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释清远
一去一来松上鹤,半开半合岭头云。支筇独立千峰外,唯把南山祝圣君。
天台三大士像赞
岩岩天台,旷阔寰宇。大士不我,毫端莫取。蜀客心狂,纤尘一缕。
屈指拊掌,松石猛虎。生涯何有,流传今古。静对虚堂,非谓无补。
偈颂一一二首 其二十五
一竿一笠一蓑衣,急水滩头下钓丝。钩上锦鳞容易得,芦花深处月明归。
颂古六十二首 其十二
开田说大义,后人莫容易。百丈总持门,淡而还有味。
别僧演
西别岷峨路五千,幸携瓶锡礼高禅。不材虽见频挥斧,钝足难谙再举鞭。
深咸恩光同日月,未能踪迹上林泉。明朝且出山前去,他日重来会有缘。
祖师地种花及总颂四首 其一 地
性地本无生,因生说有地。流传古至今,非愚亦非智。
颂古六十二首 其四十三
奉君三顿曲周遮,屈辱云门老作家。渡水穿云五湖客,欲将何物当生涯。
龙门偶作五首 其二
叨叨林鸟啼,披衣中夜坐。拨火悟平生,穷神归破堕。
事皎人自迷,曲淡谁能和。念之永不忘,门开少来过。
偈颂一一二首 其五
棒喝齐施古佛宗,三玄三要绝狐踪。白云消散青山在,明月芦花对蓼红。
颂古六十二首 其六十一
何故唤作手,衲僧难开口。拟议自颟顸,可怜大蒙斗。
颂古六十二首 其六十二
彼此且无相负累,行人无不失钩锥。虽然不瞎众生眼,也好拳头劈口槌。
偈颂一一二首 其六十八
木平山里人,貌古言复少。相看陌路同,论心秋月皎。
坏衲线非蚕,助歌声有鸟。城郭今日来,一沤曾已晓。
偈颂一一二首 其二十三
先师当年末后句,与人皮下挑出刺。与如六月日中冰,销镕处处皆相似。
后来听响各流传,更加一二与三四。个中孰是无耳人,明见去来不生死。
寒食礼先师真五首 其三
前人说法后人听,由来两个总无情。祇缘口耳都相似,所以流通道自成。
颂古六十二首 其四十四
云门答糊饼,言前句后领。驴鞍爷下颔,到了终不省。
塞却你咽喉,把将糊饼来。
勤禅人求赞
沧溟一滴咸无际,厚地纤尘广有馀。何事陋容人写得,祇缘踪迹在龙舒。
元侍者求赞
道虽光明,形则山野。提折脚铛,住深兰若。拙韵无取,陋容谁写。
常在左右,觉元侍者。
题徐四翁壁
徐翁活计天真,年老无喜无嗔。参取面前桑树,乾坤不出一尘。
读传灯录二首 其二
家家门前火把子,半夜愚夫说相似。碧天如水月如钩,古今流落闲名字。
颂古六十二首 其五十三
犊牛生子颇相谙,两眼通红色似蓝。把火照来无觅处,大家普请一时参。
观音像赞二首 其一
旷大劫来离众苦,心心永断诸分别。闻处真闻实不闻,说时虽说常无说。
法身普现凡圣等,耳根采听音声绝。娑婆最有大因缘,一念清凉除恼热。
释清远
释清远(一○六七~一一二○),号佛眼,临邛(今四川邛崃)人。俗姓李。年十四出家,尝依毗尼。南游江淮间,遍历禅席,师事五祖演禅师七年。后隐居四面山大中庵,又住崇宁万寿寺。继住舒州龙门寺十二年。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奉敕住和州褒禅山寺(《古尊宿语录》卷二九)。踰年,以疾辞,归隐蒋山之东堂。为南岳下十四世,五祖演禅师法嗣。宣和二年卒,年五十四。事见《筠溪集》卷二四《和州褒山佛眼禅师塔铭》,《嘉泰普灯录》卷一一、《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 252篇诗文
颂古六十二首 其三十九
以偈美世奇首座
偈颂一一二首 其一一一
动静常一
小师崇戒求赞
偈颂一一二首 其九十六
病中示光道者
偈颂一一二首 其六
颂古六十二首 其十
偈颂一一二首 其三十
再得旨退褒山成三偈代违和守钱公 其三
颂古六十二首 其九
偈颂一一二首 其九十二
偈颂一一二首 其二
和圭首座二颂 其二
偈颂一一二首 其十
颂古六十二首 其十七
妙语方知
偈颂一一二首 其六十二
颂古六十二首 其二十七
偈颂一一二首 其二十二
偈颂一一二首 其九十一
和五祖老和尚寄铁牛歌
白云端和尚赞
偈颂一一二首 其二十
颂古六十二首 其三十六
题四面法智禅师塔
偈颂一一二首 其八十七
偈颂一一二首 其四十九
寒食礼先师真五首 其五
偈颂一一二首 其一○三
偈颂一一二首 其六十五
师常以六只骰子示禅人六面皆六点复作三颂 其一
偈颂一一二首 其一○二
颂古六十二首 其三十一
偈颂一一二首 其六十四
同居善说
读传灯录二首 其一
因法眼颂
偈颂一一二首 其九
偈颂一一二首 其二十八
偈颂一一二首 其四十八
偈颂一一二首 其十三
颂古六十二首 其四十
偈颂一一二首 其十一
颂古六十二首 其十五
示道三偈
颂古六十二首 其十一
悟首座图余幻质复求为赞
偈颂一一二首 其一○四
浮山圆鉴和尚赞
十可行十颂
花山
偈颂一一二首 其四十四
颂古六十二首 其二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