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赠张处士

赠张处士

宋代 梅尧臣

闻尔閒于琴,寝处未尝辍。抱之京师来,岂与工师列。

一奏流水声,落指鸣决决。既曰林壑人,安事尘土辙。

诗人梅尧臣的古诗

答中道小疾见寄

宋代 梅尧臣

嵇康性弥懒,曾不废养生。子姑当妙年,何乃劳其精。

老聃有至论,身孰亲于名。诗本道情性,不须大厥声。

方闻理平淡,昏晓在渊明。寝欲来于梦,食欲来于羹。

渊明傥有灵,为子气不平。其人实傲佚,不喜子缠萦。

吾今敢告子,幸愿少适情。时能与子饮,莫惜倒瓶罂。

感李花

宋代 梅尧臣

重门虽锁春风入,先坼桃花后李花。赤白斗妍思旧曲,旧声传在五王家。

五王不见留华萼,华萼坏来碑缺落。当时李白欲骑黥,醉向江南曾不错。

咏王宗说园黄木芙蓉

宋代 梅尧臣

水中兼木末,相拟有嘉花。
玉蕊圻蒸粟,金房落晚霞。
涉江从楚女,采菊听陶家。
事与离骚异,吾将搴以夸。

禽言四首其一子规

宋代 梅尧臣

不如归去,春山云暮。
万木兮参云,蜀天兮何处。
人言有翼可归飞,安用空啼向高树。

西禅院竹

宋代 梅尧臣

古寺带脩冈,青葱万竿玉。春梢长旧林,夏雨湿新绿。

幽禽啸呼杂,晚照阴晴续。解带欲忘归,壶觞欢自足。

和颖上人南徐十咏其二北固山

宋代 梅尧臣

山势自北来,高城倚为固。
当时偶登临,迩者遂沦误。
微云思作雨,古树尝沾露。
今非恃险艰,草木藏狐兔。

张圣民席上听张令弹琴

宋代 梅尧臣

一听履霜霜满足,再听绿水声缘谷。
我行日月候春波,嫩苔沙雨侵鱼目。
渔歌晚唱泛水来,天浸沧浪光可掬。
坐中此意自弦生,中郎五弄人难熟。
人知难熟独善弹,弹拍未终脂驾速。
郑卫古来多喜闻,卒章为我歌淇奥。

依韵和永叔见寄

宋代 梅尧臣

春风约柳一片西,欲托鸟翼传音稽。
欲朝偶向东城去,草草又逢骢马蹄。
长髯御史威正峭,沙堤来坐气吐霓。
我乘小驷虽甚瘦,喜见骖驭犹解嘶。
适闻南都接大尹,笑我出处今何迷。
耻趋捷径身已老,惩羹何用频吹齑。
蛟龙失水等蚯蚓,鳞角虽有辱在泥。
困居废井谁引手,岂得更望青云梯。
笔锋劲发若强弩,余力曾彻七重犀。
倦禽雄雌不饱腹,日暮徒念还巢栖。
大椿朝菌各有尽,此物何怪庄叟齐。
诚知豪侠自快乐,东郊南陌竞斗鸡。
胸中有道无广狭,包括宇宙在一稊。
何时与公去颖尾,湖水漫漫如玻璃。
世间会合固不易,况乃仕宦多相睽。
正似邮亭恋行者,未到止息空歌骊。
我贫尚不给朝夕,焉得负郭置稻畦。
筋骸幸且稍轻健,山水纵好无路跻。
傥公他时买田宅,愿以藜杖从招携。
吾儿诗书不足教,亦以助力於耕犁。

留题希深美桧亭

宋代 梅尧臣

幽深有佳趣,曾不减林泉。众绿经新雨,残红堕夕烟。

栽萱北堂近,梦草故池连。乘月时来往,清歌思浩然。

重送祖择之北使

宋代 梅尧臣

文章世德已能传,得桂高枝二十年。
得节欲同苏武劲,下帷曾似董君贤。
衣裘衽领无嫌左,饮食杯盂暂厌膻。
一过范阳应感慨,归来图画彼山川。

和杨直讲夹竹花图

宋代 梅尧臣

桃花夭红竹净绿,春风相间连溪谷。
花留蜂蝶竹有禽,三月江南看不足。
徐熙下笔能逼真,茧素画成才六幅。
萼繁叶密有向背,枝瘦节疏有直曲。
年深粉剥见墨纵,描写工夫始惊俗。
从初李氏国破亡,图书散入公侯族。
公侯三世多衰微,窃贸担头由婢仆。
太学杨君固甚贫,直缘识别争来鬻。
朝质绨袍暮质琴,不忧明日铛无粥。
装成如得骊颔珠,谁能更问龙牙轴。
竹真似竹桃似桃,不待生春长在目。

答宣阗司理

宋代 梅尧臣

风赋义趣深,传训或得失。
後人语虽或,辨识犹百一。
欧阳最我知,初时且尚窒。
比以为橄榄,回甘始称述。
老於文学人,尚不即究悉。
宜乎与世士,横尔遭诟唧。
誓将默无言,负暄方抱膝。
非非孰是是,都莫答问诘。
岁暮宣参军,辞如鲍昭逸。
粲然倾明珠,褎我颇过实。
便言楚江萍,光彩侔旭日。
自惭流浪踪,不得蒿芹匹。
复为苦硬句,酬报强把笔。

戊子三月二十一日殇小女称称三首

宋代 梅尧臣

高广五寸棺,埋此千岁恨。
至爱割难断,刚性挫以钝。
泪伤染衣班,花惜落蔕嫩。
天地既许生,生之何遽困。

依韵吴正仲广德路中见寄

宋代 梅尧臣

匆匆车马鸣,趁此天新晴。
归逢暮春月,正值气候清。
久已念行迈,遂往不计程。
吾贫莫具酒,祖席愧群英。
美{炙火换肉}割肥鹅,大觥酌冰琼。
虽无绿琴奏,尚有青松声。
日昃君未醉,睠睠愁将行。
视景不可驻,渐向西林倾。
去无儿女悲,慷慨怀抱明。
明当发野馆,跨鞍犹宿酲。
故人桃州守,走吏来相迎。
道傍蔷薇花,自引蝴蝶轻。
随风香袭人,乃觉离思婴。
求友彼黄鹂,绕树啼{左口右幽}嘤。
言会且未涯,返睇还顿惊。
始忆康乐言,赏心良难并。
不见水鸭飞,但起野鸳情。
向来东溪上,相望何盈盈。
扬鞭动悲吟,复恨隔高城。
高城在何处,春云漭然平。
白醪瓮已熟,紫线莼已生。
聊寻父老饮,况是溪鱼烹。

永城杜寺丞大年暮春白杏花

宋代 梅尧臣

孤素发残枝,非关比众迟。
殷勤胜菖叶,重叠为农时。

滕学士九华山书堂

宋代 梅尧臣

处山方畏远,虽慕结深庐。
要与云峰近,宁将野客疏。
涧苗未入俎,林鸟或窥书。
何事轻兹乐,而从出塞车。

游隐静山

宋代 梅尧臣

心存名山久,积岁未及游。
将过值风雨,路不通马牛。
丁壮四五人,篮轝时更休。
转谷逢烟火,下隰多田畴。
偃穟黄压亩,刈麻东盈丘。
始觉山门深,长松如腾虬。
直上百余尺,苍髯叶修修。
五峰迎人来,冷逼台殿秋。
石泉出云中,引入舍下流。
缘源至岩口,岩底鱼可钩。
天昏碧溪去,果熟青猿偷。
草树不尽识,自起诗人羞。
溅溅涧水浅,苒苒菖蒲稠。
菖蒲花已晚,菖蒲茸尚柔。
灵根采九节,试共野僧求。
逡巡能致之,衰疾无甚忧。
昔闻有释子,渡江用杯浮。
栖心向兹地,埋骨在林陬。
驳阴漏斜光,徒欲穷巅幽。
夜还南陵郭,几落猛虎喉。

答宋学士次道寄澄心堂纸百幅

宋代 梅尧臣

寒溪浸楮舂夜月,敲冰举帘匀割脂。
焙乾坚滑若铺玉,一幅百钱曾不疑。
江南老人有在者,为予尝说江南时。
李主用以藏秘府,外人取次不得窥。
城破犹存数千幅,致入本朝谁谓奇。
漫堆闲屋任尘土,七十年来人不知。
而今制作已轻薄,比於古纸诚堪嗤。
古纸精光肉理厚,迩岁好事亦稍推。
五六年前吾永叔,赠予两轴令宝之。
是时颇叙此本末,遂号澄心堂纸诗。
我不善书心每愧,君又何此百幅遗。
重增吾赧不敢拒,且置缣箱何所为。

早至颖上县

宋代 梅尧臣

夜发晓未止,独行淮水西。
明知寒草露,暗湿瘦骢蹄。
半灭竹林火,数闻茅屋鸡。
秋天畏残暑,不为月光迷。

依韵自和送诗寄潘歛州

宋代 梅尧臣

潘侯擅诗笔,五色神授江。
世家有大勋,佐舜同厖降。
子孙逢太平,少小事书窗。
源流本慷慨,吐论皆经邦。
量犹函牛鼎,吾徒媿罂缸。
开口必典车,省腹唯空腔。
作者过我门,应笑无戟幢。
穷老在弊庐,何异守户尨。
有心希买交,白璧无一双。
梅尧臣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569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