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梅尧臣
咏刘仲更泽州园中丑石
依韵和正仲重台梅花
芳梅何茜茜,素叶吐层层。近腊寒犹劲,先春气已承。
冷香传去远,静艳密还增。有意常欺雪,无功合镂冰。
早烟笼玉暖,冻雨浴脂凝。汉女新妆薄,燕姬瘦骨棱。
压枝唯恐折,簇萼似难胜。神物终来护,江乡未解矜。
独奇心岂欲,寄远客何曾。不见黄鹂度,宁防粉蝶凌。
月光临更好,溪水照偏能。画轴开云雾,宫刀剪綵缯。
都无笔可衒,莫信巧堪凭。丹杏尘多杂,夭桃俗所称。
故林尝渴望,大庾更愁登。重和阳春曲,声辞猥愧仍。
赠狄梁公十二代孙国宾
赠仆射侍中刘相公挽词三首
哭谢公仪学士
道路传闻日,惊嗟尚复疑。疾因勤学得,命不与人期。
贾谊年伤少,相如恨见迟。向来公辅器,看取李家知。
野鸽
晨起裴吴二直讲过门云凤阁韩舍人物故作五章以哭之 其四
昨时宾晏地,今见穗纬遮。栖室那因鵩,从杯不为蛇。
曾无越人术,意起汉臣嗟。明日东城陌,悲凉后部笳。
得陈天常屯田双筇竹二枚
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 其五 玉女窗
玉洞倚霞壁,天窗露微明。骖鸾去不返,啼鸟空相惊。
万木自亏蔽,扪萝复谁情。
依韵自和送诗寄潘歛州
问答 其五
青云梯,尺木为阶行忽迷。勤修道业生羽翼,天门九袭须攀隮。
正仲见赠依韵和答
和杨子聪会董尉家
董生方好雅,兹日为扫扉。森尔延嘉为,欢然去尘机。
有客振双袂,敢言阳春晖。聊停玉麈尾,为歌金缕衣。
古辞何稠叠,无乃惜芳菲。三闾不餔糟,二子自采薇。
虽留千载清,未免当时饥。吾爱曹公诗,古来不敢非。
人生若朝露,舍醉当何归。四座惊此语,未厌翠觞飞。
胡能后天地,何可恃轻肥。沉酣且长咏,白首空歔欷。
江邻几寄羊羓
故原有战卒死而复苏来说当时事
河阳秋夕梦与永叔游嵩避雨於峻极院赋诗及觉
朱桵
闻欧阳永叔谪夷陵
早夏陪知府学士登叠嶂楼
送门人欧阳秀才游江西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569篇诗文
和中道雨树
书哀
舟中值雨裴刁二君相与见过
春晴对月
山茶花树子赠李廷老
依韵和永叔同游上林院後亭见樱桃花悉已披谢
寄永兴招诗夏太尉
留题毗陵潘氏宅假山
廨後木芙蓉
胡公疏示祖择之卢氏石诗和之
留别乐和之
和石昌言学士官舍十题 其十 兰
留题希深美桧亭
依韵和载阳郊外
和正仲再和罢饮
再别仲仪
正月二十七日江邻几杜挺之刘原甫贡甫韩持国
重答和永叔
雨还
送韩玉汝太傅
咏蜘蛛
送达观禅师归隐静寺古律二首 其二
岸贫
醉中留别永叔子履
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 其十五 牧笛
七月十六日赴庾直有怀
书谢师厚至
送余中舍知汉州德阳
对雪忆往岁钱塘西湖访林逋三首
次韵和酬刁景纯春雪戏意
余居御桥南夜闻妖鸟鸣效昌黍体
咏苜蓿
和王景彝正月十四
中伏日永叔遗冰
李庭老许遗结丝勒帛
永叔席上分韵送裴如晦
酒病自责呈马施二公
九月十八日山中见杜鹃花复开
啄木二首
田家语
张仲通追赋洛中杂题和尝历览者六章 其六 蕲竹
雨中移竹
异同
和潘叔治题刘道士房画薛稷六鹤图六首 其五 警露
重送周都官
嘲江翁还接篱
饮韩仲文家
早发大信口
游隐静山
金明池游
谢鹇和公仪
醉中和王平甫
昭亭潭上别弟
隐浅挺之平甫来饮
依韵许主客北楼夜会
送河清贾主簿归任
张仲通追赋洛中杂题和尝历览者六章其五大字
依韵和永叔内翰酬寄杨州刘原甫舍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