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中秋与希深别後月下寄

中秋与希深别後月下寄

宋代 梅尧臣

薄雾生寒水,寥寥舣画船。
人伤千里别,桂吐十分圆。
把酒非前夕,追欢忆去年。
南楼足佳兴,好在谢林川。

诗人梅尧臣的古诗

春日游龙门山寺

宋代 梅尧臣

还邀二三子,共到凿龙游。
阴壑泉初动,春岩气欲浮。
竹藏深崦寺,人渡晚川舟。
始觉山风急,归鞍不自留。

登泰山日观峰

宋代 梅尧臣

晨登日观峰,海水黄金熔。
浴出车轮黄,随天行无踪。
正视刺我目,攒集如剑锋。
照曜万物兴,磨灭万物凶。
草木既无命,必闻石间松。
当时一避雨,安得大夫封。
人而苟不遇,抱简诵六龙。

依韵和

宋代 梅尧臣

斸破烟丛带笋移,映轩临槛特为宜。龙孙已见多奇节,凤实新生入翠枝。

不向阮家林下集,还思渭北水边窥。一花一草公休咏,惯作兰台侍从诗。

守宫

宋代 梅尧臣

尝闻汉武帝,偶问东方朔。
臣拟作龙呼,惭无头上角。

永济仓书事

宋代 梅尧臣

神武立四极,收兵销众豪。
输粮来万国,积庾下千艘。
貔虎肥於豢,麒麟老向槽。
中州无殍饿,南土竭脂膏。
黄鼠群何畏,青鸠啄且嚎。
古梁生菌耳,朽堵出蛴螬。
树腹悬蛇蜕,丝窠挂鸟毛。
尘埃虽自汨,朱墨亦能操。
直宿愁风雨,经年弊褐袍。
仲尼犹作吏,我辈勿为劳。

自尉氏南至京皆水及人胫

宋代 梅尧臣

陆行畏水深,舟行畏水浅。
河流去时合,涂潦归时践。
事与时相违,我惭行处蹇。
人生莫为客,为客此安免。

闻临淄公薨

宋代 梅尧臣

至和癸巳十二月兮,友人语我火犯房。芒射钩钤而拂上相兮,祸非弼臣谁可当。

昨日闻太宰悟天道而畏忌兮,归卧其第三拜章。

太宰既不得请而赐黄金百两以为寿兮,谏官御史犹击强。

明年孟陬临淄公薨兮,果然邦国桡栋梁。

岂无神医善药以起疾兮,固知禀命有短长。公自十三岁而先帝兮,谓肖九龄宜相唐。

后由石渠凤阁禁林以登枢兮,俄佩相印居庙堂。

出入藩辅留守两都兮,其民咏歌盈康庄。官为喉舌勋爵一品兮,经筵讲义尊萧匡。

年逾顺耳不为夭兮,文字百卷存缣箱。子孙侁侁同雁行,二女贵婿富与杨。

未知归葬何土乡,临川松柏安可忘。我为故吏摧肝肠,洒泪作雨春悲凉。

精魄其归于天乎,必为星宿还高张。骨肌其归于土乎,必为蕙芷不灭香。

墓碑墓铭谁能尽其美,我为欲传万古须欧阳。

梦登河汉

宋代 梅尧臣

夜梦上河汉,星辰布其傍。
位次稍能辩,罗列争光芒。
自箕历牛女,与斗直相当。
既悟到上天,百事应可详。
其中有神官,张目如电光。
玄衣乘苍虬,身佩水玉珰。
丘蛇与穹鳖,盘结为纪纲。
我心恐且怪,再拜忽祸殃。
臣实居下土,不意涉此方。
既得接威灵,敢问固不量。
有牛岂不力,何惮使服箱。
有女岂不工,何惮缝衣裳。
有斗岂不柄,何惮挹酒浆。
卷舌不得言,安用施穹苍。
何彼东方箕,有恶务簸扬。
唯识此五者,愿言无我忘。
神官呼我前,告我无不臧。
上天非汝知,何苦诘其常。
岂惜尽告汝,於汝恐不庠。
至如人间疑,汝敢问於王。
扣头谢神官,臣言大为狂。
骇汗忽尔觉,残灯荧空堂。

和永叔六篇 其六 啼鸟

宋代 梅尧臣

提胡芦,提胡芦,尔莫劝翁沽美酒。公多金钱赐醇酎,名声压时为不朽。

百舌子,百舌子,春泥方滑滑。泥虽滑滑辇道平,莫学竹鸡言易发。

深宫许尔来报春,便是好鸟同其群。清声啭入君王耳,安用穿丛苦避人。

桃李无言何所益,毕竟有谢须纷纷。莫以荣华长不歇,人间已见翟公门。

安不忘危谁可贵,贵时能忆困时闻。

余令之会稽新昌

宋代 梅尧臣

越舸将渡西陵时,腊雪欲作阴云垂。
古岸潮回夜冰阁,冰上鲤鱼红尾髻。
知君奉亲聊自得,穷冬涉险仍熙熙。
县民但可观此意,休羡江边孝女碑。

玉汝遗橄榄

宋代 梅尧臣

南国青青果,涉冬知始摘。
虽咀涩难任,竟当甘莫敌。
来从万里外,或以苦口掷。
所投同木瓜,欲报无琼璧。

送河清贾主簿归任

宋代 梅尧臣

不远水云间,悠悠溯鹢还。分亭接鸡犬,举酒对河山。

残雪依荒碛,寒烟入暝湾。昔人鸾枳叹,一并在离颜。

鲁山山行

宋代 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依韵和通判八月十五夜招翫月二章

宋代 梅尧臣

一年一见最堪惜,百岁百夕能几多。
纵有明年似今夕,明年同会复如何。

和颖上人南徐十咏其四金山寺

宋代 梅尧臣

山与众山殊,寺非诸寺拟。
无面不当江,有林皆照水。
南泠隔吴会,北渡通扬子。
还看上下帆,日日何常已。

拟王维观猎

宋代 梅尧臣

白草南山猎,调弓发指鸣。
原边黄犬去,云外皁雕迎。
近出长陵道,还看小苑城。
聊从向来骑,回望夕阳平。

续永叔归田乐秋冬二首

宋代 梅尧臣

秋风忽来鸣蟪蛄,豆叶半黄陂水枯。
织妇夜作露欲冷,社酒已熟人相呼。
坎坎击鼓坐林下,醉去自有儿童扶。
壮男独猎南山虎,中子己扱荒径狐。
田家此乐乐有余,食肉缉皮裘岂无。
我虽爱之乏寸土,待买短艇归江湖。

张尧夫寺丞改葬挽词

宋代 梅尧臣

洛阳交旧里,过半已凋残。
在昔义投漆,最先悲阖棺。
谁知二纪水,重卜九原安。
闻说塞门路,白杨风更寒。

运使刘察院因按历归西京拜省

宋代 梅尧臣

在昔志四海,所遇非一途。
朝以言悟非,夕即被金朱。
于兹亦未几,用直升云衢。
台分东西属,御史从子除。
天马日千里,岂并局促驹。
朔北遏乱萌,褒嘉赐玺书。
乃衣汉使绣,威誉倾国都。
借问世上荣,万国与此殊。
明朝归洛阳,聊且饯高车。
亭堠况非远,春郊无疾驱。

送罗职方知秀州

宋代 梅尧臣

陆云尝誇千里莼,便轻羊酪同埃尘。君今得郡正千里,已患无羊厌此珍。

乃知南北各所乐,乘舟不如乘马恶。水边不见秦罗敷,纵有西施肌肉薄。

使君事事未称意,绿水芙蓉定何若。

梅尧臣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569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