更广绝交成妙论,可无人识孝标来。
寄题离薋园 其一
芙蓉媚昭质,初服一何好。繁霜服夜零,悲风起中道。
鶗鴂既已鸣,所遇无芳草。驰骛终年岁,红颜足用老。
美人怨迟暮,回车自不早。芜秽沫荣名,同心以相保。
寄宗考功 其二
春色还堪起,青云固可披。振缨人不病,把袂客能诗。
奏事明光殿,抡才藻镜司。稽康犹自懒,早辱巨源知。
刁斗篇
阴山战合胡天黑,汉兵大呼单于北。边秋日落五原屯,碛火夜连千灶食。
骠骑横戈拂铁衣,悲风黄草白榆飞。渡河鸟阵旌旗伏,卧壁龙沙鼓角希。
征人马上援枯骨,满地清霜刁斗发。朔气遥传瀚海云,寒声乱动轮台月。
掩笳骄雏听垂泣,按剑材官怒指发。宫女琵琶咽逝波,使臣旄节凋幽窟。
谁能绝漠靖边氛,哀响如今不可闻。六郡少年思转斗,摐金犹忆李将军。
公燕诗九首 其六 伟长
高台郁峨峨,其下临清池。黄鹄比翼游,淫鱼戏涟漪。
微风起水裔,朱华纷陆离。绮罗既生色,笑歌不自治。
旨酒但相属,羽觞随波移。人生寄一世,岁月忽如驰。
岂忘诵君恩,贱躯未可知。
石城曲 其二
珂峨同心髻,环插三子钗。种种随时变,懊恼郎君怀。
神弦歌三首 其三 圣郎曲
梧桐何翼翼,凤凰何将将。左坐青溪姑,右坐白石郎。
姑自翳瑶草,郎自命椒浆。
四时子夜歌 其七
郎从何处来,重袍那如水。酒无沙糖味,为他沃寒尔。
和题郭山人五岳游囊杂录 其五 锄
百草各争芳,兰生讵能那。朅来深谷中,我锄还自荷。
卢城送子与
卢城吹角月轮高,夜色侵灯拥二毛。明发使君从此去,吴门飞雪见绨袍。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589篇诗文
留子与署中
宿华顶玉井楼 其二
集元美宅送汝思吴峻伯袁履善三比部
哭子相 其三
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 其三
荅谢生盘山诗
古诗后十九首 其十一
送殷正甫内翰之京 其四
与茂秦金山寺亭上望西湖
瑶池谣
春日闻明卿之京为寄
罗敷曲
燕歌行 其一
子夜歌 其八
秋日 其三
录别 其五
荅寄用晦王孙 其二
答许右史 其一
酬右史题扇见赠
四时子夜歌 其四
汝宁徐使君 其四
阁夜示茂秦 其二
送右史之京 其一
重送许永宁 其二
寄吴明卿 其十
集张使君别业
答右史秋怀见寄 其二
席上鼓饮歌送元美 其五
荅王敬美广川道中见怀
咏古 其十六
送申职方谪莱州推官
寄赠元美四首 其一 石耳
三洲歌 其一
乌栖曲 其四
懊侬歌 其三
汝宁徐使君 其六
闻子与欲诣问诗以代柬 其二
此儿行重寄明卿
四时子夜歌 其二
送莱芜萧簿
天马引
铙歌 其一 朱鹭
荅元美
神弦歌三首 其一 宿阿曲
代建安从军公燕诗并引 其六 代徐伟长
咏古 其十二
寄茂秦
酬殿卿长史夏日过饮 其四
郡斋同元美赋得明字
答寄殿卿见梦之作
古诗后十九首 其十九
五凤曲
录别 其四
过殿卿山房咏牡丹 其二
寄慰元美 其一
碣石篇 其二
赠郑将军之铜江 其四
咏古 其九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