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梅尧臣
泥滑滑,苦竹冈。雨萧萧,马上郎。马蹄凌兢雨又急,此鸟为君应断肠。
寄岳州孙屯田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 其八 三月九日迎驾
前殿临朝百辟回,后宫廷阁九重开。鸣梢已自金阶出,黄屋初迎玉辇来。
不问偷桃方朔饱,谁知载戟子云才。群官望幸无名姓,只有穷吟许外陪。
再依韵
玉汝遗橄榄
和永叔六篇其三看花呈子华内翰
隐静山怀贤师自持柏栽二十本种於会庆堂
书谢师厚至
尔来器尔姑,清泪滴尘几。一闻在目言,不谓今则死。
而犹意远行,所念当至止。秋风忽助嚎,万木欲摧毁。
重送宋中道
陈真卿将有秋试条倏见访不日告行送於北门歌
送君北岗上,举酒歌黄鹄。黄鹄去何高,天池待栖宿。宁复恋江湖,聊兹混鸡鹜。晖晖振羽裳,不羡渊明菊。
依韵自和送诗寄潘歛州
舟中遇雪
赠太子太傅王尚书挽词二首
和颖上人南徐十咏其六季子庙
奉和寄宣州广教文鉴师
余姚陈寺丞
缑山子晋祠以下陪太尉钱相公游嵩山七章
送董传
社燕已归尽,秋莺犹绕林。久为梁国客,不起灞陵心。
徒步赴朋馆,远游无橐金。江君丈人意,莫入楚乡深。
永叔寄诗八首并祭子渐文一首因采八诗之意警
杂言送王无咎及第後授江都尉先归建昌
重送周都官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569篇诗文
送李节推挈内归宁池阳并李察推往南康军嫁妹二君同行
仲春同师直至垅山雪中宿穰亭
次韵和酬刁景纯春雪戏意
余居御桥南夜闻妖鸟鸣效昌黍体
书窜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 其七 夜赋
舟上采菊
隐浅挺之平甫来饮
闻欧阳永叔谪夷陵
故原有战卒死而复苏来说当时事
刑部厅海棠见赠依韵答永叔二首 其二
子聪惠书备言行路及游王屋物趣因以答
赵秘校见访
惜春三首
答宣阗司理
依韵和载阳登广福寺阁
道中谢晏相公寄酒
吴资政挽词二首 其二
寄题洪州李氏涵虚阁
依韵和刘原甫舍人扬州五题 蒙谷
饮刘原甫舍人家同江邻几陈和叔学士观白鹇孔
送顾中舍赴德顺军
梦后得宋中道书
张尧夫寺丞改葬挽词
张仲通追赋洛中杂题和尝历览者六章其二洛州
深夏忽见柰树上犹存一颗实
河阳秋夕梦与永叔游嵩避雨於峻极院赋诗及觉
书哀
早至颖上县
再寄歙州潘伯恭
永叔请赋车螯
陶者
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 其十五 牧笛
韩子华约游园上马後雨作遂归
问答 其五
和石昌言学士官舍十题 其十 兰
依韵和太祝同诸君游园湖见寄
正月十日五更梦中
拟玉台体七首 其三 雨中归
田家屋上壶
嘲江翁还接篱
语鸩
寄维阳
送田遵古秀才
元日合门拜表遇雪呈永叔
送谢师厚太博通判汾州
李密学遗苔酱脯云是自采为之
招隐堂寄题乐郎中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 其十三 石咏
梦登河汉
与道损仲文子华陪泛西湖
送梵才吉上人归天台
寄永兴招诗夏太尉
云间月
和原甫同邻几过相国寺净土院因观杨惠之塑吴道子画听越僧琴闽僧写 ...
山茶花树子赠李廷老
李廷臣
早发大信口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 其十八 赐酒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