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梅尧臣
云扫鱼鳞静,天开桂魄清。梨花监中色,杜宇昼时声。寥落将寒食,羁离念故京。都无惜春意,樽酒为谁倾。
重送李逢原归苏州
王原叔内翰宅观山水图
石苍苍,连峭峰,大山嵯峨云雾中。老松瘦树无笔踪,巧夺造化何能穷。
古绢脆裂再黏续,气象一似高高嵩。上有荆浩字,特归翰林公。
愿换廷圭一丸墨,谁言卖钱须青铜。范宽到老学未足,李成但得平远工。
黄金白璧未为贵,丈人师臣无不通。
拣
紫丝晕粉缀藓花,绿罗布叶攒飞霞。莺舌未调香萼醉,柔风细吹铜梗斜。
金鞍结束果下马,低枝不碍无阑遮。长陵小市见阿姊,浓薰馥郁升钿车。
莫轻贫贱出闾巷,迎入汉宫人自誇。
淮南遇梵才吉上人因悼谢南阳畴昔之游
久已厌宦旅,故兹归江南。始时遽辞归,不及事春蚕。
残腊犹在道,险阻固所谙。扁舟次淮海,喜遇释子谈。
契阔十五年,尚谓卧岩庵。偶见如夙期,淹留良亦甘。
叹逝独泫然,怀悲情岂堪。班班云中鸟,共看投夕岚。
曷不念旧隐,山水唯素耽。我从湖上去,微爵轻子男。
和普公赋东园十题 其九 紫竹
西南产脩竹,色异东筠绿。裁箫映檀唇,引枝宜凤宿。
移从几千里,不改生幽谷。
梨花忆
和端式上人十咏 其三 寒溪石
翠耸寒溪上,半隐寒松下。水鸟立棱角,渊鱼游穴罅。
寻常置庭槛,琐细不知价。
依韵和通判二月十五日雨中
仲春月既望,物候恰分中。窗听五更雨,花开前日风。
诗成止酒后,病怯举杯空。短发虽然黑,心如一老翁。
张尧夫寺丞改葬挽词
不知梦
陌上二女
素手搴幂䍦,柔纤明春荑。转眄动桂叶,阳语启瓠犀。
阿姊金盛珠,阿妹缫籍圭。吹香袭行路,岂独下蔡迷。
昭亭潭上别弟
南邻萧寺丞夜话别
范饶州坐中客语食河豚鱼
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 其六 钱镈
诗称庤钱镈,南亩兴农作。宁唯务芟薙,岂不在刈穫。
收功向嘉谷,托用随芒屩。太平兹所重,坐见销锋锷。
卫尉邵少卿挽词二首 其二
买得吴门宅,归来自种花。春风未歌彻,东岱已魂赊。
昔作千年调,今为一日嗟。人将镌美德,磨石取江沙。
醉中和王平甫
依韵和晏相公
宿安上人
胥裴喜我至,冒雨夜出城。灯前相对语,怪我面骨生。
为言憔悴志,因意多不平。亦见子颔须,长黑已可惊。
知子有所立,毛发随世情。子心且如旧,后辈苦前轻。
送红梅行之有诗和依其韵和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569篇诗文
杂言送王无咎及第後授江都尉先归建昌
惜春三首
与仲文子华陪观新水磑
张仲通追赋洛中杂题和尝历览者六章其四石楼
饮韩仲文家
昭信淮上
依韵许主客北楼夜会
舟次朱家曲寄许下故人
坐睡依韵和持国
重送周都官
闻高平公殂谢述哀感旧以助挽歌三首 其三
元日合门拜表遇雪呈永叔
东城送运判马察院
同蔡君谟江邻几观宋中道书画
戊子三月二十一日殇小女称称三首
余之亲家有女子能点酥为诗并花果麟凤等物一
送罗职方知秀州
送李节推挈内归宁池阳并李察推往南康军嫁妹二君同行
和刁太博新墅十题 其七 移竹
次韵王舍人忆省中小桃寄江学士
赠张伯益
真州东园
和永叔六篇 其六 啼鸟
依韵朱学士廉叔忆颍川
晨起裴吴二直讲过门云凤阁韩舍人物故作五章以哭之 其四
再送正仲
和潘叔治题刘道士房画薛稷六鹤图六首 其五 警露
闻学士院试含桃荐寝庙诗拟作
和颖上人南徐十咏其九甘露寺
赠黄庭筠举进士
颍上得鲤鱼为脍怀馀姚谢师厚
郑戭及第东归後赴洋州幕
守宫
江邻几寄羊羓
依韵诸公寻灵济重台梅
再和公仪龙图
语鸩
铜坑
题刘道士奉真亭
续永叔归田乐秋冬二首
雨还
赠太子太傅王尚书挽词二首 其一
河南张应之东斋
次韵奉和永叔谢王尚书惠牡丹
李仲求寄建溪洪井茶七品云愈少愈佳未知尝何如耳因条而答之
登乾明院碧藓亭
哭谢公仪学士
永济仓书事
重答和永叔
依韵和乌程李著作四首 县署西园
刑部厅海棠见赠依韵答永叔二首 其二
禽言四首其一子规
十月三日相公花下小饮赋四题·残菊
和韩子华桂花
寄滁州欧阳永叔
金明池游
夜听邻家唱
拟玉台体七首 其三 雨中归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