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梅尧臣
别钟京
我怜钟氏子,冒雨为求文。暂以经兹迈,与之书所闻。
野鸥窥笔砚,舟子采蒿芹。况有新炊饭,箪浆可送君。
酌别谢通微判官兼怀欧阳永叔
刁经臣将归南徐许予寻隐居之所及亡室坟地因
陈真卿将有秋试条倏见访不日告行送於北门歌
送君北岗上,举酒歌黄鹄。黄鹄去何高,天池待栖宿。宁复恋江湖,聊兹混鸡鹜。晖晖振羽裳,不羡渊明菊。
送吕寺丞希彦邠州签判
自有仲宣乐,从军仍近亲。关河历周郑,风雪过咸秦。
原上方驱马,鞍傍忽起鹑。世家传钓玉,重问渭川滨。
四月二十八日记与王正仲及舍弟饮
万表臣报山傍
前时见多叶,曾何数寻常。今见叶又多,移赏南涧阳。
寄言莫苦恃,更多殊未央。
依韵和唐彦猷华亭十咏 其七 华亭谷
断岸三百里,萦带松江流。深非桃花源,自有渔者舟。
闲意见水鸟,日共泛觥筹。何当骑鲸鱼,一去几千秋。
和普公赋东园十题 其六 假山
太山不可历,石齿齧人足。聊集怪与奇,苍苍都在目。
何须引寒流,平地作溪谷。
与夏侯绎张唐民游蜀冈大明寺
拟王维偶然作
嵇康任天性,傲散喜端居。自云安卑者,窃比老庄欤。
一月十五日,头面忘洗梳。危坐恣搔虱,于时懒作书。
一曲情自寄,一杯欢有馀。尚子志所慕,阮生甘不如。
黄精可养寿,广泽宜睹鱼。不堪行作吏,章服裹猿狙。
隐静山怀贤师自持柏栽二十本种於会庆堂
留别乐和之
雪消潭水绿,轻舸下滩时。渐转青山去,还将故国辞。
野林看欲动,江燕欲逢迟。君语随州体,余惭晚始知。
七里湾得朱表臣寄千叶楼子髻子芍药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 其十八 赐酒
时颁光禄酒,花出汉宫墙。湛露承天渥,流霞落羽觞。
近亲龙尾道,远袭雀头香。溺殿人谁见,终知曼倩狂。
依韵阎中孚职方暴雨幸凉
依韵和子聪见寄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 其三十八 殿中飞
玉几当中宝作床,无端絮惹御袍香。群公唱第鱼龙化,列侍金阶若堵墙。
寄题沈比部朱州齐云楼
送余中舍知汉州德阳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569篇诗文
禽言四首 其三 山鸟
至灵壁镇于许供奉处得杜挺之书及诗
送何遁山人归蜀
效阮步兵一日复一日 其一
大水后城中坏庐舍千馀作诗自咎
和端式上人十咏 其三 寒溪石
杂言送王无咎及第後授江都尉先归建昌
次韵和再拜
舟中闻蛩
邃隐堂
哀国子黄助教
袁大监挽词三首
观王介夫蒙亭记因记
范饶州坐中客语食河豚鱼
依韵和孙浦二都官展墓由大明精舍而归 其二
正月二十七日江邻几杜挺之刘原甫贡甫韩持国
永叔内翰见索谢公游嵩书感叹希深师鲁子聪几道皆为异物独公与余二 ...
依韵四和正仲
志来上人寄示酴醾花并压砖茶有感
游水帘岩
和颖上人南徐十咏其五望海楼
依韵和行之都官芭蕉诗
和普公赋东园十题 其九 紫竹
翠羽辞
送方进士游庐山
读贤愚录
哀马
拟陶体三首 其三 目释
寄滁州欧阳永叔
梦后得宋中道书
问答 其五
南邻萧寺丞夜话别
依韵许主客北楼夜会
中秋与希深别後月下寄
洛阳牡丹
依韵和通判八月十五夜招翫月二章
咏苜蓿
玉汝赠永与冰蜜梨十颗
依韵和载阳登广福寺阁
同次道游相国寺买得翠玉罂一枚
依韵和王景彝马上忽见槐花
依韵和永叔同游上林院後亭见樱桃花悉已披谢
五月七日见卖瓠者
和潘叔治题刘道士房画薛稷六鹤图六首 其四 舞风
和张民朝谒建隆寺二次用写望试笔韵
桫椤树
桓妒妻
送曾子固苏轼
夏日陪提刑彭学士登周襄王故城
依韵马都官宿县斋
哭王几道职方三首 其二
送王正仲长
诸韩来会别
咏象韩子华邀赋
送刘继邺秀才归当涂
感李花
李宣叔秘丞遗川笺及粉纸二轴
颍水费公渡观饮牛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