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梅尧臣
资政王侍郎命赋梅花用芳字
寄题沈比部江州齐云楼
僧可真东归因谒范苏州
真上人因送毛令伤足复伤冷二首
再依韵
金明池游
依韵和孙浦二都官展墓由大明精舍而归 其二
拜垄忽生寒食心,应缘春入感啼禽。泪沾宿草根仍冻,马立荒沙迹已深。
野老辍耕风料峭,山房开昼日阴森。归鞍却望原头路,羃历轻烟物景沉。
闻宣叔挺之围棋
人以棋销日,我观棋辄寐。未必尽死生,何兹较愚智。
只将多胜少,复取先为利。不若酒之贤,悠然共醒醉。
咏官妓从人
少为轻薄误,失行落优倡。去作小家妇,愿同贫里装。
无心歌子夜,有意学流黄。他日东郊上,谁人见采桑。
永济仓书事
谕乌
石兰
哀国子黄助教
雷秘校入阙拟官时将登舟过辇下
与君先后发,同走向京华。羡跃青骊去,将乘乌榜赊。
著鞭辞宿雨,渡水踏春沙。闻道求为县,应当学种花。
和公仪龙图忆小鹤
和潘叔治题刘道士房画薛稷六鹤图六首 其一 啄食
穷年见俛啄,但有饥乏意。虽存玉山禾,不入丹青喙。
因思方朔嘲,此岂优谐类。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其四
依韵吴正仲广德路中见寄
涂山
云间月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569篇诗文
再至洛中寒食
和杨子聪会董尉家
戊子三月二十一日殇小女称称三首
闻临淄公薨
送毛秘校罢
拣
至灵壁镇于许供奉处得杜挺之书及诗
初见淮山
观韩玉汝胡人贡奉图
幽庙
得陈天常屯田双筇竹二枚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 其三十六 明月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 其八 三月九日迎驾
胡公疏示祖择之卢氏石诗和之
与仲文子华陪观新水硙
永叔内翰见索谢公游嵩书感叹希深师鲁子聪几道皆为异物独公与余二 ...
隐静山怀贤师自持柏栽二十本种于会庆堂
不知梦
永叔内翰见访
依韵和王景彝马上忽见槐花
张尧夫寺丞改葬挽词三首 其三
李廷臣
杂言送王无咎及第後授江都尉先归建昌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 其十八 赐酒
咏苏子美庭中千叶菊树子
铜坑
送曾子固苏轼
拟陶体三首 其三 目释
送李节推挈内归宁池阳并李察推往南康军嫁妹二君同行
早夏陪知府学士登叠嶂楼
濄口得双鳜鱼怀永叔
登泰山日观峰
和颖上人南徐十咏其八夫子篆
逢牧
稚子获雀雏
赠刘谋合副
陶者
泊下黄溪
和颖上人南徐十咏其二北固山
月晕
赴刁景纯招作将进酒呈同会
阻风宿大信口
斫脍怀永叔
次韵和吴冲卿伤何济川
次韵和王道损风雨戏寄
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 其十 三醉石
真州东园
依韵朱学士廉叔忆颍川
送红梅行之有诗和依其韵和
冬日送暹上人
依韵和永叔都亭馆伴戏寄
遇画工来嵩
和正仲再和罢饮
永州守王公慥寄九岩亭记云此地疑是柳子厚所
春晴对月
奉和寄宣州广教文鉴师
与道损仲文子华陪泛西湖
禽言四首 其三 山鸟
鲁山山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