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再和公仪龙图

再和公仪龙图

宋代 梅尧臣

千重海浪渔人醉,百战沙场野叟闲。
能向闹中还得静,乃知朝市即青山。

诗人梅尧臣的古诗

送董传

宋代 梅尧臣

社燕已归尽,秋莺犹绕林。久为梁国客,不起灞陵心。

徒步赴朋馆,远游无橐金。江君丈人意,莫入楚乡深。

韩玉汝遗油

宋代 梅尧臣

朝读百纸书,夜成几篇书。
明明白昼有阳乌,黕黕暗室无蟾蜍。
目睛须藉外物光,日月不到卑蔀居。
君能置以清油壶,暝照文字灯焰舒。
妇将膏发云鬓梳,缾底浊浓留脂车。
所益既如此,所感当何如。

和刁太博新墅十题 其七 移竹

宋代 梅尧臣

远爱檀栾碧径开,荷锄乘雨破秋苔。直须探作阮家趣,更向烟林缺处栽。

游水帘岩

宋代 梅尧臣

春山时独往,榛秽旋芟斸。
飞泉蔽幽岩,杳蔼疏朝旭。
光垂白龙髯,鸣漱寒潭玉。
半壁生昼寒,阴草润秋绿。
穿藤出溪口,流沫萦山足。
莫遣吏人来,方歌白云曲。

送吕冲之司谏使北

宋代 梅尧臣

虏人多窃朝廷礼,译者交传应对辞。
羊酪调羹尊汉使,氈堂举酒见阏氏。
曚曚白日穿云出,漭漭黄沙作雾吹。
知去燕京几千里,胡笳乱动月明时。

效阮步兵一日复一日 其一

宋代 梅尧臣

一日复一日,一朝复一昏。来新去成故,俯仰变凉温。

有贵则有贱,未若贱常存。骍牛慕孤㹠,黄犬悲东门。

祸福相为基,损益不复言。吾祖入吴市,应龙非伏辕。

早春田行

宋代 梅尧臣

风雪双羊路,梅花溪上村。
鸟呼知木暖,云湿觉山昏。
妇子来陂下,囊壶置树根。
予非陶靖节,老去爱田园。

赵秘校见访

宋代 梅尧臣

文学儒家子,儒本通天人。
蠨蛸尚先喜,吾党何迷津。
津亭一相过,不笑复不嚬。
应此识恬泊,曾匪慢尔宾。

早夏陪知府学士登叠嶂楼

宋代 梅尧臣

高陵自可眺,况复更层楼。
峨峨众山翠,活活寒溪流。
新篁未扫箨,缘险已修修。
曲道出林杪,飞宇跨城头。
春余众芳歇,子结累蔓抽。
庭空野鼠窜,日暝啼禽留。
谁知郡府趣,适有林壑幽。
主人易吾土,惟袭是瀛洲。
伊我去闾井,尔来三十秋。
昔望白云下,今从轻轩游。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 其二十 赐烛

宋代 梅尧臣

天子赐烛昏夜时,嫦娥闭月栽桂枝。称量高下唯妍辞,相与尽心无附离。

求安去病如上池,照耀不容毫发私。品藻一定何可移,光焰夺昼资尔为。

宣王徒美庭燎诗,魏帝自彻月殿披。我朝好士万古垂,搜索贤俊登蒿藜。

孰不力吐肝胆脾,枉用宴饮生胫脂。云龙将见升骙骙,燃此必欲无所遗。

收残喜气如蒸炊,蜜蜂惭愧空多知。

续永叔归田乐秋冬二首

宋代 梅尧臣

秋风忽来鸣蟪蛄,豆叶半黄陂水枯。
织妇夜作露欲冷,社酒已熟人相呼。
坎坎击鼓坐林下,醉去自有儿童扶。
壮男独猎南山虎,中子己扱荒径狐。
田家此乐乐有余,食肉缉皮裘岂无。
我虽爱之乏寸土,待买短艇归江湖。

种胡麻

宋代 梅尧臣

悲哀易衰老,鬓忽见二毛。
苟生亦何乐,慈母年且高。
勉力向药物,曲畦聊自薅。
胡麻养气血,种以督儿曹。
傍枝延扶疏,修筴繁橐韬。
霜前未坚好,霜後可炮熬。
诚非腾云术,顾此实以劳。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 其十三 石咏

宋代 梅尧臣

君王爱石丑,百孔皆相通。怪状一如此,补天有何功。

匪言不可转,安得来宫中。女岂比柱础,莹然受磨砻。

舟次朱家曲寄许下故人

宋代 梅尧臣

蔼蔼桑柘岸,喧喧鸡犬村。
晚云连雨黑,秋水带沙浑。
稍听邻船语,初分异土言。
虽嗟远朋友,日喜近田园。

和韩子华桂花

宋代 梅尧臣

莫以天下桂,皆为月中物。
犹言月有兔,野岂无狡窟。
空山桂花多,艳色粲然发。
樵客不知贵,奈何薪爨屈。

依韵马都官宿县斋

宋代 梅尧臣

常爱陶潜远世缘,阮家仍有竹◇◇娟。
夜深风撼萧萧响,谁忆北窗人正眠。

闻欧阳永叔谪夷陵

宋代 梅尧臣

昔在西都日,居常慷慨言。
今婴明主怒,直雪谏臣冤。
谪向荆蛮地,行当雾雨繁。
黄牛三峡近,切莫听愁猿。

中秋与希深别後月下寄

宋代 梅尧臣

薄雾生寒水,寥寥舣画船。
人伤千里别,桂吐十分圆。
把酒非前夕,追欢忆去年。
南楼足佳兴,好在谢林川。

和颖上人南徐十咏其八夫子篆

宋代 梅尧臣

季札墓傍碑,古称尼父篆。
始没春秋义,十字固莫浅。
磨敲任牧童,侵剥因野藓。
嗟尔後之人,万言书不显。

得陈天常屯田斑筇竹二枚

宋代 梅尧臣

客初西蜀来,遗我双筇竹。
上有红泪斑,断非湘娥哭。
尝闻帝魂哀,嚎血滴草木。
春露洒更鲜,殷痕侵粉绿。
截为扶衰杖,万里出浴谷。
今来入我手,君勤意有嘱。
区区四十年,重趼生两足。
冠丱三男子,且与诗书读。
翁虽文章穷,尚以字遮目。
忍弃不以教,携归事樵牧。
故兹九节赠,用助老追逐。
杨朱非为岐,贾谊非为鵩。
及其悲恸时,岂不沾盈掬。
挥之傥著物,无迹染林麓。
因持此竹纹,勿叹前人独。
梅尧臣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569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