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梅尧臣
次韵和吴冲卿伤何济川
东城送运判马察院
张仲通追赋洛中杂题和尝历览者六章其三潜溪
咏苏子美庭中千叶菊树子
送崔秀才 其一
晨风无定巢,远寄鹪鹩枝。天寒鼓翼健,粒食宁所窥。
大泽多群羽,翱翔各有时。今子振衣去,焉能久迍羁。
送王正仲长
汴渠溯复沿,自可见迟速。来时迟有粮,去恨速无谷。
有粮安计程,无谷不遑宿。霜高万物枯,源水缩溪谷。
黄流半泥沙,势浅见蹙澳。千里东归船,何日下清渎。
澹澹风雨寒,长汀嚎雁鹜。将投孤戍远,四顾危樯独。
强语慰妻孥,多虞赖僮仆。到家秫已收,缀树橘始熟。
折腰无惭陶,怀遗焉愧陆。我方羡子行,送望不移目。
赴刁景纯招作将进酒呈同会
日光如镕金,涌上沧海流。一沧复一沧,铸出万古愁。
大炉石破碎,世事安得休。明月只照夜,时时如屈钩。
常娥与玉兔,捣药何所瘳。大患不自治,更被虾蟆偷。
我思天地间,二物最取尤。措置尚若此,细故曷用忧。
著书欲传道,未必如孔丘。当时及后代,见薄彼耽周。
功名信难立,德行徒自脩。劳劳于我生,蒂挂同赘疣。
不如听邻笛,就其举杯瓯。笛不烦教养,酒不烦取求。
从今醉至春,从夏醉至秋。勿禁鸡㹠鱼,间荐鹑雁鸠。
况多南方物,咸腥美咽喉。计较无以过,试共阮籍谋。
依韵诸公寻灵济重台梅
依韵和永叔同游上林院後亭见樱桃花悉已披谢
昨於发运马御史求海味马已归阙吴正仲忽分饷
与仲文子华陪观新水磑
永叔请赋车螯
十一月七日雪中闻宋中道与其内祥源观烧香
守宫
逢牧
国马一何多,来牧郊甸初。大群几百杂,小群数十驱。或聚如斗蚁,或散如惊乌。或践麦无根,或啮树无肤。牧卒殊不顾,抱鞭入民墟。欲酒与之饮,欲食与之餔。日暮卒醉饱,枕鞭当路隅。茫茫非其土,谁念有官租。
苏祠部通判洪州
飞鹢去江西,秋飙满桂旗。芦洲花白处,枫岸叶丹时。
沙鸟看来没,云山爱后移。高才属滕阁,家擅子卿诗。
咏欧阳永叔文石砚屏二首
永叔进道堂夜话
题姑苏邵氏园居
过鸣雁城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569篇诗文
重送宋中道
再送蒙寺丞赴郢州
咏王宗说园黄木芙蓉
王几道罢磁州遗澄泥古瓦二砚
送韩玉汝太傅
桓妒妻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 其二十七 雨后
晨起裴吴二直讲过门云凤阁韩舍人物故作五章以哭之 其四
依韵和希深立春后祀风伯雨师毕过午桥庄
玉汝赠永与冰蜜梨十颗
五月五日
舟中遇雪
再别仲仪
送李节推挈内归宁池阳并李察推往南康军嫁妹二君同行
诸韩来会别
子聪惠书备言行路及游王屋物趣因以答
稚子获雀雏
赠太子太傅王尚书挽词二首 其一
玉麈尾寄傅尉越石联句
答裴如晦
永州守王公慥寄九岩亭记云此地疑是柳子厚所
依韵和永叔澄心堂纸答刘原甫
依韵武平忆玉晨观
李审言遗酒
和资政侍郎湖亭杂咏绝句十首 其三 渔潭
书谢师厚至
重送曾子固
玉汝遗橄榄
宣州杂诗二十首 其十
张尧夫寺丞改葬挽词三首 其一
方在许昌幕内弟滁州谢判官有书邀余诗送近闻欧阳永叔移守此郡为我 ...
张修赴威胜军判官
留题开元寺仙上人平云阁
陪淮南转运魏兵部游颖州女郎台寺
送王判官之江阴军幕
惜春三首
依韵和吴正仲闻重梅已开见招
春日游龙门山寺
吴资政挽词二首 其二
四月十三日唐店寄钱推官
依韵和
咏刘仲更泽州园中丑石
夜听邻家唱
依韵和载阳登广福寺阁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其四
滕学士九华山书堂
大水后城中坏庐舍千馀作诗自咎
依韵和正仲寄酒因戏之
杂言送王无咎及第後授江都尉先归建昌
颖公遗碧霄峰茗
送阎仲孚郎中南游山水
元忠示胡人下程图
雷秘校入阙拟官时将登舟过辇下
依韵和张中乐寺丞见赠
梦登河汉
夜行忆山中
云中发江宁浦至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