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梅尧臣
蟋蟀在秋堂,芙蕖出深水。浩露同一色,澄澈寒鉴里。
佳人耻施朱,欲与天真比。沙鸟闲且都,谁将拟公子。
拟陶体三首 其三 目释
我居元首间,分并日月光。左右各照曜,盲一岂相妨。
尚恐有所翳,独见不能强。嗟尔手与足,何为欲竞伤。
捉驰自有职,勿使心悲凉。
依韵和刘原甫舍人扬州五题 蒙谷
茗园葱茜与山笼,一夜惊雷发旧丛。五马留连未能去,土囊深处路微通。
依韵和唐彦猷华亭十咏 其七 华亭谷
断岸三百里,萦带松江流。深非桃花源,自有渔者舟。
闲意见水鸟,日共泛觥筹。何当骑鲸鱼,一去几千秋。
送曾子固苏轼
屈宋出于楚,王马出于蜀。荀杨亦二国,自接大儒躅。
各去百数年,高下非近局。钩陈豹尾科,登俊何炳缛。
楚蜀得曾苏,超然皆绝足。父子兄弟间,光辉自联属。
古何相辽阔,今何相迩续。朝廷有巨公,讲索无遗录。
正如唐虞时,元凯同启沃。何言五百载,此论不可告。
二君从兹归,名价同惊俗。
陶者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其四
李庭老许遗结丝勒帛
涂山
依韵和乌程李著作四首 县署西园
春入西园何苦誇,我曾狂醉洛城花。如今老大都无兴,独坐晴轩看落霞。
读司马季主传赠何山人
江邻几寄羊羓
子聪惠书备言行路及游王屋物趣因以答
咏严子陵
和普公赋东园十题 其九 紫竹
西南产脩竹,色异东筠绿。裁箫映檀唇,引枝宜凤宿。
移从几千里,不改生幽谷。
书谢师厚至
尔来器尔姑,清泪滴尘几。一闻在目言,不谓今则死。
而犹意远行,所念当至止。秋风忽助嚎,万木欲摧毁。
寄岳州孙屯田
别钟京
我怜钟氏子,冒雨为求文。暂以经兹迈,与之书所闻。
野鸥窥笔砚,舟子采蒿芹。况有新炊饭,箪浆可送君。
招隐堂寄题乐郎中
将行赛昭亭祠喜雨
未生潭上云,空望山中雨。湛湛陈桂樽,坎坎奏鼍鼓。
萧萧灵风来,蹲蹲祝郎舞。莫言春作迟,但念寒滩阻。
何当发泉源,绿水浸沙渚。不与农者期,自将舟人语。
定作榜歌行,暮投丹湖浦。瞻祠草树失,认岭烟霞吐。
平吞东南吴,远带西北楚。川泽见坡陁,龙蛇蹙鳞膂。
人经兴寤叹,事往成前古。考碑何验今,涂马立空庑。
余知骨相贫,岂敢望冥许。愿乘溪流深,滂沛随彻俎。
和张民朝谒建隆寺二次用写望试笔韵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569篇诗文
张仲通追赋洛中杂题和尝历览者六章 其三 潜溪
咏扇
咏宋中道宅棕榈
谢鹇和公仪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 其十八 赐酒
送梵才吉上人归天台
仲春同师直至垅山雪中宿穰亭
和昙颖师四明十题 其三 含珠林
赠太子太傅王尚书挽词二首 其一
泊昭亭山下得亭字
陪淮南转运魏兵部游颖州女郎台寺
李仲求寄建溪洪井茶七品云愈少愈佳未知尝何如耳因条而答之
杂诗绝句十七首
雨还
翠羽辞
效阮步兵一日复一日 其二
再依韵
禽言四首 其四 竹鸡
与正仲屯田游广教寺
石兰
赠琴僧知白
欲晚访韩持国忽道损见过不克往持国示诗因答
次韵和吴冲卿伤何济川
袁大监挽词三首
寄滁州欧阳永叔
次韵和司马学士虑囚
再寄歙州潘伯恭
依韵和永叔澄心堂纸答刘原甫
道中谢晏相公寄酒
戊子三月二十一日殇小女称称三首
犬
依韵四和正仲
拟宋之问春日剪綵花应制
再送蒙寺丞赴郢州
十月三日相公花下小饮赋四题·残菊
再送正仲
正仲往灵济庙观重台梅
颍水费公渡观饮牛人
次韵和王尚书答赠宣城花木瓜十韵
早至颖上县
张仲通追赋洛中杂题和尝历览者六章其六蕲竹
醉中和王平甫
依韵吴正仲广德路中见寄
有睹十一月七日
依韵和杜相公谢蔡君谟寄茶
阻风宿大信口
欲雪复晴
永济仓书事
辩疑赠献甫
闻学士院试含桃荐寝庙诗拟作
和欧阳永叔啼鸟十八韵
廨後木芙蓉
潘歙州怪予遂行与黄君同路黄先游浙矣依韵酬
和端式上人十咏 其三 寒溪石
与仲文子华陪观新水硙
和赵员外良佐赵韩王故宅
与道损仲文子华陪泛西湖
至和元年四月二十日夜梦蔡紫微君谟同在阁下
雍丘遇雨
刁景纯将之海陵与二三子送于都门外遂宿舟中明日留馔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