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释清远
两岸芦花一叶舟,凉风深夜月如钩。丝纶千尺慵抛放,归到家山即便休。
偈颂一一二首 其三十八
狸奴白牯念摩诃,猫儿狗子长相见。诸禅客,荐不荐。
若言自性本圆明,大似扪空追闪电。
偈颂一一二首 其四十六
诸人未到龙门山,将道龙门在世间。既到龙门心自在,杉松拂拂水潺潺。
偈颂一一二首 其八十二
不起疏慵不进修,实无言说实无求。夺饥人口中之食,驱耕者手里之牛。
真快活,百无忧。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风流拍天流。
偈颂一一二首 其九十九
东西南北四方人,地阔天遥最是亲。衡岳天台连魏阙,轻轻弹指不劳神。
偈颂一一二首 其五十四
杜顺文殊事可知,定光如来老大隋。张三李四何王赵,问你渠今是阿谁。
廛市卖鱼忘进趣,案头分肉露全机。男儿锁子黄金骨,苦痛无明堕污泥。
偈颂一一二首 其五
棒喝齐施古佛宗,三玄三要绝狐踪。白云消散青山在,明月芦花对蓼红。
因法眼颂
咒咀毒药,形声之逆。眼耳若通,本人何适。根问本人何所适,涂割等平忘顺逆。
有为虽伪性常真,法法无依称善吉。
寒食礼先师真五首 其二
一悟吾师心便息,信门入处还无入。二十年中事密如,向人殊不劳心力。
六句偈六首 其四 后念非圣
后念非圣,万象明镜。不假薰修,本来清净。
颂古六十二首 其四十五
杨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头人。一声残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勤禅人求赞
沧溟一滴咸无际,厚地纤尘广有馀。何事陋容人写得,祇缘踪迹在龙舒。
三句颂
禹穴龙门寺,探珠欲问龙。骊珠吞在腹,
送常侍者西归省亲
本从绵竹过南方,依前归入绵竹去。井舍犹为旧日居,山川不改当时处。
邻人见之莫惊愕,亲里欢迎断思虑。有问南方所得时,瘦藤为我聊轻据。
游定明塔院作二颂 其一
大士安禅地,千松塔院春。门深松桧老,事古岁时新。
人礼香灯夜,鸟啼花雨晨。祇应禅石上,去住亦通神。
偈颂一一二首 其五十六
十方世界龙门寺,大地山河是学徒。随顺众缘成解脱,算来全不费工夫。
偈颂一一二首 其一○四
君命重宣降薜萝,不容静处萨婆诃。襕衫席帽寒酸甚,又向人前唱哩啰。
去年梅,今岁柳,颜色馨香依旧。人渐老,水长流,无心道合头。
偈颂一一二首 其十八
如来妙色身,真实难藏覆。不挂本来衣,岂著娘生裤。
无忧树下降生时,南北东西行七步。行七步,度尽众生无所度。
山中偶作三首 其三
休处言休便好休,五湖踪迹任遨游。莫嫌活计无多子,此个牟尼用到头。
渊禅人求赞
似余似余,类我类我。我复谓谁,如火与火。描邈不就,迎随不果。
写出龙门,衲僧灾祸。
偈颂一一二首 其三十五
鸟从空里飞,人向心中住。人死心宛然,鸟没空何预。
人生一过鸟,此心实可据。但自了其心,无劳问来去。
释清远
释清远(一○六七~一一二○),号佛眼,临邛(今四川邛崃)人。俗姓李。年十四出家,尝依毗尼。南游江淮间,遍历禅席,师事五祖演禅师七年。后隐居四面山大中庵,又住崇宁万寿寺。继住舒州龙门寺十二年。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奉敕住和州褒禅山寺(《古尊宿语录》卷二九)。踰年,以疾辞,归隐蒋山之东堂。为南岳下十四世,五祖演禅师法嗣。宣和二年卒,年五十四。事见《筠溪集》卷二四《和州褒山佛眼禅师塔铭》,《嘉泰普灯录》卷一一、《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 252篇诗文
偈颂一一二首 其三十六
顺知藏求赞
偈颂一一二首 其六十五
颂古六十二首 其十
偈颂一一二首 其九十三
偈颂一一二首 其八十五
小师崇戒求赞
颂古六十二首 其二十九
褒山定明禅师赞
偈颂一一二首 其四
偈颂一一二首 其七
颂古六十二首 其十九
别僧演
偈颂一一二首 其三
天台三大士像赞
物我无差
偈颂一一二首 其九十五
偈颂一一二首 其一○九
偈颂一一二首 其六十二
偈颂一一二首 其一
偈颂一一二首 其八十九
病中示光道者
颂古六十二首 其三
偈颂一一二首 其八
颂古六十二首 其三十八
送郭大夫知钜野
花山
六句偈六首
浮山圆鉴和尚赞
题祇园庵
颂古六十二首 其十六
偈颂一一二首 其七十二
与太平四面夜坐
龙门偶作五首 其五
颂古六十二首 其四十七
颂古六十二首 其四十八
再得旨退褒山成三偈代违和守钱公 其三
寒食礼先师真五首 其五
偈颂一一二首 其六十四
颂古六十二首 其五十五
偈颂一一二首 其十七
颂古六十二首 其二
六句偈六首 其六 后念即圣
颂古六十二首 其六十一
述怀示学者
颂古六十二首 其一
颂古六十二首 其五十八
颂古六十二首 其二十一
颂古六十二首 其三十二
颂古六十二首 其五十九
师常以六只骰子示禅人六面皆六点复作三颂 其一
彼我不二
十可行十颂
祖师地种花及总颂四首 其一 地
冯济川教授求赞
偈颂一一二首 其五十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