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梅尧臣
从事滁阳去,寄音苦求诗。吾诗固少爱,唯尔太守知。
不敢辄所拒,勉勉作此辞。山城本寂寞,物色同淮夷。
淮俗旧轻僄,未识远博宜。无将麟在郊,便欲等文狸。
尔去事太守,当矫庸庸为。伊人道义富,尝立天子墀。
我辈在蚁垤,难谓太华卑。又若游蹄涔,安见沧海涯。
况于尔实亲,告尔尔勿疑。
周仲章通判润州
赠太子太傅王尚书挽词二首
与仲文子华陪观新水硙
湖壖此兴硙,许俗见仍稀。激射聊因势,回环岂息机。
水如岩下过,人悟雪中归。坐想韩夫子,心应不道非。
与蒋秘别二十六年田棐二十年罗拯十年始见之
书谢师厚至
尔来器尔姑,清泪滴尘几。一闻在目言,不谓今则死。
而犹意远行,所念当至止。秋风忽助嚎,万木欲摧毁。
四月十三日唐店寄钱推官
依韵自和送诗寄潘歛州
送可教僧归越
和端式上人十咏 其三 寒溪石
翠耸寒溪上,半隐寒松下。水鸟立棱角,渊鱼游穴罅。
寻常置庭槛,琐细不知价。
遇画工来嵩
朝来又入扬州郭,千万中人识者谁。唯有来嵩曾画我,依稀见似昔年时。
夜行忆山中
和公仪龙图忆小鹤
夜听邻家唱
五月七日见卖瓠者
隐静山怀贤师自持柏栽二十本种於会庆堂
翠羽辞
送达观禅师归隐静寺古律二首 其二
栗林霜下熟,归摘禦穷冬。带月涉溪水,过山闻寺钟。
未嫌云衲湿,已喜野人逢。且莫似杯渡,沧波无去踪。
和昙颖师四明十题·丹山洞
梦后寄欧阳永叔
张尧夫寺丞改葬挽词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569篇诗文
和潘叔治题刘道士房画薛稷六鹤图六首 其四 舞风
拟王维观猎
陶者
重答和永叔
隐静山怀贤师自持柏栽二十本种于会庆堂
和颖上人南徐十咏其六季子庙
张仲通追赋洛中杂题和尝历览者六章其五大字
欧阳永叔王原叔二翰林韩子华吴长文二舍人同过弊庐值出不及见
张太素之邠幕
刁景纯将之海陵与二三子送于都门外遂宿舟中明日留馔脍
阻风寄刁安国
次韵和吴冲卿伤何济川
哭谢公仪学士
得山雨
舟上采菊
依韵和仲源暮冬见寄
余令之会稽新昌
玉汝遗橄榄
月晕
师厚与胥氏妇来奠其姑
至和元年四月二十日夜梦蔡紫微君谟同在阁下
铜坑
送董传
问答 其五
观王介夫蒙亭记因记
与道损仲文子华陪泛西湖
昨於发运马御史求海味马已归阙吴正仲忽分饷
杜和州寄新醅吴正仲云家有海鲜约予携往就酌
效阮步兵一日复一日 其一
重送李逢原归苏州
醉翁吟
王德言自后圃来问疾且曰圃甚芜何不治因答
逢曾子固
五月十日雨中饮
答韩三子华韩五持国韩六玉汝见赠述诗
缑山子晋祠以下陪太尉钱相公游嵩山七章
和昙颖师四明十题·狮子岩
依韵许主客北楼夜会
月下怀裴如晦宋中道
重送宋中道
观韩玉汝胡人贡奉图
正月二十七日江邻几杜挺之刘原甫贡甫韩持国
和寿州宋待制九题 其七 齐云亭
诸韩来会别
和杨子聪会董尉家
刑部厅海棠见赠依韵答永叔二首 其二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 其二十 赐烛
和永叔六篇其三看花呈子华内翰
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 其六 钱镈
观拽龙舟怀裴宋韩李
永州守王公慥寄九岩亭记云此地疑是柳子厚所
颖公遗碧霄峰茗
与二弟过溪至广教兰若
欲晚访韩持国忽道损见过不克往持国示诗因答
依韵和永叔同游上林院後亭见樱桃花悉已披谢
送臧尉
滕学士九华山书堂
问洛上王宰访商山青竹鞭
昭信淮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