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李攀龙
苕溪之水何泠泠,吴山一峰天目青。千林万壑子云亭,从他世人还解事,白头不厌太玄经。
赠郑将军之铜江 其三
白羽如林汉主分,万山遥护长官军。大铜江上门生笛,不是南征不可闻。
戏赠张茂才 其二
张郎新制合欢衾,醉拥红颜烛影深。别有洞房双玉妾,吹箫自和白头吟。
襄阳乐 其五
杨州大估客,千金作一装。谁敢攀贵德,牵坏侬衣裳。
古诗后十九首 其三
白石何历历,松柏何离离。人生天地间,一日不可知。
斗酒无常置,良会无常期。沈吟厚与薄,为乐无乃迟。
宛洛美游戏,冠带自相随。宫阙起云中,第宅罗四垂。
王侯负贵气,佳客以盛衰。君但视车马,揽策振其绥。
汝思见过林亭 其二
自买南山种秫田,几回留客瓮头眠。与君今日拚沈醉,莫笑陶家乏酒钱。
代建安从军公燕诗并引 其三 代曹子建
丈夫志万里,慷慨事四方。我后振威灵,六军乃激扬。
分旗建东岳,耀武临江湘。鸣镝控流飙,利剑捷秋霜。
长驱下淮泗,人马自生光。戈矛何参差,方舟正纵横。
何言为国雠,一举披旧疆。解徒旆言入,歌舞旋许昌。
离宫大飨士,劳赐以次行。君子念在御,赋诗垂华芳。
阁夜示茂秦 其一
相逢殊不恶,久别竟谁驩。贫病他乡老,交游古道难。
开樽山欲出,说剑雪逾寒。如此萧条色,高斋尔自看。
萧萧篇哭孙 其一
年年病里度秋风,双鬓萧萧对转蓬。今日邻家闻玉笛,不堪吹入思悲翁。
薛子熙以青州使君聘脩郡志见枉林园寻示赠章作此荅寄
越客风流问字年,登台把酒白云天。一毛实自河东下,双鲤兼从海上传。
彩笔乍含星野动,明珠长对雪宫悬。已看霸气前朝尽,犹说当时鲍叔贤。
寄伯承
才子含香满玉墀,仙郎赋就几人知。只今西省空相忆,扬马风流自一时。
五日和许傅湖亭宴集 其二
青樽临北渚,一为故人开。此事成今昔,浮云自往来。
花间携枕簟,镜里出楼台。忽就投湘赋,深知贾谊才。
答赠沈孟学 其二
海门中断出吴关,北望江流九折还。一日故人携酒处,白云千载凤凰山。
登华不注山送公瑕
鸿雁高飞木叶丹,逍遥台上一凭阑。浮云不动孤峰起,落日长临二水寒。
多病故人书未达,中原秋色醉相看。预愁匹练江南道,极目吴门驻马难。
录别 其十一
穷冬盛阴气,白日西南微。征人常早寐,皎月照我扉。
故乡千馀里,中夜起怀归。干星驾言迈,严霜裂裳衣。
独行无俦匹,谁知渴与饥。穹庐多悲风,萧萧边草衰。
身在天一隅,何得不徘徊。
和周公瑕猗兰篇兼呈元美
玉指红颜拥上春,劳君一顾落梁尘。当时解赠同心句,汉省风流在几人。
题候涛山观音寺寺徙自落迦
落迦山上古祗林,白马西来峡口深。月出尔时楼阁影,风还如是海潮音。
若非鹦鹉元能语,谁解莲花不染心。五十三员知识尽,可劳踪迹问浮沉。
石城曲 其二
珂峨同心髻,环插三子钗。种种随时变,懊恼郎君怀。
寄元美
寥落文章事,相逢白首新。微吾竟长夜,念尔和阳春。
把酒千门雪,论交四海人。即今燕市里,击筑好谁亲。
和马丈见送巡海之作
楼船遥指越王城,万里波涛按部行。门下有人惟说剑,江南何处不谈兵。
长缨我愧山东妙,铜柱君悬海外名。忽讶天台霞色起,开椷彩笔更纵横。
荅元美
萧条鹦鹉赋初成,偃蹇当年一祢生。屈指中原馀子尽,非君谁见孔融名。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589篇诗文
长歌行 其三
赋得雁池送许右史游梁分奈字
建安体 其三
赠元美
赠殿卿
赠张子含茂才
寄顺甫
戏东张茂才
长歌行 其二
蹛林歌
桃花岭
答许右史 其二
九月同殿卿登南山 其三
哭子相 其一
送张阃使黔中
荅报顾中翰
留别子与子相明卿元美 其二
为周真阳题芭蕉仕女图戏呈吴明卿使君
和梁宪使过密咏天仙宫白松 其二
四时子夜歌 其二
娇女诗 其一
将至梁园寄殿卿
挽王中丞 其三
寄元美 其四
平凉
录别 其八
青溪小姑曲
杂兴 其十
送右史之京 其三
寄元美 其一
同元美赋得寒字
和许史秋日玉函观 其二
灵隐寺同吴马二公作
寄吴明卿 其三
长松标
和子与过访平原道中值雪二首时按察楚中 其二
赠李封君兼讯长君进士
感逝示克懋
汝宁徐使君 其五
慕容家自鲁企由谷歌
酬殿卿长史夏日过饮 其四
和吴太常南楼烟雨之作
道逢郭子坤拥妾戏柬
瑶池谣
和梁宪使过密咏天仙宫白松
代建安从军公燕诗并引 其八 代应德琏
送都转运刘使君还万安有序 其一
郡斋同元美赋得明字
莫愁乐 其二
代建安从军公燕诗并引 其九 代阮元瑜
五日与殿卿游北渚 其二
关门雪望
送李明府入奏
王中丞破敌辽阳凯歌四章 其三
紫骝马歌 其四
长相思·秋风清
送元美 其二
送吴郎中谳狱江西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