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梅尧臣
和端式上人十咏 其三 寒溪石
翠耸寒溪上,半隐寒松下。水鸟立棱角,渊鱼游穴罅。
寻常置庭槛,琐细不知价。
杂诗绝句十七首 其七
岸傍草树密,往往不知名。其间有啼鸟,似与船相迎。
送阎仲孚郎中南游山水
蜀山难于上青天,闻之李白为旧传。蜀客往返曾又然,奇峰又与三峡连。
巫阳神女暮为雨,飞入楚台王梦旃。相如杨雄不道此,宋玉景差其赋偏。
西州才子邯郸守,怀章往代尚踰年。家住岷峨多北宦,乘闲因借下江船。
未浮洞庭沅湘去,还探禹穴希马迁。春申楼观已不见,子胥怒涛犹满川。
钱塘太守同乡里,一见君来颜已喜。甘馔香脆与君游,诗贮箧囊携不起。
浣沙溪头西子家,自寻锦石菖蒲花。扫归成都与士誇,君平曾已悟星槎。
张侍郎中隐堂
隐浅挺之平甫来饮
至第四铺二首
元政上人游终南
依韵和永叔内翰酬寄杨州刘原甫舍人
考试毕登铨楼
留题希深美桧亭
幽深有佳趣,曾不减林泉。众绿经新雨,残红堕夕烟。
栽萱北堂近,梦草故池连。乘月时来往,清歌思浩然。
欲雪复晴
和赵员外良佐赵韩王故宅
答中道小疾见寄
嵇康性弥懒,曾不废养生。子姑当妙年,何乃劳其精。
老聃有至论,身孰亲于名。诗本道情性,不须大厥声。
方闻理平淡,昏晓在渊明。寝欲来于梦,食欲来于羹。
渊明傥有灵,为子气不平。其人实傲佚,不喜子缠萦。
吾今敢告子,幸愿少适情。时能与子饮,莫惜倒瓶罂。
依韵和永叔同游上林院後亭见樱桃花悉已披谢
新霜感
观王介夫蒙亭记因记
吾年将五十,尚未暇读易。一闻蒙亭说,乃见适所适。
维时明进退,岂不在泉石。野服制升越,山庖盛鸡蹠。
床头龙唇琴,案上科斗籍。风物稍佳时,把酒会三益。
况以兄为郎,仕也人岂迫。垂之爱之深,自匪逢时客。
对雪忆往岁钱塘西湖访林逋三首
依韵和仲源暮冬见寄
醉和范景仁赋子华东轩树次其韵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 其二十七 雨后
新晴殿閤晓,初日雾烟中。柳重宫腰弱,花肥粉颊丰。
渥恩君自厚,藜藿我才充。草木欣欣发,谁知造化功。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569篇诗文
正仲往灵济庙观重台梅
水荭
和蔡仲谋苦热
寄题沈比部朱州齐云楼
南邻萧寺丞夜话
酒病自责呈马施二公
答韩三子华韩五持国韩六玉汝见赠述诗
村豪
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 其十一 登太室中峰
送臧尉
李廷臣
与用文师
送余中舍知汉州德阳
送李节推挈内归宁池阳并李察推往南康军嫁妹二君同行
游水帘岩
饮刘原甫舍人家同江邻几陈和叔学士观白鹇孔
吴资政挽词二首 其二
种胡麻
张尧夫寺丞改葬挽词
舟次朱家曲寄许下故人
和寿州宋待制九题 其七 齐云亭
赠太子太傅王尚书挽词二首
张仲通追赋洛中杂题和尝历览者六章其五大字
赠京西陈郎中
淮南遇梵才吉上人因悼谢南阳畴昔之游
正阳驿舍梦郑并州寄书开之即三山图也
贷米于如晦
颍上得鲤鱼为脍怀馀姚谢师厚
与正仲屯田游广教寺
张仲通追赋洛中杂题和尝历览者六章其四石楼
仲春同师直至垅山雪中宿穰亭
依韵和原甫对月见邀不至
道中谢晏相公寄酒
廨後木芙蓉
问洛上王宰访商山青竹鞭
闻欧阳永叔谪夷陵
昨於发运马御史求海味马已归阙吴正仲忽分饷
咏严子陵
糟淮鲌
深夏忽见柰树上犹存一颗实
送顾中舍赴德顺军
依韵和韩子华陪王舅道损宴集
朱桵
书谢师厚至
张仲通追赋洛中杂题和尝历览者六章 其三 潜溪
舟中遇雪
洛阳牡丹
次韵和永叔石枕与笛竹簟
运使刘察院因按历归西京拜省
得山雨
依韵和载阳登广福寺阁
张仲通追赋洛中杂题和尝历览者六章其二洛州
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 其八 袯襫
梦后寄欧阳永叔
铜坑
愿嚏
八月九日晨兴如厕有鸦啄蛆
送怀州张从事仲宾
重送李逢原归苏州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