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梅尧臣
春晴对月
云扫鱼鳞静,天开桂魄清。梨花监中色,杜宇昼时声。寥落将寒食,羁离念故京。都无惜春意,樽酒为谁倾。
次韵和王尚书答赠宣城花木瓜十韵
百果各甘酸,或由人所植。木瓜闻卫诗,赠好非玉色。
投此琼玖报,盖重车马饰。贵贱今既殊,凌纸字翕赩。
一一如明珠,自得见安格。复何备国风,庶亦见王泽。
捧之为重赐,诵已乃忘食。幸资药品用,少助宣调力。
南土加文章,中州异肥瘠。公将和鼎餗,微意愿寻绎。
闻学士院试含桃荐寝庙诗拟作
悼亡三首
结发为夫妇,于今十七年。相看犹不足,何况是长捐!我鬓已多白,此身宁久全?终当与同穴,未死泪涟涟。
每出身如梦,逢人强意多。归来仍寂寞,欲语向谁何?窗冷孤萤入,宵长一雁过。世间无最苦,精爽此销磨。
从来有修短,岂敢问苍天?见尽人间妇,无如美且贤。譬令愚者寿,何不假其年?忍此连城宝,沉埋向九泉!
依韵和孙浦二都官展墓由大明精舍而归 其二
拜垄忽生寒食心,应缘春入感啼禽。泪沾宿草根仍冻,马立荒沙迹已深。
野老辍耕风料峭,山房开昼日阴森。归鞍却望原头路,羃历轻烟物景沉。
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 其十五 牧笛
牧人乐下牧,背骑吹短笛。声穿吴云低,韵入楚梅的。
谁嗟苦调急,自与幽意寂。应同尧时民,歌将土壤击。
游园晚归马上希深命赋
故原有战卒死而复苏来说当时事
依韵王司封宝臣答卷
村豪
送黄生
登乾明院碧藓亭
馀喘不苟尽,顺俗来饭僧。东岭有上方,脩竹蔽觚棱。
下有苍石案,旁挂孤蔓藤。系累向尘世,更住殊未能。
寄桂州张谏议和永叔
田家屋上壶
脩蔓屋头缀,大壶檐外垂。霜乾叶犹苦,风断根未移。
收挂烟突近,开充酒具迟。贱生无所用,会有千金时。
早至颖上县
大水后城中坏庐舍千馀作诗自咎
不如无道国,而水冒城郭。岂敢问天灾,但惭为政恶。
湍回万瓦裂,槎向千林阁。独此怀百忧,思归卧云壑。
南邻萧寺丞夜话
忆昨偶相亲,相亲如旧友。虽言我巷殊,正住君家后。
壁里射灯光,篱根分井口。来邀食有鱼,屡过贫无酒。
明日定徂征,聊兹酌升斗。宵长莫惜醉,路远空回首。
送谢师厚太博通判汾州
频官吴越馆粳稻,况住南阳多水田。况登太行入汾曲,正穫
送王正仲长
汴渠溯复沿,自可见迟速。来时迟有粮,去恨速无谷。
有粮安计程,无谷不遑宿。霜高万物枯,源水缩溪谷。
黄流半泥沙,势浅见蹙澳。千里东归船,何日下清渎。
澹澹风雨寒,长汀嚎雁鹜。将投孤戍远,四顾危樯独。
强语慰妻孥,多虞赖僮仆。到家秫已收,缀树橘始熟。
折腰无惭陶,怀遗焉愧陆。我方羡子行,送望不移目。
送何遁山人归蜀
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远壑杜鹃响,前山蜀客归。
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569篇诗文
五月七日见卖瓠者
和永叔六篇其三看花呈子华内翰
隐真亭
邵考功遗鲚鱼及鲚酱
重送祖择之北使
守宫
张尧夫寺丞改葬挽词三首 其三
缑山子晋祠
送顾中舍赴德顺军
早行道中相逢
送吕冲之司谏使北
闻宣叔挺之围棋
月下怀裴如晦宋中道
薛简肃夫人挽词四首 其三
和欧阳永叔啼鸟十八韵
依韵和通判二月十五日雨中
雨还
四月十三日唐店寄钱推官
咏扇
和永叔六篇 其六 啼鸟
李庭老许遗结丝勒帛
依韵和张中乐寺丞见赠
次韵和酬刁景纯春雪戏意
杂言送当世待制知杨州
和韩仲文西斋閒夜有怀道损舅及予
依韵和行之都官芭蕉诗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 其八 三月九日迎驾
依韵和永叔见寄
陶者
拟玉台体七首 其三 雨中归
坐睡依韵和持国
修真观李道士年老贫饿无所依忽缢死因为诗以
走笔送王琪
河阳秋夕梦与永叔游嵩避雨於峻极院赋诗及觉
依韵吴正仲广德路中见寄
仲春同师直至垅山雪中宿穰亭
元日合门拜表遇雪呈永叔
山茶花树子赠李廷老
依韵和载阳郊外
有睹十一月七日
依韵和集英殿秋宴
与二弟过溪至广教兰若
赠太子太傅王尚书挽词二首
王德言自后圃来问疾且曰圃甚芜何不治因答
蔡河阻浅
叔治遗草虫枕屏
再至洛中寒食
夜行忆山中
正仲往灵济庙观重台梅
诸韩来会别
张仲通追赋洛中杂题和尝历览者六章其二洛州
得陈天常屯田双筇竹二枚
中伏日永叔遗冰
书哀
杂诗绝句十七首 其十七
醉和范景仁赋子华东轩树次其韵
七月十六日赴庾直有怀
再依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