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梅尧臣
山为骊龙蟠,谷作骊龙腮。珠树存其间,谁采明月来。
何须循海隅,笑蚌未成胎。
元日朝
张太素之邠幕
至灵壁镇于许供奉处得杜挺之书及诗
去冬过寻历阳守,江沙半遮当利口。口头沙蹙浪如山,浦溆排舟鱼贯柳。
却畏浪高难苦留,闻解符来时不久。平明挂席入扬州,主人酿成百斛酒。
酒上玉蛆如笑花,一日倒空罂与缶。主人亦欲君旧友,请我迟君同此首。
清明君果渡江至,与君继舳曾无负。过淮风紧到洪泽,使人助我如臂肘。
暮春溯汴汴流涩,自假轻航去如走。千忧万阻经灵壁,留书津吏情何厚。
副之佳句二十言,文昌光芒夜侵斗。平时相恤以此稀,缓急求之更难有。
风牵月挽望符离,水馆野亭能驻不。葛巾轻服约登步,葱
和端式上人十咏 其三 寒溪石
翠耸寒溪上,半隐寒松下。水鸟立棱角,渊鱼游穴罅。
寻常置庭槛,琐细不知价。
依韵奉和永叔感兴五首
桓妒妻
奉和寄宣州广教文鉴师
雨燕
蔡河阻浅
陆乏百钧驼,水假孤艇进。颍苦湾滩长,曲折剧篆印。
蔡方阻浅涸,寸步出悭吝。胶舟看在前,暗碛疑难慎。
谁能使奡荡,空自思禹浚。丈夫少壮时,必在驰驵骏。
西禅院竹
古寺带脩冈,青葱万竿玉。春梢长旧林,夏雨湿新绿。
幽禽啸呼杂,晚照阴晴续。解带欲忘归,壶觞欢自足。
依韵和永叔内翰酬寄杨州刘原甫舍人
和寿州宋待制九题 其三 白莲堂
蟋蟀在秋堂,芙蕖出深水。浩露同一色,澄澈寒鉴里。
佳人耻施朱,欲与天真比。沙鸟闲且都,谁将拟公子。
次韵和表臣惠符离去岁重酝酒时与杜挺之李宣
送田遵古秀才
蹊。既见游子发,登舟傍寒溪。沿江抵海澨,行陆至胶西。
入门喜在颜,上堂拜阿㜷。四邻持壶酒,鸡蹠间豚蹄。
亲戚庆问毕,诗书速整齐。即有求贤诏,与子不久睽。
咏象韩子华邀赋
依韵和原甫对月见邀不至
和韩仲文西斋閒夜有怀道损舅及予
冬日每苦短,方爱夜漏永。积云寒拥斋,徘徊延月影。
独能怀亲友,出门见参井。是时发清咏,笔若天骥骋。
依韵和永叔澄心堂纸答刘原甫
梦后寄欧阳永叔
暝
杳杳钟初发,昏昏户闭时。巢禽投树尽,疲马入城迟。
醉唱眠茅屋,晓光透槿篱。荷锄休带月,亭长竖毛眉。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569篇诗文
宿安上人
问洛上王宰访商山青竹鞭
田家屋上壶
师厚与胥氏妇来奠其姑
九月十八日山中见杜鹃花复开
送红梅行之有诗和依其韵和
四月十三日唐店寄钱推官
和赵员外良佐赵韩王故宅
次韵和王道损风雨戏寄
李廷臣
韩子华约游园上马後雨作遂归
送谢师厚太博通判汾州
运使刘察院因按历归西京拜省
过鸣雁城
和原甫同邻几过相国寺净土院因观杨惠之塑吴道子画听越僧琴闽僧写 ...
重送李逢原归苏州
依韵和仲源暮冬见寄
河阳秋夕梦与永叔游嵩避雨於峻极院赋诗及觉
张尧夫寺丞改葬挽词三首 其三
愿嚏
赠仆射侍中刘相公挽词三首
江邻几寄羊羓
依韵和永叔内翰西斋手植菊月过节始开偶书见
王原叔内翰宅观山水图
依韵和吴正仲闻重梅已开见招
得王介甫常州书
同蔡君谟江邻几观宋中道书画
依韵和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 其三十六 明月
依韵李密学合流河口见怀
送董传
游园晚归马上希深命赋
谕乌
再送蒙寺丞赴郢州
戊子三月二十一日殇小女称称三首
僧可真东归因谒范苏州
邵考功遗鲚鱼及鲚酱
昭信淮上
闻宣叔挺之围棋
赠琴僧知白
留别乐和之
送怀州张从事仲宾
中伏日永叔遗冰
南邻萧寺丞夜话别
张仲通追赋洛中杂题和尝历览者六章其二洛州
和永叔六篇其三看花呈子华内翰
续永叔归田乐秋冬二首
夜与原甫江家步归
张圣民席上赋红梅
欲雪复晴
遇画工来嵩
野鸽
和吴冲卿学士石屏
正仲见赠依韵和答
重送祖择之北使
十三日雪后晚过天汉桥堤上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