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梅尧臣
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远壑杜鹃响,前山蜀客归。
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
书哀
杂言送王无咎及第後授江都尉先归建昌
八月九日晨兴如厕有鸦啄蛆
张修赴威胜军判官
寄岳州孙屯田
饮刘原甫舍人家同江邻几陈和叔学士观白鹇孔
悼亡三首
结发为夫妇,于今十七年。相看犹不足,何况是长捐!我鬓已多白,此身宁久全?终当与同穴,未死泪涟涟。
每出身如梦,逢人强意多。归来仍寂寞,欲语向谁何?窗冷孤萤入,宵长一雁过。世间无最苦,精爽此销磨。
从来有修短,岂敢问苍天?见尽人间妇,无如美且贤。譬令愚者寿,何不假其年?忍此连城宝,沉埋向九泉!
咏欧阳永叔文石砚屏二首
鲁山山行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永济仓书事
送怀州张从事仲宾
和端式上人十咏 其三 寒溪石
翠耸寒溪上,半隐寒松下。水鸟立棱角,渊鱼游穴罅。
寻常置庭槛,琐细不知价。
和吴冲卿学士省中植菊
园果已熟实未坠,野卉已老叶未瘁。
菊丛是时方发荣,潭上篱边俱有为。一从潭岛辅长年,一自篱根图暂醉。
今将移近省中兰,壅培早与陶潜异。黄土肥浓沃井泉,朱栏屈曲侵阶地。
劲风不到何动摇,清露能沾谁著意。看看重九各登高,金蕊满头无所忌。
及此频邀同舍欢,向来莫羡钟繇赐。我家蓬藋不足云,强对嘉章颜起愧。
梨花忆
依韵四和正仲
寄题徐都官新居假山
送李节推挈内归宁池阳并李察推往南康军嫁妹二君同行
江上双画舸,风帆或先后。晚共泊芦洲,欣同幕中友。
一过长风沙,一住贵池口。当时骢马客,今是凭熊守。
每怜诸女贤,与婿来为寿。上去至南康,嫁妹事箕帚。
不畏杨澜险,不为庐峰秀。二君情义著,我送何须酒。
醉翁吟
杜和州寄新醅吴正仲云家有海鲜约予携往就酌
淮南寄我玉醅酒,白蚶海月君家有。欲持就味明日期,穷羹易覆已反手。从事开筵不可辞,燕脂秀脸罗前後。长颈善讴须剩讴,只恐老来欢意休。
潘歙州怪予遂行与黄君同路黄先游浙矣依韵酬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569篇诗文
斫脍怀永叔
和永叔六篇其三看花呈子华内翰
哭谢公仪学士
送杨辩青州司理
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 其十五 牧笛
与用文师
和杨直讲夹竹花图
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 其三 二室道
隐静山怀贤师自持柏栽二十本种於会庆堂
和杨子聪会董尉家
送毕甥之临邛主簿杂言
宣州杂诗二十首 其十
袁大监挽词三首
和普公赋东园十题 其九 紫竹
张侍郎中隐堂
石兰
雨燕
依韵自和送诗寄潘歛州
依韵和杜相公谢蔡君谟寄茶
张太素之邠幕
与道损仲文子华陪泛西湖
水荭
和颖上人南徐十咏其六季子庙
阻风宿大信口
和颖上人南徐十咏其九甘露寺
依韵和永叔澄心堂纸答刘原甫
汝坟贫女
留题开元寺仙上人平云阁
依韵朱学士廉叔忆颖川西湖春色寄献尚书晏公
陪淮南转运魏兵部游颖州女郎台寺
泊昭亭山下得亭字
哀国子黄助教
秋风篇
青龙海上观潮
送刘推官贡甫赴汝州
与仲文子华陪观新水磑
再送蒙寺丞赴郢州
忆吴松江晚泊
语鸩
和潘叔治题刘道士房画薛稷六鹤图六首 其一 啄食
东城送运判马察院
戊子三月二十一日殇小女称称三首
守宫
和石昌言学士官舍十题 其十 兰
和昙颖师四明十题 其三 含珠林
故原有战卒死而复苏来说当时事
惜春三首
重送宋中道
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 其五 玉女窗
观拽龙舟怀裴宋韩李
和颖上人南徐十咏 其一 铁瓮城
禽言四首其一子规
元日合门拜表遇雪呈永叔
送谢师厚太博通判汾州
西禅院竹
依韵和孙浦二都官展墓由大明精舍而归 其二
胡公疏示祖择之卢氏石诗和之
余居御桥南夜闻妖鸟鸣效昌黍体
书谢师厚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