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四时子夜歌 其七

四时子夜歌 其七

明代 李攀龙

郎从何处来,重袍那如水。酒无沙糖味,为他沃寒尔。

诗人李攀龙的古诗

录别 其三

明代 李攀龙

北风著枯林,浮云苦多阴。红颜日就衰,他乡日就深。

别离起中夜,对酒不能斟。丝竹含妙伎,佳人怀好音。

眄睐适君意,慷慨动君心。罢曲一俛仰,变为游子吟。

念当事行役,泪下难自禁。

哭子相 其一

明代 李攀龙

故园秋色广陵间,闽海悠悠自不还。纵使芜城愁易老,那能长客武夷山。

子夜歌 其八

明代 李攀龙

始欲识侬时,白头誓相怜。一日三唐突,持底解千年。

登黄榆马陵诸山是太行绝顶处 其一

明代 李攀龙

太行山色倚㠝岏,绝顶清秋万里看。地坼黄河趋碣石,天回紫塞抱长安。

悲风大壑飞流折,白日千厓落木寒。向夕振衣来朔雨,关门萧瑟罢凭栏。

初春 其三

明代 李攀龙

使者归朝疏,将军捕虏才。乾坤军越震,烽燧九边来。

国步艰难过,天颜骀荡开。紫宫春窈窕,华省日徘徊。

白石饭牛客,黄金图骏台。终看成遇合,未可怨无媒。

送金台郑参戎 其一

明代 李攀龙

征南幕府百蛮遥,拟勒功名宠圣朝。此日汉家铜柱在,何如海上赤城标。

答殿卿过饮南楼见赠 其二

明代 李攀龙

南楼雪后忆离群,湖上衔杯弄白云。也道酒如春水薄,尊前无日好无君。

代香山寺老僧答

明代 李攀龙

老僧何处来迎客,身无袈裟足无舄。虽有弟子今流离,独向空山种麻麦。

先时长者布黄金,大师说法如来席。浮图中霄天乐下,禅台雨花坐盈尺。

共道当朝少游幸,唯此祗园有恩泽。綵丈晴连鹦鹉林,宫娥晚傍蟾蜍石。

侍从求看贝叶编,焚香再拜开琳碧。我往能言西域文,珠函为取华严译。

自复悬灯香炉峰,君其问腊庭中柏。何曾马绕招提鸣,未见沙门畜四兵。

突厥公然驰赤县,湖外秋风笳吹声。犹疑穷谷岂遽至,已闻野哭尸纵横。

裹创被血窜榛棘,问之不答惨且惊。须臾马驼蔽陵壑,三骑五骑擐长缨。

抨弓北岭饮南涧,骄气直欲凌欃枪。一骑常驱百汉人,一人常联二骑行。

翻身仰射罘罳落,束茅纵火烧朱甍。岂无卓锡笞其背,佛力不祐人心倾。

西堂北丘缘业恶,寺前荒冢遂峥嵘。亦是官军入援急,匈奴飏去归其营。

匍匐渐从草莽出,昼伏夜走同狐鼪。衣钵荡尽微躯在,性命真如飞鸟轻。

丈人岂愿闻丧乱,神州岂宜有战争。故人更邀住庐岳,万乘垂衣右北平。

燕中耆旧寄书说,早晚单于和议成。语罢空林转萧瑟,茫茫天地终何情。

娇女诗 其一

明代 李攀龙

朝游青溪南,暮游青溪北。娇女年十五,芙蓉比颜色。

终日奏弦歌,小姑独相识。

长歌行 其二

明代 李攀龙

仙人揽紫芝,芳灿如芙蓉。两耳委其肩,短发以蒙茸。

侍从几玉女,导我入云中。奉我一丸药,期我于空同。

服之生羽翼,婥约变形容。顾见云中鹿,婉蜿成白龙。

汝宁徐使君 其六

明代 李攀龙

高斋卧理簿书闲,掾吏裁诗日往还。片月不离桐柏水,白云偏傍弋阳山。

哭公实 其六

明代 李攀龙

岭南秋惨淡,海上日萧森。不王衣冠气,云亡雅颂音。

操斤臣质少,题柱主恩深。此物何陵替,斯人乃陆沈。

众方疲道路,尔欲久山林。所以生刍赠,终难托素心。

送徐子与之武昌 其二

明代 李攀龙

刺史楼台望里重,是时门客羡登龙。白云三署还堪起,黄鹄千秋更可逢。

象合星辰双执法,心随江汉一朝宗。二天尊宠诸侯上,出处何论邴曼容。

张明府见惠榴柿 其一

明代 李攀龙

床头春酒百花香,醉里谁知柿子黄。想道故人消渴久,秋来为摘满林霜。

杨山人 其二

明代 李攀龙

吴门市卒能逃名,长安贵人非其情。南山薄田春自耕,盛世为农亦足老,少年何用随诸生。

和聂仪部明妃曲 其四

明代 李攀龙

燕支山下几回春,坐使蛾眉误此身。二八汉宫含笑入,一时红粉更无人。

送殷正甫内翰之京 其五

明代 李攀龙

诏遣词臣集汉都,明年羽猎大誇胡。共怜执戟人犹在,莫问长杨赋有无。

五凤曲

明代 李攀龙

梧桐生高冈,凤凰鸣中央。三百六十鸟,翁杂朝四方。

其东鸣青鹖,其西鸣鹔鹴。鸑鷟鸣其阴,鹑雀鸣其旁。

杂兴 其九

明代 李攀龙

逍遥临蓬池,言陟梁王台。还顾望大河,洪波渺悠哉。

飞雪蔽中原,北风千里来。驰驱名利途,无骏不驽骀。

精卫自微鸟,东海生尘埃。

秋前夜过昆山寄仲蔚时元美兄弟俱就徵车

明代 李攀龙

有客中原回白头,怀人千里命扁舟。吴门山色元非雨,娄子江声似是秋。

二友雁行堪入洛,惟君龙卧不依刘。也知倾盖须臾事,一日椷书即旧游。

李攀龙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589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