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梅尧臣
王子居玉京,故山空寂寞。犹闻溯月笙,尚想宾天鹤。
翠柏深古坛,丹霞留迥壑。芝庭谁款扉,旌旗穿林薄。
送罗职方知秀州
陆云尝誇千里莼,便轻羊酪同埃尘。君今得郡正千里,已患无羊厌此珍。
乃知南北各所乐,乘舟不如乘马恶。水边不见秦罗敷,纵有西施肌肉薄。
使君事事未称意,绿水芙蓉定何若。
昨於发运马御史求海味马已归阙吴正仲忽分饷
杂诗绝句十七首 其十七
河畔有钓翁,团泥为瓮缶。坐想秦人声,思倾杜陵酒。
南邻萧寺丞夜话
忆昨偶相亲,相亲如旧友。虽言我巷殊,正住君家后。
壁里射灯光,篱根分井口。来邀食有鱼,屡过贫无酒。
明日定徂征,聊兹酌升斗。宵长莫惜醉,路远空回首。
答中道小疾见寄
嵇康性弥懒,曾不废养生。子姑当妙年,何乃劳其精。
老聃有至论,身孰亲于名。诗本道情性,不须大厥声。
方闻理平淡,昏晓在渊明。寝欲来于梦,食欲来于羹。
渊明傥有灵,为子气不平。其人实傲佚,不喜子缠萦。
吾今敢告子,幸愿少适情。时能与子饮,莫惜倒瓶罂。
咏苜蓿
寄题沈比部江州齐云楼
与蒋秘别二十六年田棐二十年罗拯十年始见之
依韵和唐彦猷华亭十咏 其四 柘湖
柘土久陷没,千里嗟水滨。不复吴盐邑,空有秦女神。
浩荡吞海日,旷阔迷天津。扁舟谁能往,旦暮逢渔人。
送可教僧归越
田家屋上壶
脩蔓屋头缀,大壶檐外垂。霜乾叶犹苦,风断根未移。
收挂烟突近,开充酒具迟。贱生无所用,会有千金时。
杂言送当世待制知杨州
送河清贾主簿归任
不远水云间,悠悠溯鹢还。分亭接鸡犬,举酒对河山。
残雪依荒碛,寒烟入暝湾。昔人鸾枳叹,一并在离颜。
施君挽歌
哀铎悽悽里,铭旌杳杳中。涧云销穗帐,山雨入蒿宫。
世路行来久,泉途去莫穷。素吟应共葬,饮韵在松风。
咏刘仲更泽州园中丑石
李密学遗苔酱脯云是自采为之
采芡
猬毛苍苍磔不死,铜盘矗矗钉头生。吴鸡斗败绛帻碎,海蚌抉出真珠明。
磨沙漉水莩壳滑,斫桂煮釜风波声。齿如编贝嚼明月,曼倩不复饥肠鸣。
莫论一斛贵与贱,堂上狼藉无由行。
送达观禅师归隐静寺古律二首 其二
栗林霜下熟,归摘禦穷冬。带月涉溪水,过山闻寺钟。
未嫌云衲湿,已喜野人逢。且莫似杯渡,沧波无去踪。
丁端公北使
山聘天王使,来乘御史骢。驰车看燕妇,貂扇禦胡风。
俗与华人似,言从左衽通。罽庭观拜舞,不似未央中。
永叔寄诗八首并祭子渐文一首因采八诗之意警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569篇诗文
和颖上人南徐十咏其六季子庙
戊子三月二十一日殇小女称称三首
和永叔六篇其二代鸠妇言
观王介夫蒙亭记因记
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 其三 二室道
哭谢公仪学士
铜坑
王几道罢磁州遗澄泥古瓦二砚
和颖上人南徐十咏 其一 铁瓮城
宿安上人
登瓜步山二首
和昙颖师四明十题 其三 含珠林
送顾中舍赴德顺军
和普公赋东园十题 其六 假山
和公仪龙图忆小鹤
和潘叔治题刘道士房画薛稷六鹤图六首 其一 啄食
欲阴
赵秘校见访
寄滁州欧阳永叔
滕学士九华山书堂
送李节推挈内归宁池阳并李察推往南康军嫁妹二君同行
惜春三首
晨起裴吴二直讲过门云凤阁韩舍人物故作五
咏蜘蛛
永济仓书事
留题开元寺仙上人平云阁
依韵自和送诗寄潘歛州
刁经臣将归南徐许予寻隐居之所及亡室坟地因
许发运待制见过夜话
观拽龙舟怀裴宋韩李
醉和范景仁赋子华东轩树次其韵
和杨直讲夹竹花图
嘲江翁还接篱
寄题洪州李氏涵虚阁
依韵和永叔澄心堂纸答刘原甫
依韵和吴正仲闻重梅已开见招
冬日送暹上人
酒病自责呈马施二公
依韵和永叔内翰西斋手植菊月过节始开偶书见
和张民朝谒建隆寺二次用写望试笔韵
张仲通追赋洛中杂题和尝历览者六章其四石楼
十三日雪后晚过天汉桥堤上行
河南张应之东斋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 其三十三 庖烟
杂言送王无咎及第後授江都尉先归建昌
中伏日永叔遗冰
修真观李道士年老贫饿无所依忽缢死因为诗以
依韵和晏相公
仲春同师直至垅山雪中宿穰亭
得陈天常屯田双筇竹二枚
依韵和永叔内翰酬寄杨州刘原甫舍人
赠张伯益
感李花
禽言四首 其四 竹鸡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 其七 夜赋
和张簿宁国山门六题·紫云岩
赠刘谋合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