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梅尧臣
和端式上人十咏 其三 寒溪石
翠耸寒溪上,半隐寒松下。水鸟立棱角,渊鱼游穴罅。
寻常置庭槛,琐细不知价。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 其三十三 庖烟
羃历庖烟出綵油,欲通云雾未能周。湿薪烧尽日停午,试问霏霏何处浮。
醉中留别永叔子履
余令之会稽新昌
和蔡仲谋苦热
咏宋中道宅棕榈
和潘叔治题刘道士房画薛稷六鹤图六首 其一 啄食
穷年见俛啄,但有饥乏意。虽存玉山禾,不入丹青喙。
因思方朔嘲,此岂优谐类。
游水帘岩
与诸友普明院亭纳凉分题
赠陈孝子庸
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 其十一 登太室中峰
日夕望苍崖,崭崭在天外。及来步其巅,下见河如带。
半壁云树昏,山根已霶霈。
寄滁州欧阳永叔
寄题洪州李氏涵虚阁
次韵和王道损风雨戏寄
送吕冲之司谏使北
玉汝遗橄榄
依韵武平忆玉晨观
赠太子太傅王尚书挽词二首 其一
周原开陇隧,卤部葬名臣。北极履声绝,东朝车迹湮。
藏舟移夜壑,栖鵩去承尘。共看刘宽墓,碑阴几许人。
送黄生
和正仲再和罢饮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569篇诗文
宣州杂诗二十首 其八
咏双杏子其核亦然
张太素之邠幕
永济仓书事
惜春三首
依韵和张中乐寺丞见赠
饮刘原甫舍人家同江邻几陈和叔学士观白鹇孔
雨中移竹
师厚与胥氏妇来奠其姑
种胡麻
隐静山怀贤师自持柏栽二十本种於会庆堂
闻欧阳永叔谪夷陵
依韵和行之都官芭蕉诗
依韵和吴正仲闻重梅已开见招
欲雪复晴
依韵和孙浦二都官展墓由大明精舍而归 其二
十一月七日雪中闻宋中道与其内祥源观烧香
朱武太傅通判常州兼寄胡武平
和吴冲卿学士石屏
和昙颖师四明十题·丹山洞
再依韵
愿嚏
依韵和永叔内翰酬寄杨州刘原甫舍人
李仲求寄建溪洪井茶七品云愈少愈佳未知尝何如耳因条而答之
元日朝
咏象韩子华邀赋
薛简肃夫人挽词四首 其三
翠羽辞
一日曲
和韩仲文西斋閒夜有怀道损舅及予
雨燕
刁景纯将之海陵与二三子送于都门外遂宿舟中明日留馔脍
九月二日梦后寄裴如晦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 其八 三月九日迎驾
次韵和王尚书答赠宣城花木瓜十韵
招隐堂寄题乐郎中
效阮步兵一日复一日 其二
送红梅行之有诗和依其韵和
子聪惠书备言行路及游王屋物趣因以答
观韩玉汝胡人贡奉图
依韵许主客北楼夜会
和宋次道答弟中道寄怀
效阮步兵一日复一日 其一
依韵朱学士廉叔忆颖川西湖春色寄献尚书晏公
桓妒妻
梦后寄欧阳永叔
滕学士九华山书堂
西禅院竹
与蒋秘别二十六年田棐二十年罗拯十年始见之
题刘道士奉真亭
咏严子陵
汝坟贫女
嘲江翁还接篱
坐睡依韵和持国
正月二十四日同江邻几韩持国过师商庙
云间月
张尧夫寺丞改葬挽词
送杨辩青州司理
又平律一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