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李攀龙
虎臣推毂满长安,吴越当朝阃外难。君自雅歌称坐镇,人疑汉将不登坛。
江潮常借军声壮,海气遥临阵影寒。滇水一珠堪照夜,谁怜薏苡竟同看。
送金台郑参戎 其一
征南幕府百蛮遥,拟勒功名宠圣朝。此日汉家铜柱在,何如海上赤城标。
酬皇甫虞部
青阳一何丽,冉冉西南驰。言念庭中树,率已萎华滋。
昔我同心友,欢宴及良时。携手理清曲,各谓无人知。
天衢多高足,冠盖自相随。所愿不与俱,朝亲夕生疑。
含意恋明世,皓首为君期。谅兹久识察,红颜坐盛衰。
四时子夜歌 其六
荧荧斜月辉,累累清露垂。中宵不还卧,徘徊独为谁。
代建安从军公燕诗并引 其八 代应德琏
郁郁西北云,千里驱重阴。临江大耀士,方舟载浮沈。
连波响风雨,长緤纷悲吟。分曹命超距,逸气不可禁。
君子在行伍,常怀饥渴心。非不愧细微,良遇日以深。
故山何时旋,徘徊中自任。
寄顺甫
江汉秋风万里生,浮云不见鄂王城。于今楚调无人和,忆尔还高白雪情。
公燕诗九首 其四 仲宣
浮云撤重阴,流猋四座来。西临柏阳山,南望铜雀台。
回首出中原,旷然千里开。公子大置酒,弦管间行杯。
华镫吐清光,飞盖自徘徊。古人一含情,于今安在哉。
乱离常苦多,欢极令我哀。
子夜歌 其七
相怜须及时,红颜不难老。郎自行由豫,它人已相保。
灵隐寺同吴马二公作
武林台殿敞诸天,建自咸和第几年。才到上方双涧合,飞来何处一峰悬。
梵音动杂江潮转,灯影长含海日传。所以龙宫称绝胜,骊珠交映使君前。
为魏使君送黄生归楚
太守高斋客,时名岂易同。六朝相上下,五马共西东。
非土悲王粲,通家赖孔融。登临存胜迹,坐啸挹清风。
四塞黄河险,三峰日观雄。楚才元自老,郢曲本难工。
裂素题班箧,裁繻谒汉宫。归堪吞梦泽,卧合起隆中。
雨雪绨袍暗,江湖剑气空。武昌鱼正美,弹铗意何穷。
感逝示克懋
春风吹动故人情,昨夜山阳玉笛声。若使红颜偏绂冕,谁将白发老诸生。
送徐汝思 其一
天涯明日故人疏,莫向樽前叹谪居。最是孤臣偏雨露,君王不问箧中书。
汝宁徐使君 其五
水如垂瓠抱城流,西望千山入楚秋。帝谓使君终长者,褰帷不必更闽州。
张明府见惠榴柿 其一
床头春酒百花香,醉里谁知柿子黄。想道故人消渴久,秋来为摘满林霜。
送殷正甫内翰之京 其一
咸池一奏合宫成,帝自垂裳拱玉京。多少侍臣调六琯,须知共作凤凰鸣。
录别 其十
黄鹄难为群,游子常苦辛。念当从此别,中怀日以新。
清光皎明月,远望不可亲。高楼正萧条,徘徊四无人。
上有千里云,其下起飙尘。各言还故乡,握手道何因。
古诗后十九首 其四
良会属今日,弹筝倚新声。唱苦令神伤,三变不可盈。
中曲忽自置,踯躅一再行。欲因更促柱,难为听者情。
人生局一世,悠悠终何成。要路多坎坷,先秋惨其荣。
来者率如此,焉知千岁名。
录别 其一
悠悠念往路,离别从此长。何以酬明德,携手归故乡。
良时不须臾,且复各盈觞。仰视日月驰,千载互相望。
浮云难独留,游子暮彷徨。绸缪踰皓首,风波忽一方。
送皇甫别驾往开州
谢中丞枉驾见过兼惠营草堂赀 其二
车马纷纷满四邻,中丞不厌草堂贫。自从一为苍生起,高卧如君更几人。
录别 其十二
颜色无常好,春华一以零。悲风蔽地来,四顾何冥冥。
寤言怀往路,揽衣从此兴。杀气拳毛发,涕泣断为冰。
仰视河汉星,离如水中萍。景光不恋人,游子岂遑宁。
夜依牛羊宿,日驱驽马行。努力及明时,安能爱其情。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589篇诗文
二子诗 其一 卢次楩
和子与留别 其一
铙歌 其十七 远如期
石城曲 其三
地驱乐歌
铙歌 其六 战城南
青州志成薛生重枉报别将诣元美作此为赠
古诗后十九首 其十二
建安体 其一
长歌行 其二
寄宗考功 其一
赠陆膳部
留别子与子相明卿元美 其一
重别魏使君 其三
寄元美 其六
初度日子与过署中同赋
答殿卿过饮南楼见赠 其二
荅寄用晦王孙 其二
宿林泉观
寄茂秦
为周真阳题芭蕉仕女图戏呈吴明卿使君
寄怀元美
寄余仲蔚
送子相归广陵 其三
谢中丞枉驾见过兼惠营草堂赀 其四
寄元美 其一
送右史之京 其五
琅琊王歌 其六
别元美 其一
答右史秋怀见寄 其一
过严陵
和右史悼儿篇 其一
挽王中丞(八首选二)
送都转运刘使君还万安有序 其一
和聂仪部明妃曲 其二
和殿卿咏梅篇
送罗大参之任山西 其一
杂兴 其七
送右史之京 其二
得徐使君所贻王敬美见赠答寄 其二
寄题离薋园 其二
送公实还南海
席上鼓饮歌送元美 其五
和题郭山人五岳游囊杂录 其一 五岳图
五子诗 其二 吴明卿
琅琊王歌 其二
荅元美
谢中丞枉驾见过兼惠营草堂赀 其三
上朱大司空 其一
寄殿卿 其二
和子与过访平原道中值雪二首时按察楚中 其一
许殿卿郭子坤见枉林园 其一
五日和许傅湖亭宴集 其一
同元美赋得寒字
送右史之京 其一
幽州马客吟歌 其三
铙歌 其十三 雉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