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梅尧臣
明月已生城上头,小星光灭大星流。来朝放榜出宫去,何处残花转入沟。
依韵吴正仲广德路中见寄
韵语答永叔内翰
元忠示胡人下程图
雨中移竹
阻风宿大信口
惜春三首
依韵和行之都官芭蕉诗
金明池游
袁大监挽词三首
赠刘谋合副
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 其六 钱镈
诗称庤钱镈,南亩兴农作。宁唯务芟薙,岂不在刈穫。
收功向嘉谷,托用随芒屩。太平兹所重,坐见销锋锷。
和王景彝正月十四
灯光暖热夜催春,天半楼开饮近臣。驰道横头起山岳,露台周匝簇朱轮。
隔帘艳色多相照,下马轻豪各竞新。我已暮年殊趣向,浓油一盏桉边身。
梨花忆
卫尉邵少卿挽词二首 其二
买得吴门宅,归来自种花。春风未歌彻,东岱已魂赊。
昔作千年调,今为一日嗟。人将镌美德,磨石取江沙。
依韵和载阳登广福寺阁
元日朝
夜行忆山中
直宿广文舍下
正仲见赠依韵和答
感李花
重门虽锁春风入,先坼桃花后李花。赤白斗妍思旧曲,旧声传在五王家。
五王不见留华萼,华萼坏来碑缺落。当时李白欲骑黥,醉向江南曾不错。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569篇诗文
拣
和欧阳永叔啼鸟十八韵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 其二十 赐烛
宿安上人
重送祖择之北使
舟次朱家曲寄许下故人
九月二日梦后寄裴如晦
次韵和吴冲卿伤何济川
谢鹇和公仪
梦后寄欧阳永叔
雨燕
梦登河汉
杂诗绝句十七首 其五
余令之会稽新昌
别钟京
永叔寄诗八首并祭子渐文一首因采八诗之意警
汝坟贫女
闻临淄公薨
依韵和晏相公
送谢师厚太博通判汾州
翠羽辞
次韵和王尚书答赠宣城花木瓜十韵
和韩子华桂花
五月七日见卖瓠者
南邻萧寺丞夜话别
刁经臣将归南徐许予寻隐居之所及亡室坟地因
书哀
修真观李道士年老贫饿无所依忽缢死因为诗以
依韵和唐彦猷华亭十咏 其七 华亭谷
志来上人寄示酴醾花并压砖茶有感
依韵王司封宝臣答卷
遇画工来嵩
七里湾得朱表臣寄千叶楼子髻子芍药
考试毕登铨楼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 其八 三月九日迎驾
醉翁吟
和颖上人南徐十咏其九甘露寺
张尧夫寺丞改葬挽词三首 其一
云间月
留别李君君颇有归意而未遂
五月十日雨中饮
张尧夫寺丞改葬挽词
留题开元寺仙上人平云阁
山茶花树子赠李廷老
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 其十五 牧笛
重送李逢原归苏州
和刘原父舍人乐郊诗
书谢师厚至
和韩仲文西斋閒夜有怀道损舅及予
观韩玉汝胡人贡奉图
王几道罢磁州遗澄泥古瓦二砚
赠琴僧知白
九月十八日山中见杜鹃花复开
依韵奉和永叔感兴五首
和赵员外良佐赵韩王故宅
与用文师
夜听邻家唱
依韵和刘原甫舍人扬州五题 蒙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