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雨燕

雨燕

宋代 梅尧臣

雨燕去还来,衔虫为雏食。
雄雌湿已倦,梁栋冷并息。
缘础蚍蜉群,拾餕蜻蜓翼。
谷粟满京囷,任从黄雀得。

诗人梅尧臣的古诗

阻风宿大信口

宋代 梅尧臣

东梁如印蚕,西梁如游鱼。
二山夹大江,早暮潮吸嘘。
解舟辞姑熟,速欲还吾庐。
风逆未可前,泊浦近烟墟。
波中事网罟,乘月多夜挐。
冰滩聚鸣雁,霜葭正疏疏。
是时昴毕中,旷渺天地虚。
静坐人已眠,我虑久洗如。
自起取美酒,独酌邀蟾蜍。
蟾蜍射白光,入盏亦踌蹰。
醉本不解舞,欲揽常娥袪。
昔对谪仙人,此意复在予。
既醒裂尺素,立作数行书。
寄与青山冢,精灵其有诸。

走笔送王琪

宋代 梅尧臣

江南二月草青青,送子归时已满汀。
谁信而今有忠义,只知七日哭秦庭。

寄桂州张谏议和永叔

宋代 梅尧臣

桂林太守几时行,泛汴桃花浪已腾。
目极云阴低远树,夜寒风急乱春灯。
巢鸣翡翠愁无限,水宿鸳鸯冷不胜。
阳朔山前好峰岭,为公怜爱万千层。

和颖上人南徐十咏其九甘露寺

宋代 梅尧臣

山头百亩宫,庭下千年树。
在昔甘露霏,尝疑神物护。
阴连殿阁寒,声撼雷霆怒。
瞻影卫公堂,英魂想来去。

闻宣叔挺之围棋

宋代 梅尧臣

人以棋销日,我观棋辄寐。未必尽死生,何兹较愚智。

只将多胜少,复取先为利。不若酒之贤,悠然共醒醉。

依韵和永叔澄心堂纸答刘原甫

宋代 梅尧臣

退之昔负天下才,扫掩众说犹除埃。
张籍卢仝斗新怪,最称东野为奇瑰。
当时辞人固不少,漫费纸札磨松煤。
欧阳今与韩相似,海水浩浩山嵬嵬。
石君苏君比卢籍,以我拟郊嗟困摧。
公之此心实扶助,更後有力谁论哉。
禁林晚入接俊彦,一出古纸还相哀。
曼卿子美人不识,昔尝吟唱同樽罍。
因之作诗答原甫,文字駃稳如刀裁。
怪其有纸不寄我,如此出语亦善诙。
往年公赠两大轴,於今爱惜不辄开。
是时有诗述本末,值公再入居兰台。
崇文库书作总目,未暇缀韵酬草莱。
前者京师竞分买,罄竭旧府归邹枚。
自惭把笔粗成字,安可远与锺王陪。
文墨高妙公第一,宜用此纸传将来。

哭王几道职方三首 其二

宋代 梅尧臣

我今过五十,万事日消磨。熟识世间寡,故交泉下多。

叶秋知易陨,松耐竟如何。尝亦悲前哲,荒坟野鼠窠。

酌别谢通微判官兼怀欧阳永叔

宋代 梅尧臣

识君童稚时,而今君齿壮。
不见二十年,颜貌已非向。
亲戚多零落,欲语还悲怆。
更问平生,交久从涤水上。
君又滁水归,寄音倾桂酿。
傥复二十年,吾焉保无恙。

和刘原父舍人乐郊诗

宋代 梅尧臣

太守东平来,固殊阮步兵。
步兵醉乘驴,太守整佩缨。
事物既已遗,驾车出东城。
园荒久不治,道路生棘荆。
地僻人马入,草间孤兔惊。
旧池堙犹窊,遗址岿不平。
窊者使之浚,岿者使之营。
博野高榭起,陈渔危台成。
榭前东山秀,台下庐泉清。
傍坞梧竹暗,翳水芹藻并。
渠渠有深堂,燕宾飞至觥。
芍药广陵美,谑赠郑女情。
公子莫言归,古人未以轻。
欲知学山简,倒载去欹倾。

中伏日永叔遗冰

宋代 梅尧臣

日色若炎火,正当三伏时。
盘冰赐近臣,络绎中使驰。
莹澈肖水玉,凛气侵入肌。
近日多故友,分贶能者谁。
信都顾贫贱,物物义不遗。
念我老且病,赤痱生枯皮。
巨块置我前,凝结造化移。
畏冷不敢食,有类夏虫疑。
虽然已快意,何必咀嚼为。
天子厚於公,不使炽毒欺。
公亦厚於我,将恐煎熬随。
我有舐犊爱,自怜小子龟。

青龙海上观潮

宋代 梅尧臣

百川倒蹙水欲立,不久却回如鼻吸。
不鱼无守随上下,阁向沧洲空怨泣。
推鳞伐肉走千艘,骨节专车无大及。
几年养此膏血躯,一旦翻为渔者给。
无情之水谁可凭,将作寻常自轻入。
何时更看弄潮儿,头戴火盆来就湿。

依韵自和送诗寄潘歛州

宋代 梅尧臣

潘侯擅诗笔,五色神授江。
世家有大勋,佐舜同厖降。
子孙逢太平,少小事书窗。
源流本慷慨,吐论皆经邦。
量犹函牛鼎,吾徒媿罂缸。
开口必典车,省腹唯空腔。
作者过我门,应笑无戟幢。
穷老在弊庐,何异守户尨。
有心希买交,白璧无一双。

依韵和

宋代 梅尧臣

斸破烟丛带笋移,映轩临槛特为宜。龙孙已见多奇节,凤实新生入翠枝。

不向阮家林下集,还思渭北水边窥。一花一草公休咏,惯作兰台侍从诗。

和永叔六篇其二代鸠妇言

宋代 梅尧臣

不如作茧依蚕蔟,以丝自裹还自足。
与尔为妇过一生,怒即分飞同转目。
辛勤唯雏寄鹊巢,子母生离因尔逐。
羽毛曾未颜色衰,饮啄不计丰俭时,
天阴辄遣呼辄归,恩情纸薄谁信之。
朝为夫妇夕行路,世间反覆那能知。
汲妻白母非美事,後代放此诚堪悲。

王几道罢磁州遗澄泥古瓦二砚

宋代 梅尧臣

澄泥丛台泥,瓦斲邺宫瓦。
共为几桉用,相与笔墨假。
赋无左思作,书媿右军写。
初从故人来,自来邯郸下,
物因人以重,谬当好事者。

袁大监挽词三首

宋代 梅尧臣

不向斗牛望,已闻风雨哀。
沉埋太阿剑,毁折豫章材。
百链饱於锻,九层谁起台。
平生嗟泯泯,逝水讵重来。

晨起裴吴二直讲过门云凤阁韩舍人物故作五章以哭之 其四

宋代 梅尧臣

昨时宾晏地,今见穗纬遮。栖室那因鵩,从杯不为蛇。

曾无越人术,意起汉臣嗟。明日东城陌,悲凉后部笳。

早夏陪知府学士登叠嶂楼

宋代 梅尧臣

高陵自可眺,况复更层楼。
峨峨众山翠,活活寒溪流。
新篁未扫箨,缘险已修修。
曲道出林杪,飞宇跨城头。
春余众芳歇,子结累蔓抽。
庭空野鼠窜,日暝啼禽留。
谁知郡府趣,适有林壑幽。
主人易吾土,惟袭是瀛洲。
伊我去闾井,尔来三十秋。
昔望白云下,今从轻轩游。

鲁山山行

宋代 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张仲通追赋洛中杂题和尝历览者六章 其六 蕲竹

宋代 梅尧臣

腮肥节脑瘦,蕲水长笛材。洛阳袁氏坞,此竹旧移来。

雪霰饱已久,窍星谁为开。与君作龙吟,吹发江南梅。

梅尧臣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569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