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李攀龙
萧生业本儒术起,稍因读法得其指。栖息十年白鹿洞,担囊一卷青乌子。
岱宗雄蟠大海滨,衣冠气王中有人。我家松槚三千树,鞍山东望华不注。
为说干时常轗轲,独怜明主能知遇。莱芜作簿更谁群,但恨无过范史云。
釜里蠹鱼堪自见,鞭下虫蛆讵忍闻。看君才岂催科拙,请谒公门非所屑。
藩臣答诏误承恩,翻然遂就迁官列。匹马悠悠复路岐,即今失意欲何之。
同乡冢宰谙名姓,府掾郎曹伫可期。
四时子夜歌 其三
三伏天雨火,郎但笼窗坐。何处汲寒浆,金瓶井中堕。
醉示元美
拂衣不免违俗,纵酒还堪达生。偶尔故人握手,看他竖子成名。
王明君吟
我本良家子,承恩入汉宫。光彩射绮罗,语笑生春风。
君王希召幸,在远谁为通。汉宫三十六,处处种梧桐。
美女八千名,各各分当熊。黄金买颜色,丹青多益工。
宁知佳丽人,不出所图中。黄金犹粪土,丹青复何功。
颜色非可恃,粉黛故难同。因念长门赋,夙昔亦相蒙。
君王宠自娱,贱妾以和戎。岂惜贱妾去,但惜长门空。
涕泣顾长门,从此逐秋蓬。
周象贤明府明卿门人属感明卿放逐因赠明府
金马风流汉主恩,一时冠盖尽王孙。不知泽畔行吟日,那得周郎却在门。
早春寄吴使君 其四
五马遥临百粤春,汉家迁客虎符新。同时谏猎堪谁在,得领专城更几人。
答赠沈孟学 其三
西湖一片白云秋,影落孤山水上浮。君自神仙谁不见,月明同在李膺舟。
录别
眇眇远行客,绵绵思故乡。悲风绕车鸣,浮云立马傍。
边城苦多阴,秋气激繁霜。白日匿何时,四野一茫茫。
落木委空庭,游响拂閒房。霏霏罗帷影,明月在我床。
起视河汉流,寥寥夜未央。出亦以徘徊,入亦以彷徨。
酬殿卿寄惠达摩渡江图
西来遗影少林传,万里风波一苇前。今日更因阿堵妙,知君已解祖师禅。
琅琊王歌 其二
炎天五六月,挈枕逐阴凉。絺服不掩体,唤女汲寒浆。
和许史秋日玉函观 其二
青鸟翩翩锦字通,玉箫秋冷玉函宫。情知洞里如花女,共指风流许侍中。
和聂仪部明妃曲 其四
燕支山下几回春,坐使蛾眉误此身。二八汉宫含笑入,一时红粉更无人。
塞上曲四首送元美 其三
西出居庸大漠开,胡尘遥暗白登台。愁看塞上萧条色,落日秋风万里来。
发长安
此处看春色,萧条客自禁。风尘为郡过,踪迹抱关深。
不尽传经意,难言作赋心。故人多道路,薄宦有登临。
铙歌 其十三 雉子
雉子斑如此之趋跄跄,雄来蜚从雌拉沓曳水集于梁。
目以顾之,蔚蔚冥冥,艾而张罗,雉子知得奈我何。
王孙有罗以雉子,黄鹄之罗当千里。驾以南,驾以北。
朝行出遨游,暮从美人食。
薛子熙以青州使君聘脩郡志见枉林园寻示赠章作此荅寄
越客风流问字年,登台把酒白云天。一毛实自河东下,双鲤兼从海上传。
彩笔乍含星野动,明珠长对雪宫悬。已看霸气前朝尽,犹说当时鲍叔贤。
和子与过访平原道中值雪二首时按察楚中 其二
平原日映北风斜,飞雪偏随刺史车。明月更投公子邑,金门何处侍臣家。
绨袍忽自生春色,彩翰纷然拥落花。为报袁安高卧起,齐宫上客有田巴。
寄赠元美四首 其一 石耳
寒岩摘耳石崚嶒,下有波涛气郁蒸。知汝清齐常自爱,不当持供五湖僧。
送王侍御按贵阳
中原遥入楚天长,道出盘江古夜郎。自许铁冠冲瘴疠,兼携白笔扫风霜。
百蛮拥节开雄镇,万里登车揽大荒。莫说壮游非妙选,同时八彦避鹓行。
齐侠行
简书八道发明光,诏徙群豪赴光方。神武临轩耽虎视,将军秉钺郁鹰扬。
山东十二诸侯国,海滨五百义士乡。厌乱齐臣思定伯,殷忧汉使出勤王。
敌骄拟纵田单火,客愤能飞驺衍霜。彀骑人人白羽箭,民兵处处绿沈枪。
九河寒色旌旗动,岱岳秋阴鼓角长。各倚少年轻燕颔,曾经遣戍守渔阳。
一匡九合岂受赐,排难解纷不可当。往岁潢池先陷阵,三时大战银冶场。
功名未致有庄贾,肝胆欲倾无孟尝。天子只今顾西北,男儿侠骨埋边疆。
汝宁徐使君 其七
高盖崚嶒驾楚云,骖驔五马五花文。汉庭此日推经术,可是寻常作使君。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589篇诗文
送李太守之东昌
题潘廷尉留馀堂
神弦歌三首 其三 圣郎曲
关门雪望
录别 其三
留别子与子相明卿元美 其一
青溪小姑曲
与子与游灵隐寺吴马诸公同赋
再答元美 其二
铙歌 其十二 有所思
求志园
夏日袭生过白泉精舍索赠
子夜歌 其九
重寄元美 其二
秋前夜过昆山寄仲蔚时元美兄弟俱就徵车
送张阃使黔中
襄阳蹋铜蹄 其四
阁夜示茂秦 其二
元美起家按察河南寄促之官
紫骝马歌 其一
咏古 其九
古诗后十九首 其十五
子夜歌 其七
寄元美 其六
寄赠元美四首 其三 藤障子
山斋牡丹 其一
四时子夜歌 其二
与刘宪使过子与大佛寺
岁杪再得殿卿书却寄
黄督
殿卿示乐府序小诗报
古诗后十九首 其十四
重送许永宁 其一
录别 其二
寄慰元美 其一
录别 其十
铙歌 其十六 临高台
咏古 其十二
铙歌 其八 上陵
送右史之京 其一
东村同殿卿送子坤赴选 其三
录别 其五
录别 其十二
寄元美
送右史之京 其三
代建安从军公燕诗并引 其九 代阮元瑜
明下童曲 其二
录别 其六
汝宁徐使君 其四
琅琊王歌 其五
子与以服散卧病因赋姬人怨服散三章戏赠 其三
送吴郎中谳狱江西 其三
估客乐 其二
公燕诗九首 其四 仲宣
秋日寄怀元美兼呈吴徐二使君
刁斗篇
酬殿卿长史夏日过饮 其四
得殿卿书兼寄张简秀才
闻子与欲诣问诗以代柬 其一
送殷正甫内翰之京 其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