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梅尧臣
未生潭上云,空望山中雨。湛湛陈桂樽,坎坎奏鼍鼓。
萧萧灵风来,蹲蹲祝郎舞。莫言春作迟,但念寒滩阻。
何当发泉源,绿水浸沙渚。不与农者期,自将舟人语。
定作榜歌行,暮投丹湖浦。瞻祠草树失,认岭烟霞吐。
平吞东南吴,远带西北楚。川泽见坡陁,龙蛇蹙鳞膂。
人经兴寤叹,事往成前古。考碑何验今,涂马立空庑。
余知骨相贫,岂敢望冥许。愿乘溪流深,滂沛随彻俎。
和韩子华桂花
月晕
送吕寺丞希彦邠州签判
自有仲宣乐,从军仍近亲。关河历周郑,风雪过咸秦。
原上方驱马,鞍傍忽起鹑。世家传钓玉,重问渭川滨。
禽言四首 其二 提壶
提壶芦,沽美酒。风为宾,树为友。山花缭乱目前开,劝尔今朝千万寿。
野鸽
游园晚归马上希深命赋
和刘原父舍人乐郊诗
诸韩来会别
送顾中舍赴德顺军
闻从垄坻去,垄坻多羌兵。明月共临峡,风泉如哀筝。
志士莫忆家,将军亦儒生。
石兰
杂言送王无咎及第後授江都尉先归建昌
观拽龙舟怀裴宋韩李
和资政侍郎湖亭杂咏绝句十首 其三 渔潭
烟潭深不极,鉴碧无菱花。日脚下波心,澄江见鱼虾。
舟上采菊
送河清贾主簿归任
不远水云间,悠悠溯鹢还。分亭接鸡犬,举酒对河山。
残雪依荒碛,寒烟入暝湾。昔人鸾枳叹,一并在离颜。
哭谢公仪学士
道路传闻日,惊嗟尚复疑。疾因勤学得,命不与人期。
贾谊年伤少,相如恨见迟。向来公辅器,看取李家知。
嘲江翁还接篱
何言恐偷样,自是君妇懒。五日缝一巾,犹道苦未晚。
酒病自责呈马施二公
梦后得宋中道书
宵梦宋子语,昼得宋子书。书意与梦语,曾不异往初。
昔我遭家难,逢子亦在庐。我南君大梁,千里非隔疏。
念处天地中,天地犹一车。日月为两毂,星辰随徐徐。
昼夜转不已,载之将焉如。冉冉趋死乡,万古曾无馀。
其间乃有梦,觉实梦何虚。何虚亦何实,及尽皆同墟。
身世既若此,合离休叹诸。
赠张伯益
张伯益,风义自足常游遨,醉弹琵琶声嘈嘈。雷车急辊蛟龙号,曲终放拨解紫绦。
勇气索笔作小篆,李斯复出秦碑高。不数宣王石鼓文,快健欲敌横磨刀。
弈棋丝桐且置之,众善多取精神劳。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569篇诗文
欧阳永叔王原叔二翰林韩子华吴长文二舍人同过弊庐值出不及见
咏双杏子其核亦然
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 其十一 登太室中峰
吴资政挽词二首 其二
十三日雪后晚过天汉桥堤上行
幽庙
张仲通追赋洛中杂题和尝历览者六章其六蕲竹
梦后寄欧阳永叔
永叔内翰见索谢公游嵩书感叹希深师鲁子聪几道皆为异物独公与余二 ...
新霜感
送韩玉汝太傅
初见淮山
依韵王司封宝臣答卷
与蒋秘别二十六年田棐二十年罗拯十年始见之
雨中移竹
禽言四首其一子规
西禅院竹
和杨直讲夹竹花图
依韵李密学合流河口见怀
依韵吴正仲广德路中见寄
和普公赋东园十题 其九 紫竹
咏严子陵
阻风寄刁安国
欧阳郡太君挽歌二首 其二
和颖上人南徐十咏其八夫子篆
禽言四首 其四 竹鸡
村豪
深夏忽见柰树上犹存一颗实
滕学士九华山书堂
五月五日
杂诗绝句十七首 其十七
答中道小疾见寄
舟次朱家曲寄许下故人
书哀
游水帘岩
刁经臣将归南徐许予寻隐居之所及亡室坟地因
次韵和酬刁景纯春雪戏意
运使刘察院因按历归西京拜省
韩子华约游园上马後雨作遂归
送王正仲长
送杨辩青州司理
正月二十七日江邻几杜挺之刘原甫贡甫韩持国
拟宋之问春日剪綵花应制
咏欧阳永叔文石砚屏二首
依韵和原甫置酒兰菊间
欲阴
登瓜步山二首
辩疑赠献甫
九月一日
闻学士院试含桃荐寝庙诗拟作
八月九日晨兴如厕有鸦啄蛆
送何遁山人归蜀
语鸩
颍上得鲤鱼为脍怀馀姚谢师厚
南邻萧寺丞夜话别
和昙颖师四明十题·丹山洞
梨花忆
和吴冲卿学士石屏
坐睡依韵和持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