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初春元美席上赠茂秦得关字

初春元美席上赠茂秦得关字

明代 李攀龙

凤城杨柳又堪攀,谢朓西园未拟还。客久高吟生白发,春来归梦满青山。

明时抱病风尘下,短褐论交天地间。闻道鹿门妻子在,祗今词赋且燕关。

诗人李攀龙的古诗

赠郑将军之铜江 其三

明代 李攀龙

白羽如林汉主分,万山遥护长官军。大铜江上门生笛,不是南征不可闻。

灵隐寺同吴马二公作

明代 李攀龙

武林台殿敞诸天,建自咸和第几年。才到上方双涧合,飞来何处一峰悬。

梵音动杂江潮转,灯影长含海日传。所以龙宫称绝胜,骊珠交映使君前。

薛子熙以青州使君聘脩郡志见枉林园寻示赠章作此荅寄

明代 李攀龙

越客风流问字年,登台把酒白云天。一毛实自河东下,双鲤兼从海上传。

彩笔乍含星野动,明珠长对雪宫悬。已看霸气前朝尽,犹说当时鲍叔贤。

和许右史初度村兴之作

明代 李攀龙

一瓢春酒望青天,谁识箕山武仲贤。我亦颍阳饮牛客,犹堪击壤共尧年。

答殿卿过饮南楼见赠 其二

明代 李攀龙

南楼雪后忆离群,湖上衔杯弄白云。也道酒如春水薄,尊前无日好无君。

重寄伯承

明代 李攀龙

桃花不似玉颜红,顾影扬蛾入汉宫。才说长门人便老,黄金无赋买春风。

送吴郎中谳狱江西 其三

明代 李攀龙

三十三峰淦水阴,中藏玉笥白云深。自从归去神仙尉,秋草茫茫不可寻。

录别

明代 李攀龙

眇眇远行客,绵绵思故乡。悲风绕车鸣,浮云立马傍。

边城苦多阴,秋气激繁霜。白日匿何时,四野一茫茫。

落木委空庭,游响拂閒房。霏霏罗帷影,明月在我床。

起视河汉流,寥寥夜未央。出亦以徘徊,入亦以彷徨。

东村同殿卿送子坤赴选 其二

明代 李攀龙

短褐怜君又远游,如今白璧好谁酬。座中楚客曾三献,才说连城泪已流。

张明府见惠榴柿 其二

明代 李攀龙

谁遣明珠掌上来,秋风吹笼石榴开。若非金谷园中树,定是河阳县里栽。

寄吴明卿 其二

明代 李攀龙

梁园高宴日纷纷,帝子风流雅好文。若使平台宾客在,已知词赋不如君。

和周公瑕猗兰篇兼呈元美

明代 李攀龙

玉指红颜拥上春,劳君一顾落梁尘。当时解赠同心句,汉省风流在几人。

早夏示殿卿 其一

明代 李攀龙

长夏园林黄鸟来,百花春酒复新开。主人把酒听黄鸟,黄鸟一声酒一杯。

题申职方五岳图

明代 李攀龙

谁将五拳石,错落余之堂。坐看素璧缠云雾,安得群峰挂屋梁。

更愁深林暝难入,岚影明灭侵衣裳。左眄欲生沧海日,右临少昊凝清霜。

扫练白沙走朔漠,回毫紫盖垂炎荒。须臾二室崚嶒出,杳然置我烟霞傍。

不闻吹笙控飞鹤,浮丘子晋俱冥茫。良工拓笔天为开,长风西逐层阴来。

中庭无人数移席,巅厓乍堕松杉摧。眼前突兀太古色,九州惨淡如浮埃。

宓牺神农未诞降,元气始判洪濛哉。大江浩浩黄河流,巨野相望悬莫秋。

异代犹探秦汉策,真形或结金银楼。凭轩忽惊去千里,青鞋竹杖胡在此。

复疑窈窕迷归路,何当税驾聊徙倚。捲帘逾添空翠寒,张镫更爱夕阳紫。

邢襄小吏困时名,知君雅意怜泥滓。

此儿行重寄明卿

明代 李攀龙

我闻南康大如斗,明卿佐理常什九。昨日中丞抗疏荐,贤声辄满朝廷口。

豫章计吏入图事,爱君未敢援以手。小臣怜才上白状,相公良久疾其首。

量移亦已从浩荡,不然径逐此儿走。谁知片言触忌讳,毕竟功名成掣肘。

丈夫失意分自当,穷来傍人人避藏。苦我折腰骨太劲,看他伏谒项能强。

纵令慢世无不可,似尔干时岂所长。莫作拂衣少年态,宦游须使及春阳。

大舒楚歌小舒舞,是处江山好断肠。王郎至今栖北海,帐前万骑绿沈枪。

岁杪放歌

明代 李攀龙

终年著书一字无,中岁学道仍狂夫。劝君高枕且自爱,劝君浊醪且自沽。

何人不说宦游乐,如君弃官复不恶。何处不说有炎凉,如君杜门复不妨。

纵然疏拙非时调,便是悠悠亦所长。

同元美赋得寒字

明代 李攀龙

秋风华发相得,落日青山自寒。薄宦何如浊酒,故人谁在长安。

咏古 其十三

明代 李攀龙

阖闾为无道,厥欲如蛇豕。荐食视上国,乃政从楚起。

昭王在草泽,群臣不复纪。使者哭秦庭,七日未得理。

入郢既已甚,丘陇行见箠。感兹告急言,誓彼同袍士。

贤臣亦多术,存亡尤独美。

青州志成薛生重枉报别将诣元美作此为赠

明代 李攀龙

于越诸生稷下来,梧宫重起读书台。薛君世业推经学,齐客家传让史才。

北海风流天上座,云门秋色镜中开。菰芦更有人相问,为道登龙御李回。

杂兴 其九

明代 李攀龙

逍遥临蓬池,言陟梁王台。还顾望大河,洪波渺悠哉。

飞雪蔽中原,北风千里来。驰驱名利途,无骏不驽骀。

精卫自微鸟,东海生尘埃。

李攀龙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589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