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偈颂一一二首 其九十二

偈颂一一二首 其九十二

宋代 释清远

迎日出门去,已觉披烟雾。冒月望山归,重露湿禅衣。

心悄悄,步迟迟。无孔笛,再三吹。哩哩逻,逻逻哩。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犹唱翠眉低。

君更听,莫狐疑。

诗人释清远的古诗

冯济川教授求赞

宋代 释清远

天地无物我无物,隐显空云随出没。此间谁是悟玄人,霹雳光中轰一咄。

偈颂一一二首 其一○一

宋代 释清远

雨从何来,不须寻讨。遍满虚空,拔济枯槁。定明妙应灵通,知府舍人台造。

真个是为雨为霖,莫不为忻为好。

褒山定明禅师赞

宋代 释清远

四海称唐,师出华阳。不起燕坐,翱翔帝乡。名与山俱,道逐时芳。

济民助国,能雨能旸。贫者获富,热者得凉。群蒙所归,实在不亡。

小师崇戒求赞

宋代 释清远

似即疏,比仍失。廓尔空,皎然日。顾丹青,写容质。谁使之,省寻觅。

颂古六十二首 其四十四

宋代 释清远

云门答糊饼,言前句后领。驴鞍爷下颔,到了终不省。

塞却你咽喉,把将糊饼来。

颂古六十二首 其六十二

宋代 释清远

彼此且无相负累,行人无不失钩锥。虽然不瞎众生眼,也好拳头劈口槌。

偈颂一一二首 其三

宋代 释清远

挥戈佛日不西流,照彻人间洞九幽。从此安居无一事,休将玄妙挂心头。

颂古六十二首 其二十四

宋代 释清远

五色狸奴尽力争,及乎按剑总生盲。分身两处重相为,直得悲风动地生。

龙门偶作五首 其四

宋代 释清远

初夜凉生早,微云卷太空。灯悬松竹露,帘捲薜萝风。

可笑千年事,能将一念通。相逢禅客间,细细话吾宗。

山偈

宋代 释清远

动境遍娑婆,以之成逼迫。安心一处坐,从是虚生白。

逼迫何逼迫,膏火煎魂魄。虚白何虚白,广教扬孤翮。

良哉静者心,四海犹为窄。匹彼在动士,天地何辽隔。

故兹审观究,二者俱介僻。弃彼而奔此,安得有深益。

乐者自何至,苦者自何适。苦乐忘根绪,由夫征路陌。

路陌苟不征,耽耽本家宅。昔未厌瓦砾,今岂重金璧。

金璧有所重,瓦砾未可掷。瓦砾谓金璧,杀盗应非逆。

金璧谓瓦砾,圣贤失踪迹。金璧而金璧,瓦砾而瓦砾。

苦乐各平等,法法无假借。大空离众念,真实无改易。

乐而无乐相,苦亦无苦迹。苦乐同十虚,心门广开辟。

龙吟而凤鸣,天渊发金液。人不念诸道,饥口枉求食。

一也及夫此,曹溪称上客。因思贤圣人,不寐彻残夕。

时哉各勉旃,升沉在咫尺。

偈颂一一二首 其六十一

宋代 释清远

骨还父,肉还母。何者是身,分明听取。山河国土现全躯,十方世界在里许。

万劫千生绝去来,山僧此说非言语。

颂古六十二首 其四十一

宋代 释清远

春来依旧一枝枝,同地同天道不疑。未彻之言人莫问,令余特地笑嘻嘻。

偈颂一一二首 其十

宋代 释清远

木伎机,石女儿。三冬阳气盛,六月降冬时。有语非干舌,无言切要词。

会我最后句,出世少人知。午斋晨粥无馀事,笺茗炉香话道奇。

颂古六十二首 其三

宋代 释清远

百万人天望举扬,拈花微笑大乖张。几多业识茫茫者,问著劳生沸似汤。

祖师地种花及总颂四首 其二 种

宋代 释清远

从昔未曾迷,于今何所悟。祇缘种性深,更亦无别路。

白云端和尚赞

宋代 释清远

纲纪著明,不忘付授。净空无际,如日处昼。欲究根源,瞻之龙岫。

偈颂一一二首 其七十五

宋代 释清远

一叶落,天下春。无路寻思笑杀人。下是天,上是地,此言不入时流意。

南作北,东作西,动而止,喜而悲。蛇头蝎尾一试之,猛虎口里活雀儿。

偈颂一一二首 其三十一

宋代 释清远

来来去去去来时,去去来来离觉知。了得去来无挂碍,方知尘劫不思议。

偈颂一一二首 其六十七

宋代 释清远

一漏逗,二漏逗,三漏逗,用意搀前先在后。莫于佛祖结冤亲,好看衣珠常离垢。

家中人,斗头走,淮南笑杀龙门叟。有人若会笑因由,眼似铜铃大如斗。

起晚

宋代 释清远

展脚缩脚饥鼠啼,合眼开眼重露晞。觉来始了梦时事,梦处宁容觉后知。

瞬息黄粱犹未熟,翩翻蝴蝶正狂飞。披衣独坐日正午,试问何如半夜时。

释清远

释清远

释清远(一○六七~一一二○),号佛眼,临邛(今四川邛崃)人。俗姓李。年十四出家,尝依毗尼。南游江淮间,遍历禅席,师事五祖演禅师七年。后隐居四面山大中庵,又住崇宁万寿寺。继住舒州龙门寺十二年。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奉敕住和州褒禅山寺(《古尊宿语录》卷二九)。踰年,以疾辞,归隐蒋山之东堂。为南岳下十四世,五祖演禅师法嗣。宣和二年卒,年五十四。事见《筠溪集》卷二四《和州褒山佛眼禅师塔铭》,《嘉泰普灯录》卷一一、《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 252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