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李攀龙
一片燕山紫气中,汉家城阙蓟门东。即今天子招贤地,非复当年碣石宫。
送新喻李明府伯承
尔昔红颜客蓟门,献书不报哀门孙。一朝致身青云里,座上还开北海樽。
余亦题诗郭隗台,燕山秋色对衔杯。论交共惜黄金尽,此处空悲骏马来。
可怜郢曲今亡久,下里之歌吾何有。文章稍近五千言,雅颂以还十九首。
才子新传白雪篇,江城忽借使君贤。那堪西署为郎者,多病离居卧日边。
送郑生游大梁诗
君不见黄鹄高飞未可罗,榆枋之雀奈我何。拂衣春色为黯淡,故山高卧白云多。
风尘谁识大梁行,夷门轻薄笑侯生。虚左莫言公子事,今日邯郸已罢兵。
金丹初出照人寒,瑶草千年老鹖冠。更欲清秋观渤海,那能渴病滞长安。
同元美赋得寒字
秋风华发相得,落日青山自寒。薄宦何如浊酒,故人谁在长安。
四时子夜歌 其七
郎从何处来,重袍那如水。酒无沙糖味,为他沃寒尔。
长歌行 其二
仙人揽紫芝,芳灿如芙蓉。两耳委其肩,短发以蒙茸。
侍从几玉女,导我入云中。奉我一丸药,期我于空同。
服之生羽翼,婥约变形容。顾见云中鹿,婉蜿成白龙。
寄登宗秀才茂登池亭 其二
窗中采莲舟,落日菱歌起。坐见浣沙人,红颜照秋水。
寄殿卿 其一
人情原惨淡,世路故蹉跎。意气弹冠少,风尘按剑多。
客居深雨雪,春梦远漳河。赖有西山色,犹堪载酒过。
赠殿卿
前年赐环承主恩,去年解裾辞恩门。身经畏途色不动,心知世事口不论。
自顾平生为人浅,羡君逃名我不免。自怜垂老尚凭陵,羡君混俗我不能。
有酒便呼桃叶妓,得钱即饭莲花僧。
劳别子与 其一
武林山对海门开,不枉登临酒一杯。十载故人零落尽,有谁还为度江来。
二山人孤山吟社得菲字
西陵树色滉斜晖,一片仙舟拂晖飞。三竺渐从天上落,二峰高入雨中微。
人今湖海开诗社,客自云霄奉禁闱。綵笔如花谁不羡,敢将春兴斗芳菲。
四时子夜歌 其六
荧荧斜月辉,累累清露垂。中宵不还卧,徘徊独为谁。
古诗后十九首 其十
眄眄织女星,当机理纨素。牵牛能几许,常为投杼误。
纨素欲遗谁,终日西北顾。负轭复何时,轩车岁云暮。
揽衣即河汉,踯躅不得度。
东村同殿卿送子坤赴选 其二
短褐怜君又远游,如今白璧好谁酬。座中楚客曾三献,才说连城泪已流。
寄元美 其一
我昔朝宗日,君停使者轩。并驱皆上驷,相遇复中原。
草昧时人起,风尘国士恩。别来春色满,无处不销䰟。
留别子与子相明卿元美 其一
青云如旧满燕关,病客风尘且自还。到日郡斋春酒熟,城头何限太行山。
泾州
回磴层云上,孤城返照间。人烟趋白阪,睥睨走青山。
刍粟浮泾下,旌旗度陇还。时看乘障吏,车马出萧关。
荅龚茂才
中原相望两漫漫,傲吏重弹柱漫冠。不尽青云东岳气,飞来白雪大江寒。
人今雨别千年事,君自风流二仲看。若问严陵滩上月,小清河北照渔竿。
哭子相 其三
扬子江寒月影孤,秋风吹落射阳湖。故人欲洒临江泪,湖上明珠竟有无。
题欧职方鹅山泉高斋
闻君读书处,乃在蓟山阿。水色开窗槛,泉声散薜萝。
濯缨秋雨至,把钓夕阳多。白璧浇田出,寒流没羽过。
风尘无燕息,宾客有羊何。一自从王事,空为劳者歌。
九月八日东村送元美
浊酒枯鱼自不贫,黄花况复席边新。明朝纵及龙山会,那得长逢落帽人。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589篇诗文
古意寄德甫 其二
道逢郭子坤拥妾戏柬
答许右史 其二
卢城送子与
采莲童曲 其一
送元美 其二
初度日子与过署中同赋
娇女诗 其一
再别子与 其三
谢中丞枉驾见过兼惠营草堂赀 其四
和马侍御赋得飞来双白鹤
琅琊王歌 其三
答右史于都城见卖牡丹者因忆故园之作 其二
灵隐寺同吴马二公作
醉示元美
挽王中丞 其三
别元美 其一
秋日村居 其一
冬日 其四
同皇甫缮部寒夜城南咏月
古诗后十九首 其十八
汝宁徐使君 其十
青州志成薛生重枉报别将诣元美作此为赠
录别 其六
南溪老树行
古诗后十九首 其十九
送李太守之东昌
咏古 其三
秋日 其四
乌夜啼 其一
二子诗 其一 卢次楩
和许长史筝伎篇
荅报顾中翰
上朱大司空 其一
杨山人 其一
汝宁徐使君 其六
襄阳蹋铜蹄 其三
送都转运刘使君还万安有序 其一
闻子与欲诣问诗以代柬 其一
初春 其四
寄殿卿
酬殿卿寄惠达摩渡江图
过殿卿山房咏牡丹 其二
刁斗篇
和殿卿咏梅篇
哭公实 其六
送殷正甫内翰之京 其六
留别子与子相明卿元美 其二
重别魏使君 其三
送张阃使黔中
五子诗 其四 徐子与
录别 其二
闻雁得元美兄弟书却寄
神弦歌三首 其二 道君曲
赋得雁池送许右史游梁分奈字
送李明府入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