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梅尧臣
依韵和永叔见寄
不知梦
重送周都官
咏扇
走笔送王琪
夜与原甫江家步归
泰州王学士寄车螯蛤蜊
斫脍怀永叔
游隐静山
正仲答云鲎酱乃是毛鱼耳走笔戏之
依韵和韩子华陪王舅道损宴集
新霜感
答宋学士次道寄澄心堂纸百幅
送毛秘校罢
良骥不必大,腾羁已超迈。良弓不待寒,调弦自劲快。
宣城古大邑,听讼易聋聩。君能抉其塞,宰与民共赖。
自当割鸡用,刃必无钝败。尝闻开元时,令长多赐戒。
戒石今尚存,世异事不背。以此赠行行,无酒勿我怪。
寄岳州孙屯田
袁大监挽词三首
送崔秀才 其一
晨风无定巢,远寄鹪鹩枝。天寒鼓翼健,粒食宁所窥。
大泽多群羽,翱翔各有时。今子振衣去,焉能久迍羁。
王原叔内翰宅观山水图
石苍苍,连峭峰,大山嵯峨云雾中。老松瘦树无笔踪,巧夺造化何能穷。
古绢脆裂再黏续,气象一似高高嵩。上有荆浩字,特归翰林公。
愿换廷圭一丸墨,谁言卖钱须青铜。范宽到老学未足,李成但得平远工。
黄金白璧未为贵,丈人师臣无不通。
舟中遇雪
依韵和唐彦猷华亭十咏 其四 柘湖
柘土久陷没,千里嗟水滨。不复吴盐邑,空有秦女神。
浩荡吞海日,旷阔迷天津。扁舟谁能往,旦暮逢渔人。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569篇诗文
永叔进道堂夜话
重答和永叔
送刘推官贡甫赴汝州
泊下黄溪
次韵王舍人忆省中小桃寄江学士
张尧夫寺丞改葬挽词三首 其三
五月七日见卖瓠者
次韵和吴冲卿伤何济川
谕乌
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 其三 二室道
晨起裴吴二直讲过门云凤阁韩舍人物故作五
依韵和永叔同游上林院後亭见樱桃花悉已披谢
糟淮鲌
送门人欧阳秀才游江西
哭王几道职方三首 其二
和资政侍郎湖亭杂咏绝句十首 其三 渔潭
寄桂州张谏议和永叔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 其二十 赐烛
叔治遗草虫枕屏
卫尉邵少卿挽词二首 其二
采芡
欧阳永叔王原叔二翰林韩子华吴长文二舍人同过弊庐值出不及见
韵语答永叔内翰
和杨直讲夹竹花图
金明池游
得陈天常屯田双筇竹二枚
刘弟示诗一轴走笔答之
和潘叔治题刘道士房画薛稷六鹤图六首 其四 舞风
永叔赠绢二十匹
晨起裴吴二直讲过门云凤阁韩舍人物故作五章以哭之 其四
依韵和正仲重台梅花
醉中和王平甫
张仲通追赋洛中杂题和尝历览者六章其三潜溪
依韵和孙浦二都官展墓由大明精舍而归 其二
和韩仲文西斋閒夜有怀道损舅及予
和宋中道喜至次用其韵
观拽龙舟怀裴宋韩李
哀马
次韵和永叔石枕与笛竹簟
咏苜蓿
和颖上人南徐十咏其六季子庙
禽言四首其一子规
贷米于如晦
依韵奉和永叔感兴五首
永叔请赋车螯
汴之水三
和寿州宋待制九题 其七 齐云亭
鲁山山行
依韵和晏相公
留题希深美桧亭
深夏忽见柰树上犹存一颗实
又平律一首
闻欧阳永叔谪夷陵
张仲通追赋洛中杂题和尝历览者六章其五大字
依韵和张应之见赠
送吕寺丞希彦邠州签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