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题松隐图

题松隐图

明代 张以宁

苍苍藓石,谡谡云松。空山无人,明月在筇。我思武夷,三十六峰。

之子之迈,携琴曷从。

诗人张以宁的古诗

次翰林都事拜住春日见寄韵

明代 张以宁

日高睡起小窗明,飞絮游丝弄昼晴。
忽忆金河年少梦,柳阴骑马听流莺。

舜庙诗次韵牛士良

明代 张以宁

苍梧落日百灵悲,韶石清风万代思。洪水一从咨禹后,深山几见避秦时。

鸟耘历历传遗迹,鸡卜纷纷异俗祠。白发舜弦峰下路,老儒独咏卿云诗。

送陈彦博编修归省 其二

明代 张以宁

我家神山海上头,昔交先公三十秋。昔年不归父老忆,万里复送郎君游。

白鱼青笋上亲寿,紫蟹黄花销客愁。明年老夫亦东耳,草堂小结并沧洲。

与赵德明谈丁仲容作此寄之

明代 张以宁

江左诗人丁叟在,淮南木落看青山。寻僧野寺秋风去,送客溪船夜月还。

八口艰难新歉后,廿年落魄醉吟间。城南郭泰能携酒,得伴先生杖履閒。

送叶景山掾史赴都

明代 张以宁

海上青山仙者家,飘飘杂佩上飞霞。牧之旧重淮南幕,博望今随斗北槎。

黄道夜平星合璧,紫台秋冷雪成花。君行正及观光便,五色云中望帝车。

次韵唐括仲宽照磨雪中

明代 张以宁

西山翠湿蓬莱股,勾陈苍苍星聚五。长风吹雪渡海来,凤城佳气如龙虎。

瑶林不断接九天,银界滉漾开三千。灵姬相顾一启齿,霓旌羽节何纷然。

道人宴坐歌云门,天光盎然万籁停。玄圃日出春无痕,白鹤载我三山行。

泊月子河望三山

明代 张以宁

三山仙岛隔归期,长夜京华梦见之。明发开帆成误喜,青天三点见峨眉。

泊戚家堰遇风夜雷雨

明代 张以宁

高浪出鱼龙,舟师急卷篷。
雷声过云雨,月晕断河风。
野阔人家外,涛喧客枕中。
坐来搔短发,惆怅大江东。

月子河阻风

明代 张以宁

洱江万里此朝东,入贡舟航四海同。明代百神都受职,为言休作石尤风。

题玄妙观主程南溟所藏冯太守莲花图

明代 张以宁

往时毗陵二千石,能作冯荷世无匹。扬州真馆惊见之,江水江云动高壁。

紫台日出群仙朝,露洗榑桑太霞赤。翠蕤绛节光陆离,汉女湘妃失颜色。

就中一个异姿格,彤霞酒销雪色白。道人一笑三千龄,太华秋风语畴昔。

忆予濯足江上游,浩歌小海无人识。荷叶荷花梦里香,倦游见画三太息。

君当取此叶为舟,凌厉南溟观八极。暮年贺老乞身归,分取鉴湖千顷碧。

丙寅乡贡同宁德黄君泽韩君瑕林鹤山登幔亭峰今十五年矣赋此并怀黄 ...

明代 张以宁

忆共故人携手地,幔亭绝顶赋游仙。鹏飞起处三千里,鹤到归时十五年。

澄潭月上金鸡响,古洞泉流玉幅悬。为报樵溪黄石老,幽期长在白云篇。

至瓜州

明代 张以宁

江流岛屿碧湾环,两岸楼台晻霭间。细雨春帆来楚峡,遥天晓树见吴山。

岚光去鹭半明灭,云气与鸥相往还。欲访乡僧心已倦,十年为客鬓毛斑。

送徐君美之六合县尹

明代 张以宁

山县棠梨树,题诗动忆君。尊前俱白发,马首又青云。

春郭千花合,秋庭一鹤闻。公馀好心事,令子已能文。

题采石娥眉亭

明代 张以宁

姮娥霜鬓未摧颓,李白骑鲸更不回。李代登临悲赋客,百年沦落忆雄才。

淮云白白鸟飞尽,山日苍苍猿啸哀。欲起锦袍吹玉笛,为驱江浪入金杯。

衢州咏烂柯山效宋体 其二

明代 张以宁

洞里仙人笑客痴,斧柯烂却忘归时。人间宇宙无穷事,只似山中一局棋。

和刘公艺暮春有感韵 其二

明代 张以宁

耻向清时泣楚囚,长寻佳句拟扬休。碧云千里隔春信,红雨一帘生晚愁。

袖手独应怜郢斲,知心谁为和商讴。卜邻幸识刘公干,新得诗声满壁流。

题信州戈阳周竹窗嘉竹图

明代 张以宁

戈水徵君周竹窗,传家累叶尚敦庞。高门即见朱轮十,瑞节先看碧玉双。

翠凤并巢依积雪,苍龙分影媚清江。徐公对此尤能赋,予欲东游共酒缸。

赠安南善书阮生生名太冲为予书春秋春王正月考及安南行稿予喜其楷 ...

明代 张以宁

安南有生阮太冲,隶书国中称最工。劲如精兵槊善舞,疾若快匠斤成风。

老夫持节使绝域,眼昏头白垂龙钟。著书暇日使之写,一笑聊足舒心胸。

写书设官自汉代,嗟汝乃在炎荒中。迢迢岭表产丹荔,郁郁涧底生青松。

我兴为尔作长句,生起再拜生春容。独不见琼州姜生遇苏子,姓名亦可传无穷。

水红花

明代 张以宁

穗长仍叶密,红粟缀枝鲜。种秫今年熟,相将买酒船。

云岩诗为傅元刚题

明代 张以宁

千岩翠色晓纷纷,远树微茫路不分。应是林端飞瀑布,春风吹作满川云。

张以宁

张以宁

(301—13700元明间福建古田人,字志道,学者称翠屏先生。元泰定中,以《春秋》举进士,由黄岩判官进六合知县,坐事免官,滞留江淮十年。后官至翰林侍读学士。明师克元都,复授侍讲学士。洪武三年出使安南,死于返程途中。有《春王正月考》、《翠屏集》。► 354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