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梅尧臣
月下怀裴如晦宋中道
淮南遇梵才吉上人因悼谢南阳畴昔之游
久已厌宦旅,故兹归江南。始时遽辞归,不及事春蚕。
残腊犹在道,险阻固所谙。扁舟次淮海,喜遇释子谈。
契阔十五年,尚谓卧岩庵。偶见如夙期,淹留良亦甘。
叹逝独泫然,怀悲情岂堪。班班云中鸟,共看投夕岚。
曷不念旧隐,山水唯素耽。我从湖上去,微爵轻子男。
赠陈孝子庸
和端式上人十咏 其三 寒溪石
翠耸寒溪上,半隐寒松下。水鸟立棱角,渊鱼游穴罅。
寻常置庭槛,琐细不知价。
禽言四首 其三 山鸟
婆饼焦,儿不食。尔父向何之,尔母山头化为石。山头化石可奈何,遂作微禽啼不息。
拟王维观猎
采芡
猬毛苍苍磔不死,铜盘矗矗钉头生。吴鸡斗败绛帻碎,海蚌抉出真珠明。
磨沙漉水莩壳滑,斫桂煮釜风波声。齿如编贝嚼明月,曼倩不复饥肠鸣。
莫论一斛贵与贱,堂上狼藉无由行。
糟淮鲌
和刘原父舍人乐郊诗
雨中移竹
韵语答永叔内翰
戊子三月二十一日殇小女称称三首
送可教僧归越
寄题洪州李氏涵虚阁
游园晚归马上希深命赋
雨燕
读贤愚录
醉中和王平甫
依韵王司封宝臣答卷
隐浅挺之平甫来饮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569篇诗文
咏象韩子华邀赋
廨後木芙蓉
依韵自和送诗寄潘歛州
坐睡依韵和持国
张侍郎中隐堂
送方进士游庐山
早夏陪知府学士登叠嶂楼
颍上得鲤鱼为脍怀馀姚谢师厚
张尧夫寺丞改葬挽词
和颖上人南徐十咏 其一 铁瓮城
饮韩仲文家
赠仆射侍中刘相公挽词三首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 其三十八 殿中飞
和张簿宁国山门六题·紫云岩
和韩子华桂花
拟玉台体七首 其三 雨中归
送王判官之江阴军幕
杂诗绝句十七首
读司马季主传赠何山人
赠狄梁公十二代孙国宾
陌上二女
和吴冲卿元会
效阮步兵一日复一日 其二
和颖上人南徐十咏其九甘露寺
逢牧
胡公疏示祖择之卢氏石诗和之
与二弟过溪至广教兰若
阻风宿大信口
永叔进道堂夜话
隐真亭
正仲答云鲎酱乃是毛鱼耳走笔戏之
雨还
赠太子太傅王尚书挽词二首 其一
依韵和子聪见寄
问答 其五
永叔赠绢二十匹
正阳驿舍梦郑并州寄书开之即三山图也
送刘㢸秘校赴婺源
饮刘原甫舍人家同江邻几陈和叔学士观白鹇孔
杂言送当世待制知杨州
晨起裴吴二直讲过门云凤阁韩舍人物故作五章以哭之 其四
袁大监挽词三首
送杨辩青州司理
不知梦
奉和寄宣州广教文鉴师
南邻萧寺丞夜话
晨起裴吴二直讲过门云凤阁韩舍人物故作五
送崔秀才 其一
玉麈尾寄傅尉越石联句
余居御桥南夜闻妖鸟鸣效昌黍体
赠刘谋合副
五月七日见卖瓠者
啄木二首
拣
李仲求寄建溪洪井茶七品云愈少愈佳未知尝何如耳因条而答之
咏双杏子其核亦然
依韵朱学士廉叔忆颖川西湖春色寄献尚书晏公
张仲通追赋洛中杂题和尝历览者六章其二洛州
寄桂州张谏议和永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