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郡斋同元美赋得桥字

郡斋同元美赋得桥字

明代 李攀龙

山色秋停使者轺,孤城何处不萧条。请看襄子宫前水,依旧东流豫让桥。

诗人李攀龙的古诗

寄赠元美四首 其四 螺杯

明代 李攀龙

鹦䳇双飞白玉盘,金浆一泻万珠寒。故人自有相如渴,明月烦君掌上看。

五子诗 其二 吴明卿

明代 李攀龙

吴生荡涤士,明德复何早。高举凌风翮,青云漫浩浩。

良士冠带会,斗酒弄辞藻。一弹中清商,下里难为好。

知音率已稀,隐几存吾道。众言纷盈庭,胶漆各自保。

掩耳走淆乱,褰裳度潢潦。骂坐岂尽狂,流俗令人老。

陆沈金马门,怀袖谏书草。白日有弃捐,游子悲不造。

平凉

明代 李攀龙

春色萧条白日斜,平凉西北见天涯。
惟余青草王孙路,不入朱门弟子家。
宛马如云开汉苑,秦兵二月走胡沙。
欲投万里封侯笔,愧我谈经鬓有华。

毛封君

明代 李攀龙

公家安在蓟门城,出入渔阳结城行。经学并驱韩太傅,辞华脱颖赵先生。

丈人不作雄边老,令子还高秉宪名。此日衣冠看甚伟,也知黄绮负馀情。

皇太子册立入贺

明代 李攀龙

燕台依旧郁相望,玉树金茎是帝乡。凤阙双悬云五色,龙楼交映日重光。

九天气王旌旗动,三殿风清剑佩长。伏谒不违颜只尺,十年西省愧为郎。

得殿卿书兼寄张简秀才

明代 李攀龙

久客疏归计,吾徒足醉眠。风尘犹逆旅,服食岂神仙。

老母须微禄,郎官亦冗员。时名非我意,诗句众人传。

鸡肋堪谁弃,蛾眉幸自全。羁情惊岁晚,法署向秋悬。

窃笑吹竽滥,深惭抱瓮贤。青云浮世外,白眼贵游前。

流俗终违性,佯狂始入玄。所甘才太拙,敢望病相怜。

寄字存加饭,兴言问着鞭。支离如昨日,飞动异当年。

直觊亡殷社,殷忧切御筵。逐臣收佩玦,大将与兵权。

报主谋安出,和戎议已偏。乘舆空汗血,锦绣被貂蝉。

帷幄今何事,京师未晏然。乾坤多垒后,仕宦畏途边。

海岱生瑶草,朋从拾紫烟。伊余方物役,回首蓟门天。

访刘山人不值 其一

明代 李攀龙

主人三径草堂斜,稚子开门劝吃茶。自有白云看好客,不妨红叶满贫家。

白纻舞歌 其三

明代 李攀龙

春日荏苒花落英,吴姬起舞媚前楹。回身顿趾迅且轻,纤尘暗暧不及生。

投袂一转激楚成,徘徊复进为新声。二八敛手停鸣筝,中曲再变豪竹惊。

如矜若怨意未明,馀姿逸态犹纵横。妙技绝世色倾城,谁能顾盻感人情。

寄宗考功 其二

明代 李攀龙

春色还堪起,青云固可披。振缨人不病,把袂客能诗。

奏事明光殿,抡才藻镜司。稽康犹自懒,早辱巨源知。

冬日 其三

明代 李攀龙

客来堪自见,酒尽且须酤。不是南山色,贫家一事无。

初春元美席上赠茂秦得关字

明代 李攀龙

凤城杨柳又堪攀,谢朓西园未拟还。客久高吟生白发,春来归梦满青山。

明时抱病风尘下,短褐论交天地间。闻道鹿门妻子在,祗今词赋且燕关。

发长安

明代 李攀龙

此处看春色,萧条客自禁。风尘为郡过,踪迹抱关深。

不尽传经意,难言作赋心。故人多道路,薄宦有登临。

殿卿乞酒作此寄报 其一

明代 李攀龙

遥传锦札雁池来,问我看春醉几回。消渴未能常傍酒,乞君携客上平台。

铙歌 其六 战城南

明代 李攀龙

战城南,走城北,转斗不利号路侧。谓我枭骑,且行出攻。

宁为野乌食,不逐驽马徘徊蒲苇中。水深黝黝,蒲苇骜骜。

乌亦自不去,客亦自不豪。梁以集,乌子五,乌母六。

禾黍不食攫腐肉,愿为忠臣何可覆。伤子良臣,良臣诚可伤。

远道之人,枯骨何葬。

劳别子与 其二

明代 李攀龙

马卿元自汉词宗,天子同时叹不逢。总为故人邀贵客,故将车马过临邛。

重寄元美 其二

明代 李攀龙

南冠君子系京华,秋色伤心广柳车。此地由来多侠客,不知谁是鲁朱家。

寄余仲蔚

明代 李攀龙

吴门月落洞庭孤,何处扁舟钓五湖。我梦三峰秋色里,不知曾扫华山图。

四时子夜歌 其七

明代 李攀龙

郎从何处来,重袍那如水。酒无沙糖味,为他沃寒尔。

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

明代 李攀龙

青枫飒飒雨凄凄,秋色遥看入楚迷。
谁向孤舟怜逐客,白云相送大江西。

送王侍御按贵阳

明代 李攀龙

中原遥入楚天长,道出盘江古夜郎。自许铁冠冲瘴疠,兼携白笔扫风霜。

百蛮拥节开雄镇,万里登车揽大荒。莫说壮游非妙选,同时八彦避鹓行。

李攀龙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589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