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李攀龙
太守高斋客,时名岂易同。六朝相上下,五马共西东。
非土悲王粲,通家赖孔融。登临存胜迹,坐啸挹清风。
四塞黄河险,三峰日观雄。楚才元自老,郢曲本难工。
裂素题班箧,裁繻谒汉宫。归堪吞梦泽,卧合起隆中。
雨雪绨袍暗,江湖剑气空。武昌鱼正美,弹铗意何穷。
送殷正甫内翰之京 其二
春风忽送汉臣还,再入承明供奉班。怪得文章成五色,朝朝染翰近龙颜。
李柱史蜀扇
明月团圆掌上开,清风犹自洒西台。谁将一片峨眉雪,濯锦江寒万里来。
王明君吟
我本良家子,承恩入汉宫。光彩射绮罗,语笑生春风。
君王希召幸,在远谁为通。汉宫三十六,处处种梧桐。
美女八千名,各各分当熊。黄金买颜色,丹青多益工。
宁知佳丽人,不出所图中。黄金犹粪土,丹青复何功。
颜色非可恃,粉黛故难同。因念长门赋,夙昔亦相蒙。
君王宠自娱,贱妾以和戎。岂惜贱妾去,但惜长门空。
涕泣顾长门,从此逐秋蓬。
山斋牡丹 其二
西山风雨锦溪寒,春色沈沈醉牡丹。不是故人裁丽句,那能萧瑟病中看。
送右史之京 其一
汉家高宴柏梁台,千载风云拥上才。谁得似君珠履贵,亲承咳唾九天来。
赋得金谷园障子
谁将金谷传毫素,座上无人不回顾。乍展旋惊涧水流,才开已识河阳路。
四壁真看片锦围,中庭如见双鬟度。移席休临坠妓楼,解衣欲挂沙棠树。
彷佛明妃出塞吟,听来未必梁尘误。诗成酌我我岂辞,便过三斗无论数。
绿珠安在恰当垆,似留且往势可呼。意惨昆崙紫䆗窱,色寒沧海红珊瑚。
君家富贵合如此,此时那知有障子。纵然客散掩空堂,犹闻夜夜春风起。
四时子夜歌 其二
绮窗媚初月,罗帐褰春风。欢复自顾虑,崎岖当奈侬。
乌夜啼 其一
石城诸少年,歌舞日相新。刘生安东平,是郎得意人。
病中赠殿卿 其一
夜来殊不病,那得似维摩。玄度谈名理,支公奈尔何。
寄赠梁伯龙
彩笔含花赋别离,玉壶春酒调吴姬。金陵子弟知名姓,乐府争传绝妙辞。
宿华顶玉井楼 其一
玉井通溟海,朱楼冠削成。波传潮汐到,槛接斗牛平。
虎魄侵灯出,莲花傍枕生。拂盆云发暗,映掌月珠明。
犯座人间象,浮槎世上情。不愁更漏绝,石鼓自能鸣。
采莲童曲 其一
扣楫声太苦,听我采莲歌。且将盛年容,持比芙蓉花。
送子相归广陵 其五
白云无尽楚天寒,鸿雁萧萧枫树丹。杨子月明愁里度,芜城雨色梦中看。
襄阳蹋铜蹄 其四
阳春二三月,襄阳好徘徊。渌酒汉江色,与郎传一杯。
子夜歌 其九
欢心杨柳花,春风为颠倒。到头有感化,不离浮萍草。
拂衣行答元美
五原驱车兴殊浅,三秦卧病秋云高。束带那能见长吏,谈经何以随儿曹。
上书一日报明主,愿乞骸骨归蓬蒿。小臣采薪业不佞,闻道巢由亦已逃。
拂衣中原风雨来,群公祖帐青门开。二疏一去三千载,大夫未老宁贤哉。
新乡城西重回首,当时叱驭其人走。路傍伏谒莫敢动,囊里俸钱君但取。
此辈交情虽可见,吾徒大名终在口。于今偃息南山陲,闭户不令二仲知。
负海少年大跋扈,遣使问我抽簪期。百尔不分一狂客,余发种种何能为。
玄经半卷常自诵,浊酒千钟醉不疑。五子江湖正漂泊,黄鹄摩天慕者谁。
寄慰元美 其二
少妇红妆玉箸寒,清秋银烛对阑干。无情最是它乡月,不就仙郎掌上看。
丁香湾
平潭澹不流,寒影群峰集。斜阳一以照,彩翠忽堪拾。
道逢郭子坤拥妾戏柬
城东桃花喷路光,春风吹送孝廉郎。自拥佳人驮细马,时临绿水照红妆。
罗裙已夺石榴色,秃袖单衫杏子黄。蹋镫微笼双玉趾,扬鞭笑起两鸳鸯。
同栖孔雀言犹妒,并蒂芙蓉愿始偿。为谢使君休借问,郭家少妇身姓王。
二八盛年真擅宠,只今三十尚专房。持斋能苦头陀行,发誓曾烧顶庙香。
浩劫自知仙女分,他生常在世尊傍。每修好事辞书舍,但有佳期入道场。
才着霓裳颜更少,但盘云髻婿先狂。假令不信吹箫侣,试向秦台看凤凰。
明下童曲 其二
赭白千里姿,斑骓八百馀。乘不独自去,日与陆郎俱。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589篇诗文
武太常贞母太常是遗腹子
王中丞破敌辽阳凯歌四章 其二
再别子与 其三
长相思·秋风清
汝宁徐使君 其九
建安体 其三
公燕诗九首 其六 伟长
送刘户部督饷湖广 其五
答右史秋怀见寄 其二
汝宁徐使君 其六
石城曲 其二
岁杪再得殿卿书却寄
哭公实 其六
明下童曲 其一
戏东张茂才
别元美 其二
蹛林歌
送子与 其五
和吴太常南楼烟雨之作
秋日 其四
幽州马客吟歌 其四
怀元美
和许右史初度村兴之作
寄殿卿
荅赠王给事
春日闻明卿之京为寄
答赠沈孟学 其二
五子诗 其二 吴明卿
铙歌 其九 将进酒
送都转运刘使君还万安有序 其一
汝宁徐使君 其七
渡滹沱
襄阳乐 其五
留子与署中
挽王中丞 其三
和题郭山人五岳游囊杂录 其五 锄
前溪歌 其五
二山人孤山吟社得菲字
送靳颍州子鲁
戏赠张茂才 其二
荅寄用晦王孙 其一
建安体 其二
和子与留别 其一
酬郭子坤感怀 其四
重别魏使君 其二
杂兴 其八
送张阃使黔中
寄元美 其一
紫骝马歌 其四
黄淡思歌 其二
雪后忆元美
和殿卿咏梅篇
怀子与
秋日村居 其一
古意寄德甫 其一
代建安从军公燕诗并引 其八 代应德琏
秋夜白雪楼赠周公瑕
宿华顶玉井楼 其二
铙歌 其十五 上邪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