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重送周都官

重送周都官

宋代 梅尧臣

水上朱楼昼角鸣,蒙蒙雨里榜舟轻。
未逢甫里先生谒,多见吴兴太守迎。
荷叶半黄莲子老,霜苞微绿橘林明。
十年不到风烟改,君去将诗与昼评。

诗人梅尧臣的古诗

送阎仲孚郎中南游山水

宋代 梅尧臣

蜀山难于上青天,闻之李白为旧传。蜀客往返曾又然,奇峰又与三峡连。

巫阳神女暮为雨,飞入楚台王梦旃。相如杨雄不道此,宋玉景差其赋偏。

西州才子邯郸守,怀章往代尚踰年。家住岷峨多北宦,乘闲因借下江船。

未浮洞庭沅湘去,还探禹穴希马迁。春申楼观已不见,子胥怒涛犹满川。

钱塘太守同乡里,一见君来颜已喜。甘馔香脆与君游,诗贮箧囊携不起。

浣沙溪头西子家,自寻锦石菖蒲花。扫归成都与士誇,君平曾已悟星槎。

早春田行

宋代 梅尧臣

风雪双羊路,梅花溪上村。
鸟呼知木暖,云湿觉山昏。
妇子来陂下,囊壶置树根。
予非陶靖节,老去爱田园。

登瓜步山二首

宋代 梅尧臣

山上浓云合,江南暴雨来。
将归林下岭,中路遇风雷。
心速湾犹远,行迟伴屡催。
舟师添系缆,儿女望人回。

依韵和禁烟近事之什

宋代 梅尧臣

狂风暴雨已频过,近水棠梨著未多。
近窕踏歌相把袂,轻浮赌胜各南堶。
闲牵白日游丝颺,细蓦黄金舞带拖。
小苑芳菲花斗蕊,华堂嘲哳燕争窠。
西州骏马头如剥,南国佳人颈似瑳。
结客追随倾画榼,分朋游乐藉青莎。
秋千竞打遗钿翠,芍药将开翦缬罗。
我病乞求新火炙,无心更听竹枝歌。

陈真卿将有秋试条倏见访不日告行送於北门歌

宋代 梅尧臣

送君北岗上,举酒歌黄鹄。
黄鹄去何高,天池待栖宿。
宁复恋江湖,聊兹混鸡鹜。
晖晖振羽裳,不羡渊明菊。

李宣叔秘丞遗川笺及粉纸二轴

宋代 梅尧臣

蜀人捣玉屑,楚客调金粉。制笺君有赠,草疏我无蕴。

宜书杨雄辞,莫写屈原愤。谁识此意微,曾非事摇吻。

悼亡三首

宋代 梅尧臣

结发为夫妇,于今十七年。
相看犹不足,何况是长捐!
我鬓已多白,此身宁久全?
终当与同穴,未死泪涟涟。

每出身如梦,逢人强意多。
归来仍寂寞,欲语向谁何?
窗冷孤萤入,宵长一雁过。
世间无最苦,精爽此销磨。

从来有修短,岂敢问苍天?
见尽人间妇,无如美且贤。
譬令愚者寿,何不假其年?
忍此连城宝,沉埋向九泉!

游园晚归马上希深命赋

宋代 梅尧臣

兴尽夕阳天,言归跃杏鞯。
新阴六街树,远目万家烟。
歌咽楼千尺,吟余月一弦。
花间有游妓,醉去堕金钿。

赠狄梁公十二代孙国宾

宋代 梅尧臣

雄雉飞上天,牝雉白日鸣。
驱逐凤皇雏,百鸟不出声。
岂无雕与鹗,至死莫得争。
孤鹤独不惧,使风羽翼成。
鹤性本君子,嘹唳通太清。
至今有其孙,踉跄田中行。
明时与稻粱,重节亦贵名。
尔无冲天力,且与鶖鶬并。
慎勿啄泥秽,坐使白鹭轻。

咏秤

宋代 梅尧臣

圣人防争心,权衡为之设。
後世失其平,有星徒尔列。
物物尚可欺,铢铢不须别。
将淳天下民,安得必毁折。

和刘原父舍人乐郊诗

宋代 梅尧臣

太守东平来,固殊阮步兵。
步兵醉乘驴,太守整佩缨。
事物既已遗,驾车出东城。
园荒久不治,道路生棘荆。
地僻人马入,草间孤兔惊。
旧池堙犹窊,遗址岿不平。
窊者使之浚,岿者使之营。
博野高榭起,陈渔危台成。
榭前东山秀,台下庐泉清。
傍坞梧竹暗,翳水芹藻并。
渠渠有深堂,燕宾飞至觥。
芍药广陵美,谑赠郑女情。
公子莫言归,古人未以轻。
欲知学山简,倒载去欹倾。

宣州杂诗二十首 其十

宋代 梅尧臣

诸葛久精妙,已能闻国都。紫毫搜老兔,苍鼠拔长须。

露筦何明净,烟丸事染濡。班超投此去,死作玉关夫。

和颖上人南徐十咏其四金山寺

宋代 梅尧臣

山与众山殊,寺非诸寺拟。
无面不当江,有林皆照水。
南泠隔吴会,北渡通扬子。
还看上下帆,日日何常已。

依韵和唐彦猷华亭十咏 其四 柘湖

宋代 梅尧臣

柘土久陷没,千里嗟水滨。不复吴盐邑,空有秦女神。

浩荡吞海日,旷阔迷天津。扁舟谁能往,旦暮逢渔人。

依韵和永叔内翰西斋手植菊月过节始开偶书见

宋代 梅尧臣

昼惜日易沉,夜惜月易晓。
重阳种菊月,此意亦大好。
所嗟时节晚,又失浇培早。
开荣独是迟,造化徒费巧。
霜前拥繁萼,篱下同陨槁。
微根发再绿,复笑王孙草。
庄生语鹏鶡。乐不计大小。
能齐乃有余,但恐知者少。
常爱阮嗣宗,遇酒醉则倒。
杯中得贤趣,世上逐金袅。

杂言送当世待制知杨州

宋代 梅尧臣

广陵老人争持壶酒,朝言送少年使君,
暮言迎少年太守,少年俱是玉墀人,
文章快利生铜吼。莫作芜城赋,
事往复何有。莫听嵇康琴,
商声岂堪久。今当太平非不偶,
星宿煌煌罗北斗。杨州古富变荒凉,
万俗一心依父母。地包淮海江湖宽,
货走荆吴楚越厚。开酿刲羊愿遇宾,
天下沄沄不轻口。

隐静山怀贤师自持柏栽二十本种於会庆堂

宋代 梅尧臣

新作斋当祠画像,又兴高阁秘天踪。
今朝还藉君移柏,昨日已因鹅种松。

陶者

宋代 梅尧臣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师厚与胥氏妇来奠其姑

宋代 梅尧臣

双裾来此室,恸器拜灵床。魂衣想髣髴,薄酒湛其觞。

含悽抚孤稚,拭泪问平常。我生都无如,仰看燕在梁。

依韵马都官宿县斋

宋代 梅尧臣

常爱陶潜远世缘,阮家仍有竹◇◇娟。
夜深风撼萧萧响,谁忆北窗人正眠。
梅尧臣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569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